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三线是怎么回事?哪一年至哪一年啊

如题所述

“三线”,一般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三线工程从一九六五年开始,并持续到七十年代末期。

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 、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三线建设由来:

当时,中国周边形势十分严峻:中:中苏两国的关系急剧恶化,苏联在我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对我虎视眈眈: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咄咄逼人,妄图反攻大陆;中印边境发生争端以至中方被迫自卫还击;美国在苏两国的关系急剧恶化,苏联在我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对我虎视眈眈。

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咄咄逼人,妄图反攻大陆;中印边境发生争端以至中方被迫自卫还击;美国在台湾海峡举行了核战争演习,疯狂扩大侵越战争,直接威胁中国安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3

所谓“三线”,一般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三线工程从一九六五年开始,并持续到七十年代末期。

1、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

2、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

3、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 、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三线建设意义

三线建设用20年时间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建设了2000多家现代工矿业企业及科研院所。三线建设为中西部地区建设了45个工业产品重大科研、生产基地,形成了比较齐全的战略后方基地。

数百万建设者为此挥洒了青春和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这种史无前例的工业化建设,在当代的中国,是难以想象的行为。

三线建设为新世纪的重大国家战略西部大开发奠定了深厚的工业基础,三线建设为我国留下的物质遗产,至今仍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行“一带一路”的基础,可以说三线建设就是西部大开发的“前奏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老三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1-07
当年中苏交恶,我们国家判断有可能和老毛子打起来,隔着海峡还有台湾和美国佬的军舰。可我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东部沿海一线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于是进行了三线建设。所谓三线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 、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
于是很多在大城市的知识份子,工人。。。国家一声号召支援三线建设就从经济发达的一线地区跟随工厂搬到了偏远的三线地区,出于军事的考虑很多工厂还在深山当中。。。。。
就这样原来的上海人、唐山人、山东人渐渐的变成了甘肃人、贵州人。。。。想回自己的故乡,户口迁不回去了,亲人也基本不在了。。。由于当年战略考虑很多工厂都在深山里、戈壁上。。。真叫鸟不拉屎的地方,改革开放了,国企改革了。。。他们或他们的子女也下岗了,退休了,窝在山里了。。。
我爷爷是支援三线到了甘肃的,晚年退休生活很差,当年老爸老妈因为单位破产也提前退休下岗了。我爸妈单位都是东北人、山东人、河北人、河南人、山西人就是没有甘肃人,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从生到死都能管。。不过现在已经改革划归地方了。我们家没有亲戚,因为亲戚都在唐山那边可是久不联系已经都不认识了,所以我家过年都是冷冷清清的。以前爷爷还在会给我讲我们家是哪里哪里的,可我爸爸都没有能够回过老家,因为文化大革命只有高中学历还大部分时间都没上课。对于别人问我是哪里人不熟的我通常会讲甘肃人,认识的我会讲其实我老家在河北,但我没去过,我生在甘肃长在甘肃。可说我是甘肃人我的生活习惯却并不像是甘肃人,也不会讲甘肃方言其实我也不知道我算是哪里人,我的故乡是不是甘肃。
现在我在杭州工作,可我买不起房,以后我能说自己是杭州人吗?
第3个回答  2015-05-17
“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是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
在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多的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4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至1980年,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建设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多的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所谓“三线”,一般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 、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实际上,三线建设的重点是八省一市,即: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甘肃全境以及河南、湖北、湖南的西部地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