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老师和老师我想对您说作文290字

如题所述

我小的时候天天都听到妈妈说老师老师的。然后我就想,老师到底是什么呢?难道是比保姆还要辛苦的职业?或者是专门给小孩做饭的人就是老师,
还有可能是动物园里的老狮子,更有可能是老穿着湿衣服的人,极有可能是老撕纸的人。各种各样的答案从我脑中划去,但是没有一个让我感觉是正确的,
各种各样的疑问陪伴着我来到了幼儿园。

在那里让我对老师的看法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幼儿园里面,我认为老师应该是,能让我们和其他小朋友沟通的人,就是老师。照顾我们睡好午觉的
人就是老师,教我们做游戏的人就是老师,教我们应该怎样识字的人就是老师,教我们1+1=2,2+2=4的人就是我的老师。

时间过得真快呀!一眨眼,我就读小学六年级了,我对老师的看法完完全全改变了。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而我们只是她种的小花小草,老师是一把
知识的钥匙,来打开我们那知识的大门,我们是一个个年幼无知的小婴儿,是老师用知识的乳液来喂养我们,我们是一颗颗智慧的种子,老师用知识的水
来浇灌我们这些种子。

我非常感谢我从小到大所有教育过我的老师。谢谢你们把我从一个无知的小孩培养成一个有知识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01
200000 字 第一次遇见安老师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毕竟我那时候还小,小得如今不记得那个时候的任何事。
第一次上安老师的课,我很惶恐,周围的同学都比我年龄大,昏暗的灯光,深绿的墙漆,低矮的课桌,破旧的风扇在头上转着。那堂课讲的是什么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但我深深地记得当我看见安老师时,那种局促不安的感觉一下子就消失殆尽,那种毫无缘由的安全感,就好像一个快窒息的人陡然间得到一个氧气瓶。那堂课,是一场测验,测验我能否适应另一种教学模式,毕竟,转学这个话题我已经在父母口中听到了很多次。
从学前班到三年级,我一直在私立学校读书,一个年级两个班,一个班不超过30个学生,所以几乎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充分的关注。由于并不适合详述的原因,学校濒临倒闭,父母计划把我转到一所公立学校去,担心我无法适应,才有了开头的那堂课。
事后,据安老师说,那堂课我表现的还不错,朗读课文,拼写新字,提取课文主要思想,都说明了我完全可以适应。但,我并不喜欢这学校,四栋孤零零的楼围着中间一个光秃秃的土质操场,教室糟糕的采光令人感到压抑,整个校园就像是苏联解体后落魄的东欧,相比于之前的学校的灯亮窗明和标准足球场,这所学校几乎乏善可陈。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升学率和教学质量都毫无意义,在乎的无非是朋友和环境。
下课了,安老师没搭理我,直接去了办公室,而我还有几节课要上,课间这十分钟,我不知所措,周围的人围了上来,好奇的打量着猴子般局促在座位上的我,终于有一个人先开口了:
“你是安老师的儿子吧?”
“嗯”
2
安老师是我妈,今年47岁,为党国的教育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如果不出意外,还会继续下去。
安老师一辈子老实本分,情商略低,在人民教师队伍里摸爬滚打几十年,除了家长和学生的好评,啥也没有,连个年级组长都没当过,但她说:“我就想安安稳稳当个老师而已”,平日里最大的乐趣就是看韩剧和遛狗。
安老师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她爸,也就是我外公,当年是大学生,工作之后慢慢做到一定的位置,据说当年还配的有警卫员。安家三千金,最像外婆的大概就是安老师,出嫁之前,被家里保护的很好,出嫁之后,被老公保护的很好。早些年还有些心直口快,想什么说什么,去菜场买菜遇到骗子还犯二跟人家说:“你们这不是骗人吗?”
我还是婴儿的时候就一直和安老师呆在一起,老陈一直在拼事业,20多岁就当上办公室主任,不甘心,又辞了公职进城打拼。
说来也不奇怪,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大部分和安老师有关。记得小时候,安老师下班了会带我去楼下玩沙,我家楼下有个沙池,里面有各种体锻设施,安老师坐旁边跟邻居聊天,我就独自坐在沙池里玩,堆城堡,团沙球,垒水坝,也不怕我衣服弄脏,玩累了就带我回家洗澡换衣服。有一次我在刨沙坑,刨出只甲虫,顺着我手臂就开始往身上爬,我大叫一声,拼命甩手,怎么都甩不掉,站在那大哭,安老师踩着高跟鞋冲过来,徒手抓住虫子,往旁边一甩,云淡风轻的蹲下来安慰我,告诉我不要怕,要冷静。往后的年岁里,每当我看见被蟑螂吓得哇哇叫的安老师时,我都会想起十几年前的这件事。
安老师有时候也挺粗心的,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可能都还记得那时候有一种铁质蹦床,顶上是一个很大的五彩帆布棚子,四周用尼龙绳围起来,第一层是蹦床围着一坑,坑里有一大堆彩色塑料球,坑中间是一个滑梯,小孩儿爬楼梯上到第二层,坐滑梯刚好滑到彩球池里。安老师带我去玩,给的钱够玩一下午,我进了蹦床,安老师就逛街去了。我下午玩到天黑,玩到别人要收工了,也没等来安老师。我就坐在蹦床上哭,哭的昏天黑地,最后还是别人按照我描述的地点,把我送回了外公家。安老师后来说起这事儿,解释道:“逛街逛忘了。”,也是亲妈。
3
后来,老陈又辞职去了广东,就我和安老师两个人住。
最后一次受体罚就是那时候,初一还是初二不记得了,其实原因很简单,放学没按时回家,跟同学跑网吧玩去了。
当我九点多回到家里时,安老师阴着脸。
“去哪了”
“老师留人了”
“去哪了”
“说了老师留人了啊,不信你打电话”
“最后一遍,去哪了”
“......”
我还想壮着胆子挣扎下。
“跪下”
那种威压我是第一次感受到,甚至在老陈身上都未曾体验过。过了许多年,我回想起当时的威压,可能那更多的是一种混合的情绪,那里面有对孩子一而再再而三撒谎的愤怒,有对孩子久不归家的担忧,还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那天晚上我跪在客厅的地板上,写完了所有的作业。
初三那年,我到广东找老陈去了,两个人住着一间不到30平米的房间。有次老陈喝高了,满身酒气躺在床上,语重心长的跟我说:陈安,你走的那天,你妈收拾完你房间,趴在你床上大哭一场。
4
时间真的走的好快,一转眼我都22了,安老师也开始慢慢变老,我和她的交流好像越来越少,孩子的成长和父母好像就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孩子会逐渐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交际圈,父母不再是唯一可以依靠和倾诉的对象。
刚上大学的时候,几乎每天晚上都和安老师打电话。对住宿环境的不满,学生组织里人前人后惺惺作态,邻居家小孩儿练琴很像我小时候,小区旁边的国道上出了车祸...... 事无巨细。
故事再往后来,无非是在一次我向安老师寻求安慰时,安老师说我就是瞎矫情。我才开始意识到,感同身受这种事情是不存在的,哪怕对方是父母。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个人经历,甚至截然不同的压力源,都让双方不那么容易理解对方的处境和心境,但即便爆发了不小的矛盾,心中却依然挂念着彼此。
有的人把这叫代沟,有的人把这叫价值观冲突。
我把这叫家人。
5
奶奶有句话,后来老陈也经常提起:儿的生,娘的死。
即使到现在,我也有些抵触这话。“儿的生,娘的死”,其精神内核是在宣扬孝道,倡导一种母亲生养孩子辛苦,子辈应当心怀感恩的积极心态。
我很感谢安老师,感谢她教我识字,感谢她穿高跟鞋陪我踢球,感谢她强迫我练琴,感谢她教我和姑娘逛街要替姑娘拿包,感谢她让我自己选择成长的道路并为之负责...... 但或许因为我并不成熟的世界观,这话无法引起我的情感共鸣。不为别的,只是“娘”这个字眼,在我的世界观中总是和面朝黄土背朝天,膀大腰圆,一辈子没享过福,养完儿子养孙子的乡村妇女联系起来。而我印象中的安老师是宁可花6个小时也要做出个满意发型,有自己独当一面的事业和独立社交圈,即使刨去家庭这个因素,也依然能活得很漂亮的现代女性。
安老师说,生养孩子很辛苦没错,但这是自己的选择,孩子所带来的欢乐也是世间其他情感所无法取代的。
“我就是嫌麻烦,我不想要孩子”
“要不要孩子是你的自由,我们不干涉。但是你不要孩子,你就不可能体会到把一个婴儿培育成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事业给不了你,财富也不行。”
6
网上有篇文章,叫《对不起,没有谁有资格和我妈一起掉到水里》,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这个女人也曾被人捧在手心,也曾度过青葱岁月豆蔻年华,可是后来啊,这个姑娘容颜不复,但她看着你的眼神里,依旧饱含着你降生之时她脸色苍白满头大汗抱着你的爱意。
今天是我生日,但我想写篇文章,关于安老师,关于我妈。
安老师,22年了,谢谢您。
不知道你们看完有没有想到成长过程中,跟麻麻的一些点点滴滴。以及麻麻在我们人生路上给我们的谢谢指示。这里,谢谢安老师生下一个会写文的陈长安。
第一次遇见安老师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毕竟我那时候还小,小得如今不记得那个时候的任何事。
第一次上安老师的课,我很惶恐,周围的同学都比我年龄大,昏暗的灯光,深绿的墙漆,低矮的课桌,破旧的风扇在头上转着。那堂课讲的是什么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但我深深地记得当我看见安老师时,那种局促不安的感觉一下子就消失殆尽,那种毫无缘由的安全感,就好像一个快窒息的人陡然间得到一个氧气瓶。那堂课,是一场测验,测验我能否适应另一种教学模式,毕竟,转学这个话题我已经在父母口中听到了很多次。
从学前班到三年级,我一直在私立学校读书,一个年级两个班,一个班不超过30个学生,所以几乎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充分的关注。由于并不适合详述的原因,学校濒临倒闭,父母计划把我转到一所公立学校去,担心我无法适应,才有了开头的那堂课。
事后,据安老师说,那堂课我表现的还不错,朗读课文,拼写新字,提取课文主要思想,都说明了我完全可以适应。但,我并不喜欢这学校,四栋孤零零的楼围着中间一个光秃秃的土质操场,教室糟糕的采光令人感到压抑,整个校园就像是苏联解体后落魄的东欧,相比于之前的学校的灯亮窗明和标准足球场,这所学校几乎乏善可陈。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升学率和教学质量都毫无意义,在乎的无非是朋友和环境。
下课了,安老师没搭理我,直接去了办公室,而我还有几节课要上,课间这十分钟,我不知所措,周围的人围了上来,好奇的打量着猴子般局促在座位上的我,终于有一个人先开口了:
“你是安老师的儿子吧?”
“嗯”
2
安老师是我妈,今年47岁,为党国的教育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如果不出意外,还会继续下去。
安老师一辈子老实本分,情商略低,在人民教师队伍里摸爬滚打几十年,除了家长和学生的好评,啥也没有,连个年级组长都没当过,但她说:“我就想安安稳稳当个老师而已”,平日里最大的乐趣就是看韩剧和遛狗。
安老师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她爸,也就是我外公,当年是大学生,工作之后慢慢做到一定的位置,据说当年还配的有警卫员。安家三千金,最像外婆的大概就是安老师,出嫁之前,被家里保护的很好,出嫁之后,被老公保护的很好。早些年还有些心直口快,想什么说什么,去菜场买菜遇到骗子还犯二跟人家说:“你们这不是骗人吗?”
我还是婴儿的时候就一直和安老师呆在一起,老陈一直在拼事业,20多岁就当上办公室主任,不甘心,又辞了公职进城打拼。
说来也不奇怪,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大部分和安老师有关。记得小时候,安老师下班了会带我去楼下玩沙,我家楼下有个沙池,里面有各种体锻设施,安老师坐旁边跟邻居聊天,我就独自坐在沙池里玩,堆城堡,团沙球,垒水坝,也不怕我衣服弄脏,玩累了就带我回家洗澡换衣服。有一次我在刨沙坑,刨出只甲虫,顺着我手臂就开始往身上爬,我大叫一声,拼命甩手,怎么都甩不掉,站在那大哭,安老师踩着高跟鞋冲过来,徒手抓住虫子,往旁边一甩,云淡风轻的蹲下来安慰我,告诉我不要怕,要冷静。往后的年岁里,每当我看见被蟑螂吓得哇哇叫的安老师时,我都会想起十几年前的这件事。
安老师有时候也挺粗心的,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可能都还记得那时候有一种铁质蹦床,顶上是一个很大的五彩帆布棚子,四周用尼龙绳围起来,第一层是蹦床围着一坑,坑里有一大堆彩色塑料球,坑中间是一个滑梯,小孩儿爬楼梯上到第二层,坐滑梯刚好滑到彩球池里。安老师带我去玩,给的钱够玩一下午,我进了蹦床,安老师就逛街去了。我下午玩到天黑,玩到别人要收工了,也没等来安老师。我就坐在蹦床上哭,哭的昏天黑地,最后还是别人按照我描述的地点,把我送回了外公家。安老师后来说起这事儿,解释道:“逛街逛忘了。”,也是亲妈。
3
后来,老陈又辞职去了广东,就我和安老师两个人住。
最后一次受体罚就是那时候,初一还是初二不记得了,其实原因很简单,放学没按时回家,跟同学跑网吧玩去了。
当我九点多回到家里时,安老师阴着脸。
“去哪了”
“老师留人了”
“去哪了”
“说了老师留人了啊,不信你打电话”
“最后一遍,去哪了”
“......”
我还想壮着胆子挣扎下。
“跪下”
那种威压我是第一次感受到,甚至在老陈身上都未曾体验过。过了许多年,我回想起当时的威压,可能那更多的是一种混合的情绪,那里面有对孩子一而再再而三撒谎的愤怒,有对孩子久不归家的担忧,还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那天晚上我跪在客厅的地板上,写完了所有的作业。
初三那年,我到广东找老陈去了,两个人住着一间不到30平米的房间。有次老陈喝高了,满身酒气躺在床上,语重心长的跟我说:陈安,你走的那天,你妈收拾完你房间,趴在你床上大哭一场。
4
时间真的走的好快,一转眼我都22了,安老师也开始慢慢变老,我和她的交流好像越来越少,孩子的成长和父母好像就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孩子会逐渐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交际圈,父母不再是唯一可以依靠和倾诉的对象。
刚上大学的时候,几乎每天晚上都和安老师打电话。对住宿环境的不满,学生组织里人前人后惺惺作态,邻居家小孩儿练琴很像我小时候,小区旁边的国道上出了车祸...... 事无巨细。
故事再往后来,无非是在一次我向安老师寻求安慰时,安老师说我就是瞎矫情。我才开始意识到,感同身受这种事情是不存在的,哪怕对方是父母。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个人经历,甚至截然不同的压力源,都让双方不那么容易理解对方的处境和心境,但即便爆发了不小的矛盾,心中却依然挂念着彼此。
有的人把这叫代沟,有的人把这叫价值观冲突。
我把这叫家人。
5
奶奶有句话,后来老陈也经常提起:儿的生,娘的死。
即使到现在,我也有些抵触这话。“儿的生,娘的死”,其精神内核是在宣扬孝道,倡导一种母亲生养孩子辛苦,子辈应当心怀感恩的积极心态。
我很感谢安老师,感谢她教我识字,感谢她穿高跟鞋陪我踢球,感谢她强迫我练琴,感谢她教我和姑娘逛街要替姑娘拿包,感谢她让我自己选择成长的道路并为之负责...... 但或许因为我并不成熟的世界观,这话无法引起我的情感共鸣。不为别的,只是“娘”这个字眼,在我的世界观中总是和面朝黄土背朝天,膀大腰圆,一辈子没享过福,养完儿子养孙子的乡村妇女联系起来。而我印象中的安老师是宁可花6个小时也要做出个满意发型,有自己独当一面的事业和独立社交圈,即使刨去家庭这个因素,也依然能活得很漂亮的现代女性。
安老师说,生养孩子很辛苦没错,但这是自己的选择,孩子所带来的欢乐也是世间其他情感所无法取代的。
“我就是嫌麻烦,我不想要孩子”
“要不要孩子是你的自由,我们不干涉。但是你不要孩子,你就不可能体会到把一个婴儿培育成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事业给不了你,财富也不行。”
6
网上有篇文章,叫《对不起,没有谁有资格和我妈一起掉到水里》,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这个女人也曾被人捧在手心,也曾度过青葱岁月豆蔻年华,可是后来啊,这个姑娘容颜不复,但她看着你的眼神里,依旧饱含着你降生之时她脸色苍白满头大汗抱着你的爱意。
今天是我生日,但我想写篇文章,关于安老师,关于我妈。
安老师,22年了,谢谢您。
不知道你们看完有没有想到成长过程中,跟麻麻的一些点点滴滴。以及麻麻在我们人生路上给我们的谢谢指示。这里,谢谢安老师生下一个会写文的陈长安。
—————— 本篇完 ——第一次遇见安老师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毕竟我那时候还小,小得如今不记得那个时候的任何事。
第一次上安老师的课,我很惶恐,周围的同学都比我年龄大,昏暗的灯光,深绿的墙漆,低矮的课桌,破旧的风扇在头上转着。那堂课讲的是什么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但我深深地记得当我看见安老师时,那种局促不安的感觉一下子就消失殆尽,那种毫无缘由的安全感,就好像一个快窒息的人陡然间得到一个氧气瓶。那堂课,是一场测验,测验我能否适应另一种教学模式,毕竟,转学这个话题我已经在父母口中听到了很多次。
从学前班到三年级,我一直在私立学校读书,一个年级两个班,一个班不超过30个学生,所以几乎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充分的关注。由于并不适合详述的原因,学校濒临倒闭,父母计划把我转到一所公立学校去,担心我无法适应,才有了开头的那堂课。
事后,据安老师说,那堂课我表现的还不错,朗读课文,拼写新字,提取课文主要思想,都说明了我完全可以适应。但,我并不喜欢这学校,四栋孤零零的楼围着中间一个光秃秃的土质操场,教室糟糕的采光令人感到压抑,整个校园就像是苏联解体后落魄的东欧,相比于之前的学校的灯亮窗明和标准足球场,这所学校几乎乏善可陈。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升学率和教学质量都毫无意义,在乎的无非是朋友和环境。
下课了,安老师没搭理我,直接去了办公室,而我还有几节课要上,课间这十分钟,我不知所措,周围的人围了上来,好奇的打量着猴子般局促在座位上的我,终于有一个人先开口了:
“你是安老师的儿子吧?”
“嗯”
2
安老师是我妈,今年47岁,为党国的教育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如果不出意外,还会继续下去。
安老师一辈子老实本分,情商略低,在人民教师队伍里摸爬滚打几十年,除了家长和学生的好评,啥也没有,连个年级组长都没当过,但她说:“我就想安安稳稳当个老师而已”,平日里最大的乐趣就是看韩剧和遛狗。
安老师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她爸,也就是我外公,当年是大学生,工作之后慢慢做到一定的位置,据说当年还配的有警卫员。安家三千金,最像外婆的大概就是安老师,出嫁之前,被家里保护的很好,出嫁之后,被老公保护的很好。早些年还有些心直口快,想什么说什么,去菜场买菜遇到骗子还犯二跟人家说:“你们这不是骗人吗?”
我还是婴儿的时候就一直和安老师呆在一起,老陈一直在拼事业,20多岁就当上办公室主任,不甘心,又辞了公职进城打拼。
说来也不奇怪,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大部分和安老师有关。记得小时候,安老师下班了会带我去楼下玩沙,我家楼下有个沙池,里面有各种体锻设施,安老师坐旁边跟邻居聊天,我就独自坐在沙池里玩,堆城堡,团沙球,垒水坝,也不怕我衣服弄脏,玩累了就带我回家洗澡换衣服。有一次我在刨沙坑,刨出只甲虫,顺着我手臂就开始往身上爬,我大叫一声,拼命甩手,怎么都甩不掉,站在那大哭,安老师踩着高跟鞋冲过来,徒手抓住虫子,往旁边一甩,云淡风轻的蹲下来安慰我,告诉我不要怕,要冷静。往后的年岁里,每当我看见被蟑螂吓得哇哇叫的安老师时,我都会想起十几年前的这件事。
安老师有时候也挺粗心的,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可能都还记得那时候有一种铁质蹦床,顶上是一个很大的五彩帆布棚子,四周用尼龙绳围起来,第一层是蹦床围着一坑,坑里有一大堆彩色塑料球,坑中间是一个滑梯,小孩儿爬楼梯上到第二层,坐滑梯刚好滑到彩球池里。安老师带我去玩,给的钱够玩一下午,我进了蹦床,安老师就逛街去了。我下午玩到天黑,玩到别人要收工了,也没等来安老师。我就坐在蹦床上哭,哭的昏天黑地,最后还是别人按照我描述的地点,把我送回了外公家。安老师后来说起这事儿,解释道:“逛街逛忘了。”,也是亲妈。
3
后来,老陈又辞职去了广东,就我和安老师两个人住。
最后一次受体罚就是那时候,初一还是初二不记得了,其实原因很简单,放学没按时回家,跟同学跑网吧玩去了。
当我九点多回到家里时,安老师阴着脸。
“去哪了”
“老师留人了”
“去哪了”
“说了老师留人了啊,不信你打电话”
“最后一遍,去哪了”
“......”
我还想壮着胆子挣扎下。
“跪下”
那种威压我是第一次感受到,甚至在老陈身上都未曾体验过。过了许多年,我回想起当时的威压,可能那更多的是一种混合的情绪,那里面有对孩子一而再再而三撒谎的愤怒,有对孩子久不归家的担忧,还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那天晚上我跪在客厅的地板上,写完了所有的作业。
初三那年,我到广东找老陈去了,两个人住着一间不到30平米的房间。有次老陈喝高了,满身酒气躺在床上,语重心长的跟我说:陈安,你走的那天,你妈收拾完你房间,趴在你床上大哭一场。
4
时间真的走的好快,一转眼我都22了,安老师也开始慢慢变老,我和她的交流好像越来越少,孩子的成长和父母好像就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孩子会逐渐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交际圈,父母不再是唯一可以依靠和倾诉的对象。
刚上大学的时候,几乎每天晚上都和安老师打电话。对住宿环境的不满,学生组织里人前人后惺惺作态,邻居家小孩儿练琴很像我小时候,小区旁边的国道上出了车祸...... 事无巨细。
故事再往后来,无非是在一次我向安老师寻求安慰时,安老师说我就是瞎矫情。我才开始意识到,感同身受这种事情是不存在的,哪怕对方是父母。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个人经历,甚至截然不同的压力源,都让双方不那么容易理解对方的处境和心境,但即便爆发了不小的矛盾,心中却依然挂念着彼此。
有的人把这叫代沟,有的人把这叫价值观冲突。
我把这叫家人。
5
奶奶有句话,后来老陈也经常提起:儿的生,娘的死。
即使到现在,我也有些抵触这话。“儿的生,娘的死”,其精神内核是在宣扬孝道,倡导一种母亲生养孩子辛苦,子辈应当心怀感恩的积极心态。
我很感谢安老师,感谢她教我识字,感谢她穿高跟鞋陪我踢球,感谢她强迫我练琴,感谢她教我和姑娘逛街要替姑娘拿包,感谢她让我自己选择成长的道路并为之负责...... 但或许因为我并不成熟的世界观,这话无法引起我的情感共鸣。不为别的,只是“娘”这个字眼,在我的世界观中总是和面朝黄土背朝天,膀大腰圆,一辈子没享过福,养完儿子养孙子的乡村妇女联系起来。而我印象中的安老师是宁可花6个小时也要做出个满意发型,有自己独当一面的事业和独立社交圈,即使刨去家庭这个因素,也依然能活得很漂亮的现代女性。
安老师说,生养孩子很辛苦没错,但这是自己的选择,孩子所带来的欢乐也是世间其他情感所无法取代的。
“我就是嫌麻烦,我不想要孩子”
“要不要孩子是你的自由,我们不干涉。但是你不要孩子,你就不可能体会到把一个婴儿培育成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事业给不了你,财富也不行。”
6
网上有篇文章,叫《对不起,没有谁有资格和我妈一起掉到水里》,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这个女人也曾被人捧在手心,也曾度过青葱岁月豆蔻年华,可是后来啊,这个姑娘容颜不复,但她看着你的眼神里,依旧饱含着你降生之时她脸色苍白满头大汗抱着你的爱意。
今天是我生日,但我想写篇文章,关于安老师,关于我妈。
安老师,22年了,谢谢您。
不知道你们看完有没有想到成长过程中,跟麻麻的一些点点滴滴。以及麻麻在我们人生路上给我们的谢谢指示。这里,谢谢安老师生下一个会写文的陈长安。
—————— 本篇完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