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类别是怎么区分的?环境类别的一、二、三是代表什么?第二项的的a、b又是怎么区分?

如题所述

这是由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查等部门提交的数据而定的。一般设计者都在图纸的结构总说明上标注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3.5.2条规定: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一类: 室内正常环境。
二类a: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二类b: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三类: 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
四类: 海水环境。
五类: 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扩展资料

1.二类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 年的混凝土结构,应采取专门有效措施。

2.严寒及寒冷地区的潮湿环境中,结构混凝土应满足抗冻要求,混凝土抗冻等级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3.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4. 三类环境中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宜采用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对预应力钢筋,锚具及连接器,应采取专门防护措施。

5. 四类和五类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其耐久性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对临时性混凝土结构,可不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一类,二类和三类环境使用年限为50 年规定:

1. 氯离子含量系指其占水泥用量的百分率;

2 .预应力构件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 0.06%,最小水泥用量为 300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表中规定提高两个等级;

3.素混凝土构件的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表中数值减 25kg/m3;

4. 当混凝土中加入活性掺合料或能提高耐久性的外加剂时,可适当降低最小水泥用量;

5. 当有可靠工程经验时,处于一类和二类环境中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一个等级;

6. 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可不作限制。

一类环境使用年限为100 年规定:

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

2. 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 0.06%;

3. 宜使用非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 3.0kg/m3;

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本规范表 9.2.1 的规定增加 40%;当采取有效的表面防护措施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少;

5.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维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环境类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8

环境类别的分类是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3.5.2条规定分类的。

一类环境代表室内干燥环境 ;永久的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

二类a环境代表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寒冷和严寒地区的冰冻线以下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二类b环境代表干湿交替环境;水位频繁变动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三类环境代表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冰冻区环境;受除冰盐影响环境;海风环境。盐渍土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海岸环境。

扩展资料:

注:

1.室内潮湿环境是指构件表面经常处于结露或湿润状态的环境。

2.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GB 50176的有关规定。

3.海岸环境为距海岸线100米以内;海水环境为距海岸线100米以外、300米以内;海风环境宜根据当地情况,考虑主导风向及机构所处迎风、背风部位等因素的影响,由调查研究和工作经验确定。

4.受除冰盐影响环境为受除冰盐盐雾影响的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指被除冰盐溶液溅射的环境以及使用除冰盐地区的洗车房、停车楼等建筑。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GB 50176的有关规定。

5.暴露的环境是指混凝土结构表面所处的环境。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等),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亦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规定: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下表中数值的1.4倍。

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最外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包括设计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的主要内因是材料抵抗性能退化的能力,对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材料作出了如下规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9

这是由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查等部门提交的数据而定的。一般设计者都在图纸的结构总说明上标注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3.5.2条规定:

一类: 室内干燥环境 ;永久的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

二类 a: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寒冷和严寒地区的冰冻线以下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二类 b:干湿交替环境;水位频繁变动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三类 a: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冰冻区环境;受除冰盐影响环境;海风环境。

三类 b:盐渍土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海岸环境。

四类: 海水环境。

五类: 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扩展资料:

1.二类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 年的混凝土结构,应采取专门有效措施。

2.严寒及寒冷地区的潮湿环境中,结构混凝土应满足抗冻要求,混凝土抗冻等级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3.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4. 三类环境中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宜采用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对预应力钢筋,锚具及连接器,应采取专门防护措施。

5. 四类和五类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其耐久性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对临时性混凝土结构,可不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一类,二类和三类环境使用年限为50 年规定

注:1 氯离子含量系指其占水泥用量的百分率;

2 预应力构件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 0.06%,最小水泥用量为 300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表中规定提高两个等级;

3 素混凝土构件的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表中数值减 25kg/m3;

4 当混凝土中加入活性掺合料或能提高耐久性的外加剂时,可适当降低最小水泥用量;

5 当有可靠工程经验时,处于一类和二类环境中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一个等级;

6 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可不作限制。

一类环境使用年限为100 年规定

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

2 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 0.06%;

3 宜使用非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 3.0kg/m3;

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本规范表 9.2.1 的规定增加 40%;当采取有效的表面防护措施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少;

5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维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环境类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3

1、区分:环境类别是由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查等部门提交的数据而定的。一般设计者都在图纸的结构总说明上标注的。

2、环境类别的一类: 室内干燥环境 、永久的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

环境类别的二类 a: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寒冷和严寒地区的冰冻线以下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环境类别的二类 b:干湿交替环境、水位频繁变动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环境类别的三类 a: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冰冻区环境、受除冰盐影响环境、海风环境。

环境类别的三类 b:盐渍土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海岸环境。

3、第二项的的a、b区分。

a类: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寒冷和严寒地区的冰冻线以下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b类:干湿交替环境、水位频繁变动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扩展资料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规定: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下表中数值的1.4倍。

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最外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包括设计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的主要内因是材料抵抗性能退化的能力,对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材料作出了如下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3

1、区分:环境类别是由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查等部门提交的数据而定的。一般设计者都在图纸的结构总说明上标注的。

2、环境类别的一类: 室内干燥环境 、永久的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

环境类别的二类 a: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寒冷和严寒地区的冰冻线以下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环境类别的二类 b:干湿交替环境、水位频繁变动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环境类别的三类 a: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冰冻区环境、受除冰盐影响环境、海风环境。环境类别的三类 b:盐渍土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海岸环境。

3、第二项的的a、b区分。

a类: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寒冷和严寒地区的冰冻线以下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b类:干湿交替环境、水位频繁变动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扩展资料

1、二类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 年的混凝土结构,应采取专门有效措施。

2、严寒及寒冷地区的潮湿环境中,结构混凝土应满足抗冻要求,混凝土抗冻等级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3、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从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套管或孔道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