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常自闭,没有自信的人

小时候受过很多挫折,如离婚及生理上的缺陷,所以从小就比较自卑自闭,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越来越明显,从来不主动和人联系,只会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终日与电脑做伴。不爱说话,也说不好话,觉得和人相处很难。知心的朋友很少。异性朋友更是不敢接近我。人也变的越来越麻木,脑子也越来越笨了,工作也找不到。对生活没有任何期待和热情,整天在颓废中度过,每天失眠。就这样恶性循环。或许这样的人应该去死了最好了吧?!可是又很胆小懦弱,想死又没有死的勇气!恨自己!!!!情愿从来没有活在这个世上!每天都很痛苦!很不快乐!!!!!!要骂的尽管骂吧!!!
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鼓励,我会慢慢振作起来的!
好的回答实在太多,我实在难以抉择!!
而且我发现手动选答案投票最多只能选三个..!
所以无奈只好转入自动投票了..
我知道最后无论结果是谁都会辜负另外的朋友,
所以希望每个投票的朋友都能慎重考虑投给你觉得好的那个人!
谢谢大家!!!!!!

首先劝你多看点书,既然你爱电脑网络,就利用电脑看点书,就算死了也不能因为无知而死。慢慢充实自己,懂得多了就会慢慢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一步一步走出困境,战胜自己。在此给点战胜自卑的部分知识,我认为战胜自卑是你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人的自卑心理来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即“我不行”。正如哲学家斯宾诺莎所说:“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自己看不起自己。

人之所以会产生自卑心理,绝大部分是由于儿童时代所受到的创伤引发的。成年时代产生自卑也大有人在,但是儿童时代所受创伤造成的自卑感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克服起来也最不容易。如父母或其他成人经常打骂训斥孩子、数落孩子的缺点等,这些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影响其健康发展的阴影。
但是,自卑心理在儿童身上并不十分明显,而在青少年当中却相当普遍。这是因为,进入青春期以后,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得很快,青少年开始独立地观察、分析社会,用自己的观点评价他人,也极其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关心“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青少年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用挑剔的眼光寻求自己的不足,并常常将其夸大。每个人都在自己心目中塑造了一个理想的、完美的自我形象,越是希望向“他”靠拢,越是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于是暗自滋生不满、失望和悲观。同时,如果儿童时代曾有过创伤,这时会愈加强烈的浮现出来,一并合成而加剧了自卑。

长期被自卑情绪笼罩的人,一方面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一方面又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逐渐形成了敏感多疑、多愁善感、胆小孤僻等不良的个性特征。自卑使他们不敢主动与人交往,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言,消极应付工作和学习,不思进取。因为自认是弱者,所以无意争取成功,只是被动服从并尽力逃避责任。自卑不仅会使心理活动失去平衡,而且也会引起人的生理变化,最敏感的是对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生理上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心理变化,加重人的自卑心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打破自卑的枷锁呢?

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

具有自卑心理的人,总是过多地看重自己不利和消极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积极的一面,缺乏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自己透过现象抓本质的能力,客观地分析对自己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尤其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而不是妄自嗟叹、妄自菲薄。

在积极进取中弥补自身的不足

有自卑心理的人大都比较敏感,容易接受外界的消极暗示,从而愈发陷入自卑中不能自拔。而如果能正确对待自身缺点,把压力变动力,奋发向上,就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和成功,从而增强自信、摆脱自卑。

一.自卑形成的因素。通常,自卑感强的人往往是有过某一特别严酷的经历,有过心理创伤。如有个学生,在整个小学期间的成绩都很差,但四年级前完全无忧无虑,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使他难以忘却。那天他与同学正兴致勃勃地踢足球,此时有位成绩优良的同班同学故意捣蛋,他对此提出抗议,并据理驳倒了对方。可对方竟大吵大骂起来。这时有位任课老师正经过此地,将他们劝解开了,但老师一味训他,反倒安慰那个同学,并冲着他说:“不好好读书,只知道玩!”过去,他不怎么介意学习不好的问题,这时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由此产生自卑感。但是,同样的心理创伤,并非所有的人都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心理创伤并不是完全起因于外部的刺激,而还有其主观原因———性格。自卑感较强的人一般具有以下几种性格特征:小心、内向、孤独和偏见,完美主义。更需指出的是,现代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出人头地”的风气越来越盛行,这也是造成某些人自卑感的重要原因,自卑感往往就在类似入学考试、录用面试、体育比赛等比试优劣的场合产生。

二.自卑的弊端。自卑的人,总哀叹事事不如意,老拿自己的弱点比别人的强处,越比越气馁,甚至比到自己无立足之地。有的人在旁人面前就脸红耳赤,说不出话;有的人遇上重要的会面就口吃结巴;有的人认为大家都欺负自己因而厌恶他人。因此,若对自卑感处置不妥,无法解脱,将会使人消沉,甚至走上邪路,堕入犯罪的深渊,或走上自杀的道路。不良少年为了逃避自卑感会加入不良集团。与此同时,长期被自卑感笼罩的人,不仅自己的心理活动会失去平衡,而且生理上也会引起变化,最敏感的是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将会受到损害。生理上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心理变化,加重人的自卑心理。

如何摆脱自卑呢?

1.要增强信心。对过去的成绩要作分析。自我评价不宜过高,要认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当在现实中陷入困境后,不要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切不可为了面子羞于求教,而要向老师、同学或同事虚心学习。因为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乐观向上,对前途充满信心,并积极进取,才是消除自卑、促进成功的最有效的补偿方法。

2.正确认识自己。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因此,正确的比较应该全面。既比上,又比下;既比优点,也比缺点。跟下比,看到自身的价值;跟上比,鞭策自己求进步。这样,就会得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结论。世上任何人都逃脱不了这个公式,明白了这一点,心理也就取得了平衡点。其实,最重要的比较,是自己跟自己比。走自己的路,奋发努力,不断进步,放出自己的光和热,这就是光荣的,有意义的人生。

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途径发挥自己的长处,自卑的心理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人的羞怯情绪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从某些领域来看,羞怯并不一定是一个完全贬义的词,有人甚至认为“适当的羞怯是一种美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能遇到十分害羞的人,他们一方面对自己缺乏信心,不喜欢公开亮相,无意与他人竞争,遇事犹豫不决,表现得很不善于交际,但另一方面又往往勤于思考,凡事多为人着想;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不太羞怯的人,一方面,他们往往对自己十分自信,很少拘谨,能够捕捉到较多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能太过冒失,容易与人争执,从而得罪和伤害别人。因此,羞怯与不羞怯究竟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但它们都不能超过一个有限的“度”,过度的羞怯则会使人消极保守、沉溺在自我的小圈子里,而不利于一个人的成功,甚至有可能造成心理障碍。很多羞怯程度很高的人都希望能使自己有些改变,变得乐观而外向一些,以适应现代社会。要想改变这一点,当然我们首先要弄清造成羞怯的原因。一般来讲,羞怯是由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双重影响所致。有人认为后天的抚养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习惯对羞怯的影响更大些。据观察,有些羞怯的人在自己的孩提时代并不羞怯,只是进入学校以后,由于学习、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受到学校和家庭方面的压力,加之自己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与评说,久而久之,才形成羞怯的;也有一部分是由于在自己童年的时候家庭的抚养环境导致的,有些家长不鼓励自己的孩子和同年龄的孩子玩耍或是周围没有同龄儿童,长期下来也会形成一种内向而羞怯的性格。以上两种情况在羞怯的人里占了很大比例。针对造成羞怯的原因,我们认为要想克服羞怯,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提高认识 要明确性格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果你已形成羞怯的性格,不要刻意追求奔放和外向,因为羞怯的人也有很多优点。要避免羞怯关键是要少考虑自我,多考虑他人,多考虑社会价值,多考虑如何与人交往。此外,还要正确认识自己,承认“羞怯”是自己的弱项,承认他人的长处,这样当别人注意到你的这方面时,你才不会紧张或刻意地掩饰自己,才能采取随和的态度,也只有这样,你同别人的关系才能更加密切而友好。 坦诚自我 首先必须学会尊重别人,不要给别人一种傲视一切、高高在上的印象,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并乐意与你交往。否则,整日孤芳自赏,尽管主观上想克服羞怯,但终因客观上的碰壁而走回羞怯的老路上去。其次,为人要热情、开朗,作出乐于与人交往的表示。否则,终日沉默不语,别人便不愿打扰你了。只有善于并乐于表达,并使别人在与你的交谈中获得乐趣,别人才愿意与你交谈,你也才能从羞怯的阴影中摆脱出来。 关注他人 平时,要留心他人的行动和爱好,了解对方对什么样的话题、行为最感兴趣。这样,与人交往时就能投其所好,使人觉得你容易接近,容易成为好朋友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13
悲观的想法。自信很多想法很多认识。其实你不走出去,别人又怎能走进你的生活呢。我从小父母也离婚,小时候也自闭过,甚至还怕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读小学那时候也只喜欢呆在家也不出去走走。但是对我很大的改变的是朋友,可以和他们聊天分享自己不开心的事,后来就慢慢走出来了,现在的我很开朗哦。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的性格在作祟。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很软弱。你要走出去,多认识点朋友。就算在网上也要和别人多交流。千万不能悲观。加油。。。。

今天可能不美好,明天也不会美好,但是后天一定是美好的,为什么人都看不见美好,因为死在了明天的晚上。加油吧。。。相信自己,你可以的,而且想到的一定要做到。
第2个回答  2008-02-15
不要这样对自己。相比于很多正常人,上天对你已经很不公了,不要在让自己过得更加不好。

不知你有没有看过那些残疾人的表演,就算没有,至少也知道那个“千手观音”的表演吧。既然那些人可以做得很好,为什么你不可以呢?

你的那些经历有部分我没有遇到,但那种心情我很明白,因为我也曾经在那样的灰暗中成长的,我的童年也是灰色的。 但是生长在黑暗中就代表不能有阳光一般的性格吗?

当然,我小时候真的很沉静,我从3岁那年开始长大的,所以幼儿园我已经要想到很多很多甚至比我大得多的孩子都不需要想的东西,尽管我一直不喜欢去想,但我需要面对。我不爱跟同学说话,不喜欢跟别人交往,曾经有过几个老师以为我自闭。

不过后来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总之渐渐开朗了,现在也认识了一个和我差不多经历的同学。上个月我们看了一本书,里边的文章文采的确很好,但是都是些我们看来很“阴暗”的文字。其实对于这个,我一直都很欣赏那些人的文字功夫,不过人生观却...

你知道吗,人们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也许成长很痛苦,但是不需要因此长得很脆弱或者什么的。

你的经历,别人可以同情,但我希望你明白,你需要的并非同情,何不振作起来,要人们以后用敬佩和欣赏的目光看你呢?我觉得这些别人不能帮你什么,最重要的真的是你自己,是你自己。

生活给你满天阴云,但你应该明白,乌云上面有晴空。^_^

参考资料:真的希望你振作。一个过来人^_^留

第3个回答  2008-02-15
一切都是自卑感引起的。

这种性格是从小受到的经历而定格,如果说想去改变,可以说是很难很难,而你,能做的,就是这样慢慢的等待,因为你的自卑感让你对自己失去信心,你需要的是一份机遇还有一份信心,有时候,人想去改变什么,那是很困难,几乎不可能的事,但是,往往机遇会让你的人生发生转变,每个人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机遇,就是要看机遇到来时,你能否抓住他。

也许 ,这是一段很漫长的等待,但是你一定要有耐心,胜利者总是有着比常人更深的毅力,如果其他方面你没有办法改变,但是耐心你肯定是有的,我感觉你的忍受能力会比一般人更强。
第4个回答  2008-02-13
我想骂你,可是骂不出来啊。
我觉得你挺正常的,可以知道自己的烦恼,可以分析出自己烦恼的原因。
有的是可以改变的,就努力改变,比如不爱说话,那么就主动和一些比较乐观开朗的人交流吧,最好这个人有一点自大又没心没肺才适合和你交往,他盲目乐观的情绪会感染你的,你们正好互补。
有的是不可改变的,比如生理缺陷,那么就争取把劣势变成优势,最起码要扬长避短,不要让劣势对你的影响过大。
知道自己的缺点固然可贵,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优点,把优点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你就不会烦恼了。
缺乏异性交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要同异性交往,特别是以恋爱为目的的交往,要求你有吸引力,怎么增加个人的吸引力呢?主要就是乐观,盲目乐观固然不完美,但总比悲观强,如果你不能做到理性的乐观,那就盲目乐观好了。呵呵。
我教你的都是怪招,但很实用啊。我也经历过悲观,可以理解你的心情,但你的自闭不算很重,慢慢来,会有很大改观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