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难分,叫我怎知南北 下联:

如题所述

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所谓方位联,是指用东南西北、上下左右这些表示方位的词语写成的联语。这样的联语读起来饶有兴味。

其一,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这里有则故事。一位富秀才与一个穷秀才是朋友,一天富秀才晚上到院中散步,外面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于是随口吟出上联,但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了。此时,穷秀才前来敲门,说道:“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富秀才一听,忙说“这个好说,你先把我的上联对出来。”说完,穷秀才说“小弟进门时不是对出来了吗?”富秀才一想,果然是这样,于是乐得哈哈大笑!
其二,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此联是闻名的方位联。上联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联是纪晓岚即兴所对。南通州,即今日江苏省南通市,北通州,即今日北京市通州区。“南北通州通南北”,是说乘船沿着大运河就可以畅通无阻地从南到北或从北到南。“东当铺,西当铺”,是纪晓岚看到街上的当铺很多,灵机一动对出来的,“东西当铺当东西”,前一个东西为方位,后一个东西表示物体,此为借对。后来,有一书生认为纪晓岚所对下联并不太好,有些俗气 。于是他对出了一个下联:“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果然比纪联儒雅一些。后一个春秋是指孔子修订的儒家经典之作《春秋》。另外,还有一位澳门人对出:“东望洋,西望洋,东西望洋望东西。”这里的“东望洋”、“西望洋”,都是澳门的地名,更显贴切。
其三,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
据说此联的上联是乾隆皇帝为考中探花的刘凤浩而出的,下联是刘凤浩所对。在封建社会,皇帝被认为是真龙天子,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家的一切财产都是皇帝的,人才自然也在其中。乾隆用东西南北四星比喻为天下人才,而他则是“摘星之手”,把他们都网罗来为己所用,此句很有气势,并把四个方位词都占全了,对下联颇有难度。刘凤浩不愧为才子,他用春夏秋冬四季来对四方,用地上四季之花对天上四方之星。并暗暗表明自己四季苦读,终成“探花郎”,语气中流露出一种自豪感。
其四,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相传,林则徐幼时到姑父家串亲戚,恰逢几位诗人与徐的姑夫一起连诗对句。一诗翁想考一考林的学问,便出了一上联,聪明的林则徐立即对出下联。上联是说,天上北斗七星,是七颗星星,倒映在静静的湖中便成十四点了。下联是说,南楼的孤雁虽然是一只,但在明月照映之下,“带影”便成为“一双飞”了。这副联反映了少年林则徐的聪颖机智,博学多才。
其五,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扔;由上向下读左传,书往右翻。
这副对联若仅从思想内容上看并无多大意义,若从形式上看还有些意思。上联是说一个人在夏天靠着南墙吃西瓜的情景,把南北西东四个方位词占全了。下联则独辟蹊径,用上下左右来对,描绘出读“左传”,书往右翻的状态,恰如其份,毫无做作之感,令人称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11
上联:黑白难分,叫我怎知南北
下联:青黄不支,让你奈何春秋
第2个回答  2008-02-14
上面对得好,黑白对青黄,南北对东西。
我对个“是非不明,凭你怎定对错?”

附送纪小岚的一个对:
水部失火金尚书大兴土木
南人北相何中堂什么东西
第3个回答  2008-02-14
古时候,有个人很喜欢附庸风雅。一天晚上,浓云遮月,伸手不见五指。他随口吟道:
“黑白难分,叫我怎知南北?”
这时,恰好隔壁的穷秀才来向他借一样东西。听明来意,他让秀才对出下联,方肯借物与他。
秀才想了想,脱口说: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主人一听,正是佳对,于是高兴地把东西借给了秀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7-11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