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是谁葬的

如题所述

当地平民。

崇祯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崇祯帝尸体被发现,大顺军将崇祯帝与周皇后的尸棺移出宫禁,在东华门示众, 当地平民又将他合葬在田贵妃墓中。清军入关后,将他移葬思陵。

崇祯十六年十九日凌晨,李自成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然后崇祯帝手执三眼枪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被乱箭所阻,再跑到齐化门(朝阳门),成国公朱纯臣闭门不纳,后转向安定门。

此地守军已经星散,大门深锁,太监以利斧亦无法劈开。三月十九日拂晓,大火四起,重返皇宫,城外已经是火光映天。此时天色将明,崇祯帝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

却无一人前来,崇祯帝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

扩展资料:

历史上的崇祯帝非常勤政,他经常因为处理公文而彻夜不眠。据说有那么一次,他去慈宁宫拜见刘太妃,竟然坐着坐着就睡着了,因为他实在是太累了,连什么时候被人盖上了棉被他都不知道。

睡醒以后,崇祯帝苦涩地向刘太妃倾诉,说他为了处理公文,召见群臣商讨国家大事,休息的时间少的可怜,已经两天没睡觉了,说完他还忍不住落了泪。

因为太过于勤政,崇祯皇帝二十多岁就已经长出了白发,眼角也长出了鱼尾纹,过早地显露出了老态。除了勤政,崇祯帝还发出了“文官不爱钱”的号召。

作为皇帝的他以身作则,在当政的17年中,皇宫没有任何营建,吃穿也不铺张浪费。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此外,崇祯帝还六下罪己诏。作为一个皇帝,他做事不用向任何人解释,可他却认为国家的衰落就是自己的错,自责不已。

崇祯志向远大,有担当,他想当一个好皇帝,但是很多事往往事与愿违,受性格和能力的局限,他所能做的也只有那么多而已。

他在煤山上吊自杀之后,人们发现了他留下的蓝色袍书,字字发自肺腑:“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这个皇帝临死之前最担心最放不下的还是他的子民,他深爱他的国家,深爱他的子民。

从这一点出发,他已经远超很多皇帝了!就连闯王李自成在《登极诏》中也说:“君非甚暗(崇祯皇帝不算太糟),孤立而炀灶恒多(即便被孤立,也能为天下百姓做出许多打击贪官污吏好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由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25
  明朝灭亡后,李自成命人将明思宗朱由检及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贵妃之墓,为拢络人心并改名思陵,使思陵成为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帝后与妃嫔合葬之陵,而相较于明朝诸陵,思陵的规模也较小。思陵附近亦有明思宗贴身太监王承恩陪葬墓,清顺治帝、康熙帝亦曾为王承恩立碑以嘉许其贞忠殉主。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
  朱由检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朱由检死后庙号怀宗,后改毅宗、思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
第2个回答  2012-07-20
明朝灭亡、 李自成进城后,将他的尸体抬到东华门,搜出身上的血书,葬在昌平州。当地平民又将他合葬在田贵妃墓中。清军入关后.将他移葬思陵,谥为怀宗,后改谥庄烈帝。南明政权谥他为思宗烈皇帝,后又改谥为毅宗,史又称崇祯皇帝。
第3个回答  2012-07-20
丁未,昧爽,内城陷。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自大学士范景文而下死者数十人。丙辰,贼迁帝、后梓宫于昌平。昌平人启田贵妃墓以葬。明亡。是年夏四月,我大清兵破贼于山海关,五月,入京师,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谥曰庄烈愍皇帝,陵曰思陵。 《明史 本纪第二十四 庄烈帝二》
由此可知先是李自成派人埋葬的,后来清又将其改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7-24
李自成,因为崇祯生前没有为自己修墓。李自成命人把崇祯放进田贵妃墓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