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钱钟书放弃写小说《百合心》

如题所述

钱先生在《围城·重印前记》里说:“我写完《围城》,就对它不很满意……我抽空又写长篇小说,命名《百合心》……大约已写成了两万字。一九四九年夏天,全家从上海迁居北京,手忙脚乱中,我把一叠看来像乱纸的草稿扔到不知哪里去了。兴致大扫,一直没有再鼓起来,倒也从此省事省心。”

一部长篇小说通常二、三十万字(《围城》二十六万字),丢失了约两万字的草稿,这对于写过一次有腹稿的作者来讲,实在算不上什么,构不成致命的打击,也不是主要的原因。那么,是什么促使钱锺书最终放弃了《百合心》的创作呢?

对于一个成功的作家来讲,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有极高的悟性,勤学以至博学,对世事有较深刻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思想系统。二,有很好的文字驾驭能力,无论叙事、说理或抒情,都可以婉转透辟、曲尽其意。做到第一点而做不到第二点,就无法准确的表露自己,是知不能言。反之,则只能无病呻吟,是言而无物。钱锺书两方面都很出色,所以成为一代大师。但是作为一个小说家,也许第一点要求可以降低,可同时增加了第三点:必须具备很好的想象力,能虚构出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比如金庸,第一、二点不过尔尔,但由于第三点做得很好,成为了一个出色的小说家。虽然他作品的深度和面对群体的层次无法与钱著相媲美,但却为他赢得了更多的读者。我们所谓第三点,正是钱锺书的弱项,他其实不太适合写小说。《围城》当然是经典,但只是因为第一、二点做得异常出色,出色得不仅弥补了第三点的不足,还足以使这个整体(《围城》)永垂不朽。

《围城》不是小说家写的小说,而是典型的“学者小说”。同时也是“杂文式”的小说,以其丰富的哲理性和精妙的文笔取胜。里面很多情节皆有“本事”,很多人物有真人的影子,套用钱老自己的话就是:“虚幻的花园里有真实的癞蛤蟆”,如褚慎明本许思玄,董斜川本冒景璠。主人公方鸿渐简直就是照搬了钱锺书本人的经历:同样是无锡人(《围城》里“铁、豆腐、轿子、泥娃娃”的“民风”暗指无锡),同样是旧式传统家庭,同样有一位严厉而有学问的父亲,同样到英、法留学,同样在上海住过,同样由上海赴湖南任教,同样途中游雪窦山……这一切,都证明钱锺书虚构能力的贫乏。如果写《百合心》,相信也跳不出作者自己的生活圈子和社会层次,甚至很难虚构出不同的人生经历。

钱锺书还说:“如果《百合心》写得成,它会比《围城》好一点”。这一点当然,任何人做任何事,第一次都会比第二次好。但在已有了《围城》的情况下,《百合心》只能是大同小异的比《围城》好,而不是各有千秋的比《围城》好。于是不写也罢。我认为:这才是钱钟书放弃写《百合心》的主要原因。

谨以此学习钱老的“格物致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