罗马天主教会怎么产生的?

看历史书时不知道怎的,总出现罗马天主教会…它算是一个组织吗?罗马教皇和国王又是什么关系?

天主教会即罗马公教会,是以罗马教宗为首的教会,为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之一,自承其历史从耶稣基督创立以来一脉相承。在大多数场合,天主教会即等同于天主教。截至2009年,天主教会在全球拥有约1,165,714,000名信徒,约占同时期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是基督宗教中信徒人数最为庞大的教会;现任教宗则为德国籍的本笃十六世。

罗马教皇和国王的关系:
最开始的话是罗马帝国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他们信奉罗马教,后来基督教在各国盛行,一直剿灭都灭不掉就改变策略,将罗马教和基督教合并,就是各退一步成为罗马天主教,罗马教皇开始崛起,罗马帝国皇帝依然是实际掌权者。后来罗马帝国分裂成十个国家,罗马帝国覆灭。由于宗教的势力强大,罗马教皇成为各个国家的监管者,权利大的时候甚至可以罢免一个国家的国王。

1798年之后,拿破仑将罗马教皇下到监里,宣告罗马教皇时代的结束。
但现在由于宗教的缘故,罗马教皇重新出现,现在在意大利的梵蒂冈。地方虽小,权利却很大。

发展历程:
传说,基督教是由耶稣在巴勒斯坦创立的。早期基督教曾受到罗马皇帝的残酷迫害和镇压。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米兰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可与所有其它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从此基督教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宗教。
1054年,东西两派基督教会分裂。东派教会自称正教,西派教会自称公教。天主教会及其教宗制,作为独特的单一教会和体制,至此乃正式确立。
中世纪时,天主教是西欧各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天主教在欧洲部分国家丧失统治地位。为了对抗宗教的改革运动,维护自身的统一和权威,天主教罗马教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史称反宗教改革。
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欧洲一些国家和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对罗马教廷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1809年拿破仑将教皇国并入法国版图。1929年,庇护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签订拉托兰条约,教皇拥有独立的梵蒂冈城国的主权方被正式承认。
1962年,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会议强调天主教要跟上时代,在教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对外采取开放政策,主张与天主教以外的基督教各派以及其它宗教和不信宗教的人们对话。会议之后,天主教在神学上打破了以往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禁锢,使神学出现了多元化和世俗化的现象。
现在,全世界天主教有总主教区130个,教区628个,监牧区和代牧区129个,共有教徒10亿左右,占全球人口的17.5%。现任教皇为波兰人 本笃十六世,于2005年4月就任,是第267任教皇。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元朝覆灭后,天主教在中国几近绝迹。16世纪,天主教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度传入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传教士也陆续进入中国,天主教又发展起来。传教士在中国的土地上受他们本国政府的保护,到处设立教堂、修道院,兴办学校、医院、孤儿院,用各种方法传播,发展天主教。
从1840年到1949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天主教在中国已经有了300万教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02
天主教会在早起的时候就是罗马没有分裂之前就是全部的基督教,其产生自古代的巴勒斯坦一带!公元395年,罗马分裂成东西两部分,1054年,基督教分裂,西罗马称天主教,东罗马成为正教!往后的宗教改革主要是针对天主教的,所以出现了一系列相对于天主教的新教!
具体情况,请参照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些许拙见,望请指教!
第2个回答  2012-10-02
因为它以罗马为中心天主教乃建基于对耶稣基督的信仰上,它的前身是犹太教,因此继承犹太教的一神观念和旧约圣经
第3个回答  2012-10-02
天主教是耶稣亲自创立的教会,好长时间并没有冠名什么什么教,信友们习惯称这个团体是聚会(宗徒大事录20章8节)。教会发展过程当中,因政治、社会、历史、人为等诸多原因,曾发生过两次重大分裂。
耶稣选立的大弟子伯铎把自己的宗座位设在了罗马,所以他的继承人,就理所当然地享有了教会最高元首的权利。
教会1054年东罗马教会与西罗马教会正式分裂。东罗马教会自称“正教会”也称“希腊正教”;西罗马教会称“公教会”或“罗马公教”。
“罗马公教”十三世纪传入我国,借用中国文化“至高莫如天,至尊莫若主”,把所信之神称为“天主”,而所奉之教称作“天主教”,是世界上称的基督宗教在中国的称呼。
梵蒂冈国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它是一个宗教领袖制的国家,即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梵蒂冈国的元首是教宗(皇),同时他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领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