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应试教育能够延续那么长的时间?难道没有教育改革更加适应新的社会吗?

如题所述

要搞清中国应试教育的问题,首先就要懂得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榜样教育,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一般来讲教育一个人知识能力的主要手段有三种,一个是实践教育,一个是榜样教育,另一个是语言文字(或者叫文字教育),这三种教育手段在整个教育体系里不管是哪一种教育手段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应的不管是哪一种教育手段也有自己无法克服的局限性,需要另外两种教育来弥补。所以,当整个教育体系能实现这三种教育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时候,也就实现了我们所经常说的素质教育!
而我们现在口诛笔伐的应试教育呢?它其实就是一种以文字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也就是说它与素质教育之间并不矛盾,相反它本来就是素质教育组成的一部分,而我们的教育之所以还停留在应试教育,根源就在于实践和榜样教育的分工缺失。
为什么这样呢?就拿学校教育举例,一般来说学校都是比较封闭的单位,在这种相对封闭的单位里没有社会的支持是不可能提供充分系统的实践教育的,另外在榜样教育方面,学校的老师一般只能做一些大众榜样,但是对于个体针对性的榜样教育就精力不足了,因此学校教育本来就是以文字教育为主的单位,至于实践和榜样,她只能提供一部分,所以把应试教育的所有问题都推给学校和教育部门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不准确的。
那么实践和榜样教育应该由谁来承担主要责任呢?答案就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素质教育本来就不是学校一家的事,而是社会、家庭与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目前拥有的资源、技术与手段只能满足学校教育的运作,至于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就鞭长莫及,就拿家庭教育举例,我们没法保证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好自己孩子榜样,甚至都不能保证没个家庭的家长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就像那些农村里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童年谁来给他们做榜样?因此,教育改革还需要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发达到一定程度作为前提条件,所以现在的中国教育不是不想改革,而是没条件改革。
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国人对教育问题存在错误的认知,总以为发达国家的那一套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而中国的教育是落后的,其实真正的素质教育不光是我们没有实现,西方发达国家也没有一个实现过,只不过相对于我们的教育而言,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能提供的实践教育相对多一些罢了,但相应的以文字教育为主的基础教育就比我们差了,一些以轻松为主的教育甚至就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教育了,比如日本的“宽松教育”,其产生的“宽松世代”已成了日本当今社会的贬义词。
另外,过去与发达国家比我们国家不是缺少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就是缺少创新人才,所以我们很多人自然就把原因归结到了应试教育上,这其实就是一个天大的误解,的确,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合培养创新人才,可问题是与我们相邻的韩国日本人家也是应试教育(日本后来放弃应试教育而搞的宽松教育已被证明失败),不一样也成了创新强国,这样一来你还能怪应试教育么?显然,我们没有成为创新强国还另有原因。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创新这东西不是说你有创新精神就能一下搞出个名堂来的,它还需要足够多的资本和技术积累作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玩创新!那等于玩自杀,大家都知道,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国家被西方经济封锁加技术封锁了几十年,资本与技术的积累肯定不如日韩,要想快速追赶,只能玩逆向工程,所以八九十年代的相对落后是自然而然的事,但随着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小米、华为等众多创新企业,并一点点地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我们的应试教育一样也没变啊!
还有,在人才方面,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只不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由于经济环境和待遇相对落后,国家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好人才大部分都飘到国外去了,所以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人才荒,比如现在的美国硅谷,中国与印度的工程师就占了很大比例!但同样随着国家经济与待遇的增长,近些年才有了高质量人才的回流。
最有,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楼主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