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不涉及补价情况: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 - 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例:甲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520万元(其中:成本42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1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换入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其中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公允价值700万元,甲换入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相关税费3万元,已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相关税费2万元。
答案:甲公司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为703万元。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600万元+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 0- 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0+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2万元=602万元?为什么呢?不理解

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其公允价值入账,换入时的交易费用不计入成本,而是计入当期损益。因此,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700万元+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 0- 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0+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3万元=703万元。
扩展资料:
非货币性资产,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
非货币性资产,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例如,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生产经营过程,通过折旧方式将其磨损价值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然后通过该产品销售获利,固定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因此,固定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1]
相关项目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项目有:股权投资、预付账款、存货(在途物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生产成本)、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从经济史看,人类经济史上共存在三种情形下的非货币资产:
是原始社会或自然条件下的非货币资产;
是市场经济不发达情况下的非货币资产;
是实行高度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非货币资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0-01-23
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其公允价值入账,换入时的交易费用不计入成本,而是计入当期损益。因此,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700万元+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 0- 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0+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3万元=703万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10
因为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比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公允,因此...
第3个回答  2024-01-19
甲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去交换,不执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所以不用换出资产的公允600去计量,而用换入的长投公允700,所以换入成本是700+3=703。
建议总结一下换入和换出方属于非货币型资产交换准则的资产类型
第4个回答  2019-01-26
非货币资产交换的概念
  非货币资产交换是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互惠转让。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根据新准则规定,在资产交换中,使用的非货币资金占整个资产交换的比例低于或等于25%的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资产交换的意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特殊交易行为,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方面可以满足各自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货币性资产的流出。例如,某企业需要另一企业的设备,另一企业需要上述企业生产产品做为原材料,双方就有可能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交易行为。
  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
新准则下会计处理的会计计量的确认
  新准则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确认损益。一是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不符合条件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且不确认损益。
  二、
以公允价值计量
  1、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若以公允价值计价,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若以公允价值计价,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三、
以账面价值计量
  1、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若以账面价值计价,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涉及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若以账面价值计价,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双方不确认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计算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了新准则下会计处理的会计计量的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以账面价值计量三个大方面的内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是换入资产能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引入的重要概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