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户一宅政策

如题所述

一户一宅通常是指农村宅基地,也就是说,一户家庭只能申请一处宅基地,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不能进行申请,这也有利于保护耕地。
一户:属于农村户口不一定能够申请宅基,还得需要常年住在农村的人才可以。集体经济的成员也是可以申请的。一个户口本有很多人,想要申请宅基的话可以先进行分户的,但是分户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分户上需要时长大成年的人,人数最少一人不封顶。
一宅:申请到的土地只有一块,有了这块土地证就说明了拥有了一宅,一户家庭如果同时申请多个宅基地是不会成功的,也就没有宅基地证,没有证书的是没有法律保护的,强行建造就是违建,会被拆除并且收回,不会有任何补偿。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8

农村一户一宅的政策是从1986颁布实施的。一户一宅介绍: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孙旭权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张烜墚

资深刑事律师

张丽珍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陈林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陈绍熙

合同纠纷专业律师

杨鹏淋

资深劳动纠纷律师

    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立即咨询
第2个回答  2018-11-02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宅基地一户只能申请一处,然后在该地块上建房:

1、“一户一宅”是对农村村民拥有宅基地处数的规定,具体法律条文为《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但该部法律并未对户应当如何界定予以明确规定。

2、参照各地实际操作:“户”是指具有本村常住户口且享受集体资产分配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

扩展资料:

“户”的计算:

在各地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户”一般是指具有本村常住户口且享受集体资产分配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注意是两个条件:一是户口要在本村,二是要能够享受集体资产分配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缺一不可。

在宅基地申请的时候,户是分大小的。人多的为大户,人少的为小户,相应的大户宅基地应该多分,小户宅基地应该少分。一般来说:1-3人为小户,4-5人为中户, 6人以上(含6人)为大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户一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9-15

一户一宅原则:户指的是具有本村常住户口且享受集体资产分配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宅指的是宅基地。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宅基地一户只能申请一处,也就是说一家人只能申请一块宅基地,然后在该地块上建房,这就叫做一户一宅.

扩展资料: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宅基地一户只能申请一处,然后在该地块上建房:

    “一户一宅”  是对农村村民拥有宅基地处数的规定,具体法律条文为《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但该部法律并未对户应当如何界定予以明确规定。

    参照各地实际操作:“户”是指具有本村常住户口且享受集体资产分配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第四款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房屋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一户一宅

第4个回答  2015-06-07
我国农村地区的宅基地使用权的分配遵循“一户一宅”的原则。
具体来说,就是本村的一户人家只能申请一处宅基地。这是考虑到我国土地资源紧张而采取的限制措施。
具体来说,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只能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即实行“一户一宅”制,其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