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省队的训练有什么内容?

如题所述

  1、颠球:(主要是手感练习)
  2、握拍、徒手挥拍练习:
  3、磕球:(很重要,目的是建立正确的击球动作和手感)
  4、多球训练:(正反手)
  5、单球训练:(正反手,分20个、50个、100个、200个几个阶段)
  6、走位训练:(最基本的步法训练,关系到你以后的步法)
  7、左推右攻:(解决正反手转换问题)
  8、发球训练:
  9、搓球训练:(慢搓、快搓)
  10、接发球训练:
  11、推、侧训练:(解决侧身位杀问题)
  12、搓、侧训练:(练习侧身拉球、进攻)
  13、扑正手训练:(涉及你正手能力的一个关键步法,解决正手位大角攻问题)
  14、逢斜变直训练:(打落点训练)
  15、推、侧、扑训练:(练过这个你就敢像马林、柳承敏那样很专业地站在反手位大角打球了)
  16、发抢训练:
  17、杀高球训练:
  18、正手弧圈球训练:(这时才可以开始练拉弧圈的,呵呵!!!)
  19、反手弧圈球训练:
  20、重复11--16,(加入拉球内容,只是变打为拉而已) 练到这时,可以说基本的内容才告一段落。在体校至少需要二年时间,赢业余打十几年球的人是不成问题的。下一步才涉及乒乓球的各种中高级技术,如反拉、对拉、台内挑打、拧、快撕、快带.......等等(这些技术我只学了一个台内挑打,还没练太好),还是务实点,先从基本的做起吧。1、关于站位:
  以前打过几天反胶,总感觉正反手衔接和转换不好,反手打得好时转正手就差,反之正手打得好反手又不行了。无奈之下改直拍、改长胶.....改来改去没有效果。
  教练来后,第一课就讲站位,这才发觉:原来正反手衔接和转换不好与站位有很大关系:
  要点:除了众所周知的左脚稍前,右脚稍后(右手握拍)外,关键一点是右肩稍下沉,左肩比右肩稍高,且右腿始终是虚的,即始终保持正手攻的站位。特别是反手拨、搓时也要保持这一状态,用教练的话:"无论有多困难也要坚持(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且右腿始终是虚的),习惯了正反手衔接自然就流畅了,正手的威力就有了。" 如果大家还不明白,看看王励勤的站就知道了。
  总之,对站位的的要求就是:始终站在偏反手位,始终准备用正手进攻!(孔令辉式打法除外)
  补充1:关于左肩比右肩稍高? 高到什么程度?你把左手叉腰,握拍的右手下垂,好象左肩顶上去,把右肩顶下来的那种感觉。总之,这种姿势对了,起码让人一看站位就挺专业的。

  Quote: 1 Originally
  posted by pingpong1 at 2006-6-29 04:38 PM:
  讨论一下这种站位,教练训练方向是突出正手而不是两面均衡吧?教到后面反手发力会不会有问题啊。
  ruclcl:应该说,绝对的两面均衡是不存在的,不存在一场比赛中正反手使用比例各占50%的人,现代乒乓球的发展方向就是突出正手,所谓的"女子技术男性化"主要也是要求加强侧身,突出正手。
  我原来也担心这种站位反手不好发力,现在看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正确的反手发力姿势就是这种站位,那种右脚在前的格林卡式的反手发力方式是教练坚持不允许的(这就是格林卡正手弱的关键原因),你看看王励勤、陈杞等国手的反手动作就明白了,具体要领以后我会写出来的。
  Quote: 2 Originally
  posted by lvhuifeng at 2006-6-29 05:35 PM:
  这种占位就是中国传统打法的占位,突出正手,反手手臂发力以控制和连续为主。对步法要求比较高。
  ruclcl: 说得对,这是乒乓球的正规打法,教练教了我一个月手法,纠正了动作后,就加练步法了。大家千万注意:只有你练过步法后才真正能感觉到水平的提高。而且步法的专业练习方法学问太多了,决不是几个flash、几句话就能概括得了的。
  打过一段时间的朋友如果想进一步提高球技(或苦于球技长期没有提高的朋友),必须从步法上找原因。
  Quote: 3
  Originally posted by 月夜听泉 at 2006-6-30 01:35 PM:
  右脚始终虚的,是不是要发力时重心就可以随时转移到右脚上,加强移动?
  ruclcl:就是这个意思:------>准备时右脚始终虚的----->球到正手后----->重心转移到右脚,随之转腰拉手、引拍----->击球后再还原到这一姿势。教练说始终要有这个意识:即时该准备用正手,时该防备反手。这种站位就是为实现这一战略意图。
  第25楼的老兄说“基本上不左倾也不右倾,我是在中间的”,那是传统的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现代横拍(注意不是直拍)的主流打法(男子)就是这种站位。
  2、握拍
  横拍的握法是,二指捏着,三指护着(拇指、食指二指捏着,中指、无名指、小指护着拍柄),用力的要求是:松而不晃,紧而不僵。
  教练说如果找不到握拍的感觉,就回去找找拿菜刀切菜的感觉(记住不是包饺子剁馅时"剁"的感觉,而是切菜时"切"的感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称横拍为刀拍的缘故,二者在五个手指的用力分配上是有相同之处的。
  Quote: 1 【第 11 楼】
  站位时的准备姿势我想问题不是很大,主要是握拍我一直不解.看何智丽的教学片时,她就是说要大姆指和食指夹着球拍,其它手指轻轻握住就可以了.但是我看好多名将的正手攻球动作,老瓦,还有现场看过一个省队的,正手攻球时大姆指是弯曲的靠在拍柄上.如果大姆指夹住球拍,大姆指肯定是直的,我以前就一直这样.
  还有我两指一用力夹拍就感觉整个手紧张了,两指用多大的力夹呢?为什么我这样握拍就感觉发力不顺畅呢,是因为夹紧了的关系吗?
  ruclcl: 准确地说,是大姆指和食指根部捏着球拍,而不是"夹着",我感觉教练说的握菜刀切菜的感觉很形象。 3、磕球:这是从没有摸过球拍的人特别是小孩刚学找球时的必修课,大家别看这部分内容简单、枯燥,但对于训练球感、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磕球,我的教练教成人练球都从这开始,练了几个月的小孩子打球时如果动作不对,找不到感觉了,教练就让他自己去磕一盆球找感觉。 如果哪位球友还在苦于自己不会攻球、或会拉不会攻、或拉球力量小(这方面大有人在,嘿嘿),上述问题关键在于撞击不够(本人也有这个毛病,正在苦练),自己去磕球找找撞击的感觉吧。别看这一训练简单枯燥,真正下功夫会有奇效的。但成人学球最大的毛病就是好高骛远,明明是简单有效方法的不去练,反而热衷于去讨论什么高深的东西;小孩高深的东西搞不懂,只好按最简单的方法练,结果反而是练一年顶成人练十年的,郁闷!!!
  这三部分内容在以前的贴子中已经说过了,不重复了,大家自己去找吧。关于磕球,不少朋友不清楚,这里再重复一下:基本要求与正手攻动作一样,此外要注意:
  1、站位近台,左脚插进案子下面,身体离案子边缘也就一拳远。(因为自己抛球,球是直上直下的,没有前冲力,如果站们离得太远,打球时就会"漏球")
  2、抛球时,抛球的左手要抬起来:也就是大臂、小臂、肘与地面平行。这点很重要(做到这点,你就能转腰引拍,转腰打球了)
  3、每次手中至少拿两个球(最好四个),这样能形成抛-->打-->抛-->打 的连续动作。
  4、尽量少摩擦球、最好是不摩擦,这样才能练出正手攻球的"击打"效果,因为自己抛球,球是直上直下走,完全借不上力,只能发力撞击。如果是摩擦过去的,那磕球就没有意义了。如果哪位朋友只会拉球,不会攻球,也可以用这个办法练。
  5、对抛球的说明:所谓"抛球",是指手背朝上,手心朝下,一松开握球的手,让球直接落到案子上,球再从案子上弹起到最高点时,是击球的时机。("抛球"千万不是发球那样,手心向上,先向上抛起球等球下落时再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06
1、颠球:(主要是手感练习)
2、握拍、徒手挥拍练习:
3、磕球:(很重要,目的是建立正确的击球动作和手感)
4、多球训练:(正反手)
5、单球训练:(正反手,分20个、50个、100个、200个几个阶段)
6、走位训练:(最基本的步法训练,关系到你以后的步法)
7、左推右攻:(解决正反手转换问题)
8、发球训练:
9、搓球训练:(慢搓、快搓)
10、接发球训练:
11、推、侧训练:(解决侧身位杀问题)
12、搓、侧训练:(练习侧身拉球、进攻)
13、扑正手训练:(涉及你正手能力的一个关键步法,解决正手位大角攻问题)
14、逢斜变直训练:(打落点训练)
15、推、侧、扑训练:(练过这个你就敢像马林、柳承敏那样很专业地站在反手位大角打球了)
16、发抢训练:
17、杀高球训练:
18、正手弧圈球训练:(这时才可以开始练拉弧圈的,呵呵!!!)
19、反手弧圈球训练:
第2个回答  2012-08-04
我记得我买的杂志上面有。还是国家队的训练内容。现在借人了。过几天就拿回来。你甭急追问

好的

追答

wo 看错了。其实是省队的训练内容。
上午训练计划(2个半小时)
1 准备活动15分钟。
2 正反手活动5分钟,对拉5分钟
3 三点跑位
4 摆速:发球对方摆短,回摆后对方挑摆速,接发球挑拧接摆速10分钟*2
5发抢(正手短,反手长任意)10分钟*2
休息10分钟
6对撕(撕撕变线)10分钟
7接发球劈长对方拉左右任意点;接发球拧对方正手,接左右防弧圈10分钟*2
8反拉(拉斜线后任意拉,轻重结合)10分钟*2
下午训练计划
1准备活动15分钟
2技术活动10分钟
3发球30分钟
4多球训练110分钟
A.侧身下旋扑正手,对到中间侧身拉。B。一边一下,正手拉下旋。C。摆速或速度反应的训练

(其中有一些要求就不列了。手打累啊。望采纳奖励)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