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委会是什么性质单位

如题所述

管理委员会,一般又简称管委会,主要是指组织中执行某些管理职能的一组人或者一定的行政功能区域。它不仅是作为组织机构,而且作为管理机构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政府、企业、工厂、经济发展项目管理的重要方面。例如决策和监督方面。在我国行政机构序列中,一开始并没有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这样一个机构。伴随着全国各地出现的开发区热,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这种特殊的机构应运而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7

管委会是当地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政府权力。

《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出让方与受让方订立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当认定无效。这否认了管委会的主体资格。

在我国行政机构序列中,并没有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这样一个机构。伴随着全国各地出现的开发区热,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这种特殊的机构应运而生。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不仅负责招商引资,而且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着政府机构才能行使的权力。这些年,许多开发区管委会不但对外招商批租土地,而且设立了司法机关、检察机关,俨然成为了当地的特区。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宋聪聪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张保刚律师

擅长:公司法务

刘勇律师

擅长:损害赔偿

王莉律师

擅长:劳动工伤

陈娜律师

擅长:税务合规

朱哲雨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

李昌锁律师

擅长:经济纠纷

李金杏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电话咨询
第2个回答  2021-10-19
1、管委会,也称管理委员会,是当地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政府权力,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工厂及经济发展项目管理等重要方面。伴随着全国各地出现的开发区热,开发区管委会这种特殊机构应运而生,譬如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管委会机构内部有完善的职能部室,如行政、宣传、开发、经发、商发、社会事业等功能。可以说是样样齐全,在其区域内独立行使职责。
2、从职能上分,管委会有综合管理委员会和专门管理委员会。前者职责是制定全公司范围的政策,后者只限于一个或者少数几个有关职能。
3、各地管委会隶属关系及级别:现存最多的管委会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以及高新区管委会。从隶属关系上,他们隶属于所在地市政府管理,职能和政策偏重于特定区域内的经济开发建设。
从行政级别上,各地管委会基本上低于其派出政府一个或半个行政级别。例如:某市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其行政级别为正处级或副厅级。
4、管委会人员组成:管委会人员组成有公务员编制,也有事业编制,还有合同制及劳务派遣制员工。劳务派遣这类员工工资较低,干活最多。
5管委会这种机构的优缺点:
优点:决策靠集体判断做出,这种判断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可以调动大家积极性。增进激励,促进下级积极参与决策,发挥参与管理的优势。制约权力,防止一言堂。在集体决策中,能够起到很好改善一天作用。
缺点是这种机构先天性的做事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集体决策,意见不统一时,决策中折衷性决策居多,容易造成责任不明等管理缺陷。
第3个回答  2019-02-23

管理委员会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一般又简称管委会,主要是指组织中执行某些管理职能的一组人或者一定的行政功能区域。它不仅是作为组织机构,而且作为管理机构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政府、企业、工厂、经济发展项目管理的重要方面。

例如决策和监督方面。在我国行政机构序列中,一开始并没有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这样一个机构。伴随着全国各地出现的开发区热,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这种特殊的机构应运而生。

扩展资料

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1、集体判断。集体判断可以发挥“两个头脑总比一个强”的优点。即能够集思广益。同时,这种集体判断,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2、增进激励。委员会使下级主管人员和组织成员有可能参与决策或计划的制定过程,这样做可以激发与调动下级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参与”管理的优势。

3、制约权力。委员会作出的决策都是经过集体讨论并通过的,因而它有利于避免权力过分集中,防止一个人独断专行。

4、改善协调。委员会的前三个优点是因为参与的结果,而改善协调的作用或优点则是由于接受,解释与传输信息的结果。因为委员会在讨论或决策某一问题时,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沟通,这自然会起到改善协调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探索住房租赁管理新模式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17
管委会是几年前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中,各地政府召集工商、城管、交警等部门组成的松散型机构,全称是“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它不列入政府编制,其人员都是由上述部门抽调组成。其作用是“联合执法”,就是对社会中的任何问题都行使行政管辖权,其行使“综合管理权”的根本依据是:因为是众多部门组成,于是管委会就获得了各部门的职权。当前,法律对此没有明文规定,是地方政府“创造性决策”的结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