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习俗

我只想知道清朝的时候的茶道,节日瓜果,还有赏琴,的一些习俗,一大篇一大篇粘过来的不给分,多谢拉
茶道的和赏琴赏画的最好拉谢谢

清朝是一个多民族时代。在这个时代,生活着50多个民族。满族是统治民族,被称为满清帝国。其社会生活习俗,必然对被其统治的各民族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被统治民族尤其是经济文化发达的汉族的社会生活习俗,也对满族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因此说,清朝是我国社会生活习俗变革的重要时期。对此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本文仅对清入主中原后,汉满两族的生活习俗的一些变革做一番阐述。

首先是强令剃发。清统治者使用强制手段改变汉族人民的一些生活习俗。汉人原是束发的,就是将头发向上一挽,再用冠或巾罩住,或把头发梳理整齐后,用一块帻巾把头发包起来,因而,束发就成为汉人的特征。辫发原是辽、金男子的生活习惯,他们将头发梳理后编成一根长辫子,垂在脑后。满族原是女真族,属东胡民族系统,其社会生活习俗深受辽金的影响,所以,满族亦尚习剃头辫发。剃发,就是将额角以上的头发剃去,把脑后剩下的头发编成辫子,耷在背上,或者盘在头上。剃发辫发是满族男子的特征。明朝后期,建州女真强大起来,统一了女真各部,夺取了明朝占有的辽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满洲贵族就强令其统治区内的汉族男子剃头辫发,作为归顺的标志。不肯剃发者要遭到惩处。

顺治元年四月,清军人关。五月一日清军占领通州,摄政王多尔衮谕令通州官兵士民剃发。同月,清军攻占北京,多尔衮再下剃发令,令凡“剃发归顺者,地方官各升一级,军民免其迁徙”。“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有虽称归顺而不剃发者”,“显属抗拒,定行向罪,发兵征剿”。接着又严令“俱即剃发”,“尚有故违,即行逐剿”。这项剃发令的特点是恩威并重,剃则抚,不剃则剿。剃发改变汉人的民族习俗,从精神上征服汉人,遭到北方人民的强烈反抗,“三河县民为乱”。清统治者与汉族人民的矛盾急速尖锐起来。当时,多尔衮鉴于全国大局未定,为集中兵力镇压李自成起义,不得不暂时改变强令剃发政策,以缓和与北方汉族人民的矛盾,于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廿三日颁布暂缓剃发令:“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剃发事实上就停了。

其次,是改易服装。这是清统治者改变汉人生活习俗的又一措施,它几乎与剃头辫发同时推行。汉族的服饰基本上是宽衣大袖,清廷命令改易汉装,推行以箭衣小袖为特色的满族服装。清代衣冠服饰有严格规定,康熙时,平民、听差人及书吏,只准用匹绫、纺丝棉、细茧、葛芋、梭布、狼狐、羊皮等,不得用狐肷做皮帽,器饰上不能用金;奴仆、优人、皂隶只准用纺织棉等,不得用缎纱及各种精致皮衣。因此,清代官职高低,行业不同,其衣质和服饰亦各异,以此来标明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如果违制着衣,就要受到惩处。

清代一般士人和商人穿长袍马褂,戴瓜皮帽,而商人的袍褂按规定只能用绢布缝制,表示贱人一等。农民一般穿棉织短褂,长工、奴仆夏天则穿背心,脚穿草鞋或麻鞋,有的则赤脚,头戴草帽或斗笠。满族普通妇女,穿长袍,长可掩足,极为宽大,袖口不用马蹄袖,平而较大,袖端、衣襟、衣裙镶缘各色边缘,领头较低,后逐渐加高,至辛亥革命前夕长袍变为小腰身。长袍也是汉族妇女的主要服装。

满族妇女常在长袍的上身加罩一件短的或长至腰问的坎肩(马甲、背心)。鞋底极高,普通为一寸多至二寸,后增高达四、五寸,鞋底上宽而下圆,形似一花盆,俗称花盆底。鞋为木底,底的中部凿成马蹄式,称“马蹄底”。这种高底鞋多为中青年妇女所穿,年老妇女穿平木制作的平底鞋。

清皇帝的礼服有朝服、衮服、龙袍(吉服)、端罩等。朝服是皇帝在祀典礼仪、殿廷朝会、外藩朝觐时穿用的,袍上纹饰以金色的龙纹为主,问饰彩色云纹,还纹饰十二章。十二章是指13、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宗彝、藻、火、粉米等十二种纹饰,分别纹饰在左右肩、衣和裳。它是最高权威的象征,是帝王专用的。

龙袍又称吉服,是皇帝在一般礼节场合穿用的袍服,衣面为明黄色,袖作石青色,圆领,右衽,箭袖、两肩、前后身及衽里共绣金龙九条,十分精致,从前面看是五条,从后面看也是五条,恰成”九五之尊”。前后身列十二章,下摆饰八宝平水纹,即在平列的水纹上呈现出山石宝物,如和合、鼓板、龙门、玉、鱼、松等物,表示四海清平,江山万代。

衮服为石青色,套在龙袍外面。清代的冠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雨服冠等。如清皇帝的冬服冠,帽檐上折,呈圆形,由薰貂或黑狐皮制作,上缀朱纬,顶三层,冠名珠各一,皆承以金龙四,饰秉珠如其数,上衔大珍珠一。官员的帽上戴有不同色质的顶珠以区别不同品级,称为顶戴,也称顶子:一品红珊瑚,二品花红珊瑚,三品亮蓝宝石,四品暗蓝宝石,五品亮白水晶,六品暗自砗磲素,七、八、九品是金花或金花银(有纯金,也有包金的)。清代官员的帽后有一根孔雀翎,即所谓花翎。花翎分三眼、双眼、单眼。眼是指孔雀翎上眼状的圆花纹,一个圈即一眼,翎眼多寡反映了等级的差别。清代规定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驸,可戴三眼花翎;清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及和硕额驸,可戴双眼花翎;五品以上,在王宫服务的内大臣、前锋、护军各统领、参领,可戴单眼花翎。皇帝因大臣立功赐予戴花翎。这是较高的褒奖。后来,又出现了一种“蓝翎”,是染成蓝色的鹳 鸟羽毛制成的,无眼,是三品以下官员所戴。

清代汉人的婚姻仍与过去一样,父母包办,媒妁说合。同时仍通行娶妾。妾称为姨太太,或姨娘,或小婆。妾在家庭中地位很低贱,要像仆人一样服侍公婆、丈夫和正妻。妾的父母、兄弟姐妹一般不能与夫家往来,就是说不承认亲戚关系。妾不能上事宗庙,死后不能被祭,也不能与其夫合葬。妾的生活十分悲惨。

满族的婚姻习俗,人关前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由八旗管理婚姻,同姓允许婚娶,也不论辈份。满族的婚礼也较简单。订婚时,男方给女方送马鞍箭。女方送新娘时,男方出外亲迎,然后设宴,赏赐金银绸缎。后来,随着满汉两族经济文化往来密切,满族的婚姻习俗在汉族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废除了某些落后的婚姻习俗,如禁止婚姻不论辈分,严格辈分,讲究伦常。清人主中原后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应封建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繁琐细密的婚姻礼节,大体上有以下几个过程:“相看— —插戴(订婚之意,即下小定)——过礼(下大定)—— 婚礼—— 回门”。相看,就是男家主妇至女家,问年龄,观容貌;插戴,即相看合意后,男家的长辈至女家,将首饰、珠玉亲手给新人插戴,意即订婚;过礼,就是女方送嫁妆,男方则送回礼。婚礼十分隆重,新房布置讲究,必须由全科人(父母子女俱全的人)的长辈妇女铺床,在被子四周放枣子、栗子、花生等果品,意为“早生贵子”。婚期由新郎亲往迎接新娘。新娘上喜轿一般在夜里,一路吹吹打打送到新郎家,行合卺礼,设宴欢庆喜。新郎新娘人洞房。新娘坐床后,由新郎揭开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叫做“揭盖头”,旋即新夫妇一起喝“交杯酒”,吃子孙饽饽、长寿面。至此,婚礼遂告完成。回门是在结婚后的第三天上午,新郎叩见岳父母,新娘拜见父母亲。婚礼中仍保留满族的一些民族特点,如喜轿射箭,即喜轿到了新郎家时,新郎手里拿着弓箭,向密闭的轿们连射三箭(实际上是射向轿底)。据说是为了赶走跟着喜轿而来的鬼怪。

满族贵族的婚娶都讲究门当户对,不与平民结婚。但可以和蒙古、汉、朝鲜等族的官僚贵族联姻。此外,满族妇女比汉族妇女有较多的自由,未出嫁的姑娘可以随便出人庙会、戏院、市肆、茶楼。所有妇女均不缠足。清代重要节日有年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年节是清时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全国性的大节日。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千家万户都重视年节。节前要洒扫门庭,去尘秽,净庭户,理发洗澡,采购年货。蒸制年糕,杀猪宰羊,烧煮菜肴,缝新衣,备祭品,换门神,贴春联。清皇宫也挂春联。宫中对联多在腊月二十六张贴,正月初三撤除。除夕、元旦是年节的正日。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即阴历十二月三十。除夕之意是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另换新岁。除夕要祭神祀祖,“每届除夕,列长案于中庭,以供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同时悬挂祖先画像,供奉茶果、粉糍糕、烧香烛,全家依次跪拜。祭神祀祖是表示感激神灵祖先的恩惠,并祈求来年降赐吉福。除夕是全家团圆之夜,要吃年夜饭。这顿年饭,鸡、鸭、鱼、肉样样俱备,非常丰盛。《燕京岁时记》日:“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始取之。”北方过年节吃饺子,饺子内包一小钱,吃到者谓有福,至今农村仍流传。南方则吃年糕,谓年年升高。江南等地有守岁之俗,除夕晚,室内点燃红蜡烛,直燃到次称守岁烛。在明亮的烛光照耀下,人们通宵不眠,叙旧话新,展望未来。爆竹声亦通宵震如雷响。年节中,清代各地流行“压岁钱”,意谓终年有钱。压岁钱有两种:一是“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二者“尊长赐小儿者,意谓之压岁钱”。后者一直流传至今。京师除夕《燕京岁时记》有过生动描述:“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是El清晨,皇上升殿受贺:庶僚叩谒本管,谓之拜官年。世胄之家,致祭宗祠,悬挂影像。黄昏之后,阖家团坐以度岁。酒浆罗列,灯烛辉煌,妇女儿童皆掷骰斗叶以为乐。及亥子之际,天光愈黑,鞭炮益繁,列案焚香,接神下界。和衣少卧,已至来朝,旭日当窗,爆竹在耳,家人叩贺,喜气盈庭。转瞬之间,又逢新岁矣”。元旦是正月初一,一年之首。一般百姓都要穿新衣,几乎每家要挂“桃符”(即画的“门神”),放鞭炮,焚香拜天地,祭祖宗,互相拜年,拱手互祝“恭禧发财”,庆祝新年之喜。清皇帝在元旦“清晨,到奉先殿、寿皇殿,在列祖列宗神位、御客前上香行礼。回宫后,进早膳,吃煮饽饽和团圆饼,煮饽饽即水饺,其中有一裹着银锞,放在碗面上,若一下箸得之,则为吉利。”京师元旦盛况《帝京岁时纪胜》有过详细叙述: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肩舆簇簇,车马辚辚。百官趋朝,贺元旦也。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无停。更间有下庙之博浪鼓声,卖瓜子解闷声,买江米白酒击冰盏声,买桂花头油摇唤娇娘声,卖合菜细粉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良可听也。士民之家,新衣冠,肃骊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昧爽阖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饫蒸糕,呷粉羹。

清代其他重要节日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大体上沿袭唐宋元明等朝习俗,不过亦有变化。元宵节,清代规定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为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节”,比明朝缩短了五El。元宵各色灯具,冰灯最具有时代的特点。冰灯是由东北传人中原的。千姿百态的冰灯,构成了五光十色的冰灯世界,使人留恋忘返。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El,在每年公历4月5 El前后,夏历三月上半月。

清代清明节几乎家家户户要省坟祭祖和踏青。江南杭州等地有插柳之俗,将柳枝插在门上,以b一年雨水多少;男女皆戴柳枝编的冠或柳叶环,据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端午节在阴历五月初五El,又名“端阳”、“重午”。清代习俗与前代变化不大。这天家家采昌蒲、白艾挂在大门两旁,食粽子,喝雄黄酒。南方的龙舟竞渡清时规模宏大,盛况空前。中秋节,清代又称“八月节”或“八月半”,其俗与前代相仿。《燕京岁时记》记载:“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於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古京师谚日: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B9%C5%BC%CE%D0%A1%C3%C3/blog/item/8663a64e12b976c9d0c86a77.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11
广东“叩指换礼”

据《湛江晚报》报道,据民间传说,这一习俗源于清朝。有一年,乾隆微服下江南巡视,与当地官员周日清上茶楼喝茶,乾隆自己斟了茶后,又顺手给周日清斟茶。周日清见皇上为自己斟茶,立感受宠若惊,又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皇上的身份而跪谢龙恩,这如何是好?他急中生智,用双指屈曲,在桌面上叩点三下,以代替下跪叩头之礼。由此,便逐渐流传于民间,成为广东一种约定俗成的致谢礼仪。如今,在广东喝茶,对方(特别是年长者)给你倒茶时,你若不叩指还礼,便会遭白眼。

闽南的“高冲低斟”

在国内,闽南产茶、饮茶早在宋代就已出名,他们敬客时冲水的姿势很有趣,当地人称“高冲低斟”。即头泡要低注,斟茶时手要放得很低,几乎接近杯底,这样才可以使杯中水的香味缓缓浸出。在冲泡二三遍时水要高冲,手举得离茶壶一尺之高,上下提拉茶壶三次,使茶叶达到吸水均匀,此时茶叶才能更好地在杯中显色、透香、吐味。斟茶技艺有“凤凰三点头”、“关公巡阵”、“韩信点兵”等。

四川的“盖碗茶”

四川饮茶风气历来很盛,上茶楼“摆龙门阵”是一大快事。四川茶馆很多,四川人爱喝盖碗茶,盖碗茶的名称来自茶具“盖碗”。盖碗的盖子很有用处,沏好茶后盖好盖子,可以很快泡出茶味。喝时又可以用盖子拂去漂浮在茶汤上的泡沫或茶叶末。

云南的“雷响茶”

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至今有些地方仍保留古朴有趣的雷响茶。它是一种有趣的饮茶方法,先将茶投入罐内烘烤一段时间,冲入开水,这时罐内会传出似雷响的声音,在场客人的笑声随着响声而起伏,响声配以笑声是吉祥的象征,然后煮茶,煮好后将茶倒入茶盅,由少女双手捧给客人饮用。闽台忌用大杯 饮茶要讲究礼仪,对闽台客人不可用大杯喝茶,否则有牛饮之嫌。

参考资料:http://www.gd.xinhuanet.com/shanshi/2007-02/16/content_9330365.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2-02
…………不着急的话给你推荐一本书《旧京散记》
很全面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