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不如二虎怎样斗

如题所述

两虎相争,势均力敌最终两败俱伤
一山二虎斗,除了成王败寇,就是势均力敌的双方两败俱伤。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作为山中二虎,是保存实力打持久战,还是正面交锋成败立见,这就有赖于双方的处事态度和智慧。当然在外人看来,两败俱伤这样的结局是最不讨好的。
刘晓青单位原来有两位领导,一正一副,无论从能力到人脉在单位里都算是势均力敌。先说这个正职领导,在单位里树大根深,很多人都是他的党羽,甚至上级部门也有他不少人脉。而副职领导也绝不是省油的灯,有不少熟人在本单位,论实力,双方应该说势均力敌。而副职领导觊觎正职领导的位子早已是单位里公开的秘密,两位领导在不同场合也毫不留情地相互掐架,火药味浓得同事们赶紧选好阵营生怕自己站错队。
对于两位领导,单位里的评价都是一致的好,能力魄力兼备,如果不是双方不相容,同事们都觉得两人一定会把单位管理得很好。正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对于两人都很关键的机会,正职领导有可能升到上级单位,而副职领导可能会被扶正。为了做出各自的成绩,两人之间的争斗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两人甚至各自到上级单位去告对方的状,正面交锋也没少过。
结果,在两人眼里看来的积极竞争,到上级单位那里被视作不团结,心胸狭隘。正在双方拼得筋疲力尽的时候,上级单位作出了最后的决定:正职领导留在原位子不动,等待退休,而副职领导被调离原单位,去另外一个单位任职。一山二虎斗的结果出来了,双方谁都没有在这次争斗中捞得好处,反而得不偿失。同事们都为两位领导感到惋惜。
这座山头容不下,就及时转换到另一个山头
作为单位领导,年纪轻轻就坐上这个位子的苏立向来就是周围人学习的榜样,羡慕的对象。大家都知道苏立年纪轻,观念新,容易与单位里的年轻人打交道。在他的带领下,单位里渐渐洗掉了过去僵化的状态,迎来了新气象。
但树大招风也是事实,单位里另外一个跟苏立同级别的女领导总在有意无意之间给苏立拆台,同事们心里都有数,苏立的崛起,势必影响到女领导的发展前景。再看这个女领导,在这个位子上已经坐了六七年,经验和资历都已经充足,而她更大的野心也已剑指单位一把手的位子。
有句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但是这话并没有在苏立身上应验。女领导先是在上级领导那里吹耳边风,搬弄苏立的是非,说苏立做事不公正,有任人唯亲的嫌疑。当然她也没忘发挥自己女性的优势,煽动单位里的女同事一起孤立苏立,凡是苏立安排的事情一到女同事那里就遇到障碍。这下惹恼了准备跟着苏立干事业的兄弟们,单位内部的分野越来越明显,男女两大阵营互不相让。有一段时间,甚至演变成男女同事之间不说话,一个餐厅也会自然分开坐,一半女同事,一半男同事。
眼见着单位内部的竞聘要到了,苏立想这样下去也不是一个办法,又想到一句话“好男不跟女斗”,于是出人意料地退出了竞聘,引得单位里一片哗然。原本跟着苏立的手下也很不解,他应该是一把手的有力竞争者,为什么主动退出。苏立觉得自己性格里没有好斗的成分,而退出也是从大局出发来考虑的。结果,女领导顺利当上了一把手。幸运的是,苏立不久之后,想办法调到了另外一个单位,没过半年,也迅速升职了。
因为领导的智慧,让二虎精诚合作实现双赢
程招和叶剑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同事,号称设计部的双剑客,是部门领导的左膀右臂。两人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同专业出身,进公司时间一样,都有出类拔萃的能力和创意,工作业绩也是不分上下,又让别的同事望尘莫及。这两个人也是设计总监的有力竞争者,所以尽管台面上他俩和和气气,暗地里还是免不了要较劲。他们在私底下都会互相研究对方的东西,如果一方有了进步,另一方一定会迎头赶上。
去年,公司接来一个大项目交到设计部手里,程招和叶剑都在暗自争夺这个项目负责任的职位。大家都清楚,谁如果能把这个项目做好,无疑是为公司,更是为自己赢得很大的业内口碑,也容易在同行之间脱颖而出。部门刚发出消息,同事们就纷纷递出了自己的方案,留到最后的又是程招和叶剑。
两人不遗余力地使用各种公关战术,请部门领导吃饭,甚至到公司大领导那里自荐策划案。最后,公司决定把两人的方案都留下,将这个项目交给两人共同完成,成功了五五分,失败了也捆绑着担责任。于是两个原本是竞争对手的人竟然成了合作者。刚开始,程招和叶剑还不能适应每天要面对对方,交流讨论都有所保留。在第一次方案被推翻之后,两人被领导叫去训话,说这个行业不全是自我展示,还需要团队合作,多个人总要比一个人力量大。如果两人再交不出满意的方案,这个方案就分配给其他同事。
这下,两人算是齐心协力,求同存异地奋战了两个多月。在经过无数的熬通宵,头脑风暴之后,两人终于交出了一份完整的方案,最终在公司的会议上通过。方案很成功,程招和叶剑的名字在公司里一度被双双提起,当然经过这次合作,两人的关系也缓和了很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