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的历史有多长时间

如题所述

3000多年的历史。。。。今保定市区在战国时期始建城池。保定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有三千多年历史。保定在殷商时期为北燕之地,西周至战国为燕赵之地。 希望帮到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4
中山国地  今保定市区在战国时期始建城池。保定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有三千多年历史。保定在殷商时期为北燕之地,西周至战国为燕赵之地。
秦上谷郡
  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改河北中北部为上谷郡,保定位于其中。后来保定成为河北都会, 则称保定为上谷。
始建保州城
  北宋建隆元年(960)于清苑县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六年(981)保塞军升为保州,清苑县更名保塞县。金保塞县复名清苑县,并复置满城县。宋淳化三年(992)李继宣知保州,筑城关,浚外濠,葺营舍,疏一亩泉河,造船运粮,保州始成都市。因处于宋辽边界,宋辽多次在此地战争。金末年,保州城在战乱中成为废墟。金天会七年(1129)于保州设顺天军,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
重建保州城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张柔主持重建保州城池,重新划市井,定民居,建衙署,筑寺庙,造园林,修筑土城墙,疏浚护城河,引一亩泉河水入城,既起到防御作用又改善城中水质,并利用水能在城外建水力石磨,奠定了保定城的基础。新建的保州城为京师门户,为燕南一大都会。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以保州为顺天路治所,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辖1录事司、7州、8县,州领11县,“保定”之名自此始,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
建府学及书院
  宋熙宁四年(1071)保州建州学。明代改为保定府后,又始建府学,并建有二程书院、金台书院、上谷书院。
明代改建保定城
  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都督孟善加固城墙,以砖石砌城,筑女儿墙堞口3710雉。隆庆年间(1567~1572),张烈文等三任知府将土城逐步改建成砖城,加固并增筑城楼,从战略防御出发,根据当时条件和地利,确定城池形制,城周基本呈方形,唯西城南部向外呈弧形凸出500米,整个城池形似足靴,故有“靴城”之称。
直隶省会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决定将国都迁北平(迁都后改称北京),并将北平行都司更名为大宁都司,迁驻保定,负责京畿附近的护卫与安全。清沿旧制,仍设保定府。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保定为直隶省省会。保定直隶总督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保定府署,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衙署。保定之名,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大都即北京。保定自古为京畿重地,元朝设郡明朝建府清朝为直隶总督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至清朝灭亡(1911)直隶总督驻此,一直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中心。
莲池书院
  清雍正八年(1730),直隶总督唐执玉移直隶总督署至明朝大宁都司故址。十二年(1734)在莲池边设莲池书院,为直隶最高学府,院长有黄彭年、张裕钊、吴汝纶等,后期并开设英、日文专科班,有日本人来此留学。书院造就了一大批文人学士。
修浚府河
  乾隆十七年(1752)大规模修浚府河,直隶总督方观承亲赴上游察看水源,深挖和开凿一亩、鸡距、申泉、五花诸泉,疏浚候河、白草沟河及下游数十里河道,使天津、南北运河的船只接踵而来,府河码头呈现"舳舻相接,樯帆如林"的景象。
推广植棉和纺织技术
  乾隆三十年,直隶总督方观以乾隆皇帝观视保定腰山王氏庄园的棉行为背景,组创刻制棉花图,推广植棉和纺织技术,并将其献与乾隆皇帝,对植棉和纺织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建官刻印书局
  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在城内建官刻印书局,约有200多名员工,为直隶较大的印书局,曾印《畿辅通志》、《保定府志》、《清苑县志》和《四库全书》的一部分,八国联军侵保时废。
创办畿辅大学堂
  光绪二十四年(1898),直隶总督在城西南灵雨寺创办畿辅大学堂(直隶高等学堂),为保定第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
八国联军侵略历史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闰八月,英、法、德、意四国联军侵占保定,大肆烧杀抢掠,对文物古迹肆意破坏,并将布政使廷雍、城守尉奎恒、淮军统领王占奎等以“纵拳杀西人、烧洋房”的罪名,枭首示众。
  《辛丑条约》签订后,侵略军始撤离保定。
创办学堂
  光绪二十八年五月(1902),袁世凯在保定练新军,设陆军速成学堂和将弁学堂(后改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师范学堂、巡警学堂等。三十年设立农务学堂,三十一年设立直隶学堂、法政学堂,以及测绘、军需、马医、医务等学堂。三十三年设直隶全省警务学堂、崇实中学、直隶女学堂。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保定陆军军官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
位于保定市区,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的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1912年至1923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000余人,不少人成为黄埔军校教官。在国民党及共产党内都有保定军校学生,如蒋介石、叶挺、陈长捷等。从北洋军学堂算起,保定训练了接近一万名军官,当中超过一千六百人获得将军头衔。
育德中学
  光绪三十三年(1907)陈幼云等同盟会员在保定创办育德中学(保定育德中学),培养青年先进分子,并作为河北省同盟会的机关驻地。民国6年(1917),育德中学开设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李维汉、李富春为第一班学员,刘少奇为第二班学员。宣统元年(1909),又创建直隶第二师范学堂(就是现在的保定十七中)、清苑中学堂和盲哑学校。
曹锟兵变
  中华民国建立后,1912年曹锟受袁世凯指使发动兵变,保定兵匪乘机抢掠府库,焚烧街市,连续烧抢两昼夜,火光冲天,官民财物被劫掠一空,后由驻军入城镇压始息。
建立河北农业大学
  1921年直隶农专(农务学堂)、医专(原医务学堂)、法律、法政、高等师范学堂合并,建立综合性的河北农业大学。
创办协生印书局
  1926年,清苑人张培植在保定西大街创办协生印书局,除印刷课本和报纸外还负责印刷中国共产党北方组织的文件和马列著作,出版单位署名“人民出版社”或“北方人民出版社”。1934年由于叛徒告密,协生印书局被国民党保定行营查抄,张培植被逮捕关押,1936年释放政治犯时获释。
日军侵占保定
  1937年9月24日,日军侵占保定。1939年伪河北省公署由天津迁保定,日军不断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出动“扫荡”,残酷屠杀抗日军民。日伪还于1944年以保定城关及附近村庄成立保定市,并建立伪保定市公署。
保定国民党省政府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中华民国河北省政府由北平迁保定。1947年10月,中华民国河北省政府开始由保定迁往北平。
保定市人民政府成立
  1948年11月5日,解放军围攻保定。11月22日凌晨,驻保国民党军政人员逃往北平。解放军随即入城行政人员也陆续进城,建立保定市人民政府,为冀中区直辖市。
河北省会
  1949年8月1日建河北省,保定仍为省会,8月9日建立保定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8年4月省会迁天津,11月29日,保定专区所属22县1市分别合并为保定市、定县(现定州市)、阜平、涞源、涿县(现涿州市)、易县、高阳、徐水、安国、唐县10县(市)。1960年2月,专、市合并称保定市。1961年5月恢复保定专区建制,市属各县变专区所属,合并的大县陆续撤销。1962年恢复22县1市建制。1966年省会返迁保定,1968年迁往石家庄。
保定地区
  1968年8月18日,保定专区改保定地区,建保定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为保定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1月15日,保定市由地区析出,复为省辖市,满城县划归,1986年5月7日增辖清苑县,保定市辖新市区、南市区、北市区、郊区和清苑县满城县4区2县。1987年撤销郊区。
地市合并
  经国务院批准1994年12月23日,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建立保定市

参考资料:百度

第2个回答  2012-09-24
保定市是一个有着23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位于河北省中部,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与北京、天津三足鼎立,有着独特而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素有“京畿首善之地”的美称。 保定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文物大市,有很多历史名胜古迹,如全国十大园林之一的古莲池、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易县清西陵、长信宫灯的满城汉墓、“华北明珠”白洋淀、定州开元寺塔、冉庄地道战遗址、国家级旅游名胜风景区涞水野三坡等。

保定作为文化名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优秀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如:荆轲、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关汉卿等,我国近代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就建在保定市东郊,叶挺、蒋介石等都曾在此就读;这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还曾是义和团活动的重要地区,北方辛亥革命的发祥地,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诞生地,《红旗谱》、《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等都记载着保定昨天的辉煌。
第3个回答  2012-09-24
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保定,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地带,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
  1994年底,国务院批准原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组建了新的保定市。保定市统辖各县(市)、区,总面积2.21万平方公里,人口逾千万,是河北省第一大市,在环渤海经济区域中层重要地位。
第4个回答  2012-09-24
今保定市区在战国时期始建城池。保定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有三千多年历史。保定在殷商时期为北燕之地,西周至战国为燕赵之地。
秦上谷郡(秦始皇统一天下)——始建保州城(宋淳化三年(992)筑城关,浚外濠,葺营舍,疏一亩泉河,造船运粮,保州始成都市。)——重建保州城(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张柔主持重建保州城池)——明代改建保定城——直隶省会(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保定国民党省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中华民国河北省政府由北平迁保定)——保定市人民政府成立(1948年11月22日建立保定市人民政府,为冀中区直辖市。)——地市合并(经国务院批准1994年12月23日,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建立保定市。)

保定距今三千多年历史!!悠久的古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