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心腹大臣有? 皇四子党成员有哪些?

求快快回复

雍正的心腹大臣:鄂尔泰、田文镜、李卫。

皇四子党成员: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张廷玉、隆科多、马齐、戴铎、鄂尔泰、田文镜、李卫。

1、李卫

雍正帝即位后,便立即任命李卫为直隶驿传道,未到任又改任命为云南盐驿道。在盐驿道任上,李卫政绩显著,不久后的雍正二年(1724年),李卫升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但仍然兼管盐务的职务。

雍正三年(1725年),李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雍正四年(1726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整理盐政,查处私盐贩卖。雍正五年(1727年),李卫升任浙江总督,管巡抚事。

李卫并无显赫的家庭背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自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雍正五年(1727年),不过十年之间,李卫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闲职,一路担任各种要职,并最终官居总督,成为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其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

2、田文镜

雍正帝的即位为田文镜带来了升迁契机。雍正帝即位后,田文镜深受雍正帝的重用。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命田文镜祭告华山。同年山西发生了灾害,年羹尧上疏给雍正帝,请求朝廷赈灾。雍正帝询问山西巡抚德音山西受灾的情况,德音回复山西没有灾害。

等到田文镜回到京城之后,进宫觐见雍正帝,毫无保留地说出了山西受灾的情况。雍正帝嘉奖他直言无隐,令田文镜前去山西负责赈灾,即命他署理山西布政使。

田文镜素来就有为官之才,到了山西之后厘清了长期积累下的公务,剔除了原有的痼疾,使得山西吏治为之一新。自此受到了雍正帝的赏识,田文镜开始成为雍正帝的心腹重臣。

3、爱新觉罗·胤禄

爱新觉罗·胤禄(1695-1767年),号爱月主人,清朝宗室大臣,康熙皇帝第十六子,顺懿密妃王氏所出。雍正帝胤禛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禄"。

康熙末年,命掌内务府。雍正元年三月,奉命继嗣皇太极孙、和硕庄靖亲王博果铎。历官正蓝旗、镶白旗、正黄旗都统。乾隆元年(1736年),任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食亲王双俸。

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因与胤礽长子理亲王弘皙往来诡秘而受到牵连,停双俸,罢都统职。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薨,享年73岁,谥曰恪,葬于磁家务。

4、张廷玉

张廷玉(1672—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

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享年八十四岁,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5、佟佳·隆科多

佟佳·隆科多(?—1728年),字竹筠,满洲镶黄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维第三子,清朝大臣。

在有清一代,被皇帝公开以“舅舅”相称呼的,大概只有隆科多一人。就是这个隆科多,在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之间扑朔迷离、明争暗斗的皇位大战中地位非同一般,是康熙、雍正两朝皇权交替之际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

这与他在雍正即位之后飞黄腾达、显赫一时有着直接关系;他最终为雍正所猜忌,屡遭打击,直至被圈禁而死,实际上其根源也在于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佟佳·隆科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廷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文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7

雍正的心腹大臣:鄂尔泰、田文镜、李卫。皇四子党成员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张廷玉、隆科多、马齐、戴铎、鄂尔泰、田文镜、李卫。

1、鄂尔泰,此人单从名字上来看就不简单。他可以算得上是神童,六岁读四书,八岁写作,二十岁中举,二十一岁袭佐领世职,充任侍卫,他开始担任的正牌官职是五品内务府外郎。但是就在这个小官位上,他都敢不给雍正面子,这种魄力也着实让人佩服。

2、田文镜,田文镜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从监生走到了巡抚,凭借政绩得到了雍正的重用,而他也借着宠爱更加严厉苛刻,历史上他清廉正直,做事干练,有人写给雍正弹劾他的文书也是多到可以把他盖起来,他的位置却始终岿然不动,由此可以看出他在朝中是有多么得宠。

3、李卫,有人说这个李卫大字不识几个,甚至连官职都是买来的,但是他可是一个跨越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的大臣,尤其是他在雍正时期的天恩浩荡。李卫做事喜欢大声骂人,拍着桌子翘着腿,一副我怕谁的模样,有一个绰号叫“江南总捕头”。

4、允禄,一生精数学,通乐律,承父皇玄烨指授,参与修《数理精蕴》。充算法馆总裁、玉牒馆总裁。掌礼部期间,革新礼乐,提出藉田礼毕所奏《雨旸时若》、《五谷丰登》、《家给人足》三章,与礼不符,不应施于燕乐,当别撰,二十九年,乾隆赐诗褒奖。

5、胤礼,雍正评价皇十七子胤礼:“实心为国”、“尽心竭力”、“操守亦甚清廉”。

6、张廷玉,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

7、隆科多,在有清一代,被皇帝公开以“舅舅”相称呼的,大概只有隆科多一人。就是这个隆科多,在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之间扑朔迷离、明争暗斗的皇位大战中地位非同一般,是康熙、雍正两朝皇权交替之际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

8、马齐,马齐是贵族之后,凭借上代余荫取得监生资格,后被授予工部员外郎的职位。官职曾被调动为郎中、内阁侍读学士。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山西巡抚,后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衔。

9、戴铎,戴铎,是雍正在府邸时期的一个重要策士,出了很多点子教雍亲王如何谦恭为皇,而雍正即位后,戴铎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先被发到年羹尧处当差,还被雍正指为贪官,最后被雍正处死。

扩展资料:

九子夺嫡四爷党胜出,留给雍正兄弟们的,只有血淋淋的后事: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

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雍正三年末至四年初,政局基本稳定,年羹尧被处死,西北边疆无大战事,国家的财政状况也从危机困窘中走了出来。解除了这三个心腹大患,雍正的皇位也基本稳固了下来,那些令雍正忍无可忍的人或事,他再也不想忍了。

比如说曾经被人称为“八贤王”的允禩(胤禩)。一场更严厉的打击便不可避免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子夺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3

心腹大臣有胤祥、年羹尧等,皇四子党成员:十三阿哥胤祥、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张廷玉、隆科多、年羹尧、马齐、戴铎、鄂尔泰、田文镜、李卫。

1、胤祥:

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胤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生母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十二岁的胤祥第一次跟随康熙帝去盛京谒陵后,直至康熙四十年(1708年)九月一废太子事件发生前整整10年间,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必将胤祥带往。

仅此即足以说明,康熙帝对他是另眼相看的。胤祥在雍正年间作为皇帝最得力助手的种种表现,也充分表明他除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外,还颇有办事才力,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是难得的人材。

2、年羹尧:

雍正即位之后,年羹尧更是倍受倚重,和隆科多并称雍正的左膀右臂。隆科多是胤禛的亲郎舅,在胤禛继位前已为他效力多年,二人关系甚为亲密。

公元1723年(雍正元年)五月,雍正发出上谕:“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这样,年羹尧遂总揽西部一切事务,实际上成为雍正在西陲前线的亲信代理人,权势地位实际上在抚远大将军延信和其他总督之上。

雍正还告诫云、贵、川的地方官员要秉命于年羹尧。同年十月,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青海局势顿时大乱,西陲再起战火。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总督各军,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

3、十六阿哥胤禄

雍正帝胤禛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禄"。

康熙末年,命掌内务府。雍正元年三月,奉命继嗣皇太极孙、和硕庄靖亲王博果铎。历官正蓝旗、镶白旗、正黄旗都统。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薨,享年73岁,谥曰恪,葬于磁家务。

4、胤祥

雍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阳历6月18日)去世,时年45岁。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5、胤礼

雍正评价皇十七子胤礼:“实心为国”、“尽心竭力”、“操守亦甚清廉”。

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初三日雍正帝给礼部谕:“景陵办理修饰甚好,十七阿哥、孙渣齐、萨尔那甚属尽心,敬谨效力。十七阿哥封郡王……”。五月二十七日,雍正命“以果郡王署右翼前锋统领”。隶属前锋营。七月初六日,着果郡王允礼管理正黄旗蒙古都统事务。七月二十七日,着果郡王允礼管理镶蓝旗汉军都统事务。如此,胤礼兼任两个旗的都统事务。九月三十日,雍正赐胤礼白银一万两。

6、张廷玉

张廷玉(1672—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

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享年八十四岁,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7、隆科多

在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之间扑朔迷离、明争暗斗的皇位大战中地位非同一般,是康熙、雍正两朝皇权交替之际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

这与他在雍正即位之后飞黄腾达、显赫一时有着直接关系;他最终为雍正所猜忌,屡遭打击,直至被圈禁而死,实际上其根源也在于此。

8、李卫

雍正帝即位后,便立即任命李卫为直隶驿传道,未到任又改任命为云南盐驿道。 [3]  在盐驿道任上,李卫政绩显著,不久后的雍正二年(1724年),李卫升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但仍然兼管盐务的职务。

雍正三年(1725年),李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雍正四年(1726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整理盐政,查处私盐贩卖。  雍正五年(1727年),李卫升任浙江总督,管巡抚事。

李卫并无显赫的家庭背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自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雍正五年(1727年),不过十年之间,李卫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闲职,一路担任各种要职,并最终官居总督,成为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其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

扩展资料:

大爷党:

纳兰明珠,余国柱、佛伦

太子党:

索额图、格尔芬、阿尔吉善、苏尔特、哈什太、萨尔邦阿、杜默臣、凌普、阿进泰、苏赫陈、倪雅汉、齐世武、托合齐、耿额、鄂缮。

三爷党:

陈梦雷、李绂

八爷党:

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禵,裕亲王福全、满都护、景熙、吴尔占、苏努、阿布兰、佟国维、阿灵阿、揆叙、王鸿绪、阿尔松阿、鄂伦岱、何焯、秦道然、张廷枢、普奇、马尔齐哈、常明、徐元梦、巴海、法海、查弼纳、萧永藻、高成龄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子夺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9

心腹大臣有胤祥、年羹尧等,皇四子党成员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张廷玉、隆科多、马齐、戴铎、鄂尔泰、田文镜、李卫。

1、胤祥

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4月16日—1730年5月4日),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皇子胤禛继位,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1723年),命总理户部。

自此即全力辅佐胤禛治理国家,胤禛亦对其十分信任。雍正三年(1725年),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雍正七年(1729年)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叙协赞功待诏增仪仗一倍。

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阳历6月18日)去世,时年45岁。

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2、年羹尧

年羹尧(1679年—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怀远县),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

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

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

3、十六阿哥胤禄

爱新觉罗·胤禄(1695-1767年),号爱月主人,清朝宗室大臣,康熙皇帝第十六子,顺懿密妃王氏所出。雍正帝胤禛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禄"。

康熙末年,命掌内务府。雍正元年三月,奉命继嗣皇太极孙、和硕庄靖亲王博果铎。历官正蓝旗、镶白旗、正黄旗都统。

乾隆元年(1736年),任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食亲王双俸。 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因与胤礽长子理亲王弘皙往来诡秘而受到牵连,停双俸,罢都统职。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薨,享年73岁,谥曰恪,葬于磁家务。

4、十七阿哥胤礼

爱新觉罗·允礼(1697年—1738年),原名爱新觉罗·胤礼,满洲正红旗人,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母纯裕勤妃。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

允礼九岁以后常随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帝认为他实心报国,操守清廉,于雍正六年进亲王,七年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管户部。

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回西藏,顺路问视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还京师,办理苗疆事务。雍正帝临终时,命允礼辅政。

乾隆即位,允礼任总理事务,主刑部事务,由于身体较弱,雍正帝命其在私邸中办事,隔几天进宫一次即可,这在当时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特殊照顾。

他秉性忠直,深受乾隆帝赏识;乾隆元年因事罢双俸,三年二月薨。乾隆帝万分悲痛,亲临其丧。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允礼加祭一次,谥曰“毅”。

因允礼无子,故以雍正帝第六子弘曕为继子。因允礼彼时年幼未参与康熙晚期夺嫡之争,故在康熙帝诸多皇子中算是下场较好的一个。

5、张廷玉

张廷玉(1672—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

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

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享年八十四岁,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6、隆科多

佟佳·隆科多(?—1728年),字竹筠,满洲镶黄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维第三子,清朝大臣。

在有清一代,被皇帝公开以“舅舅”相称呼的,大概只有隆科多一人。

就是这个隆科多,在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之间扑朔迷离、明争暗斗的皇位大战中地位非同一般,是康熙、雍正两朝皇权交替之际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

这与他在雍正即位之后飞黄腾达、显赫一时有着直接关系;他最终为雍正所猜忌,屡遭打击,直至被圈禁而死,实际上其根源也在于此。

7、马齐

富察·马齐(1652年-1739年),富察氏,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子,孝贤纯皇后的伯父,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外戚。

马齐是贵族之后,凭借上代余荫取得监生资格,后被授予工部员外郎的职位。官职曾被调动为郎中、内阁侍读学士。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山西巡抚,后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衔。

雍正帝即位后任总理事务王大臣之职,并参与中俄《布连斯奇条约》的交涉工作,雍正帝驾崩后,称病隐退。乾隆四年(1739年)去世,享年87岁,谥文穆。

8、戴铎

戴铎,是雍正在府邸时期的一个重要策士,出了很多点子教雍亲王如何谦恭为皇,而雍正即位后,戴铎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先被发到年羹尧处当差,还被雍正指为贪官,最后被雍正处死。

9、鄂尔泰

鄂尔泰(1677—1745年),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清朝中期名臣,国子祭酒鄂拜之子,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

鄂尔泰先人投归清太祖,为世管佐领。祖父图彦突官户部郎中。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鄂尔泰二十岁中举,进入仕途。

二十一岁,袭佐领世职,充任侍卫,累任内务府员外郎。鄂尔泰官运的转机是在雍正继位之时。雍正三年(1725年),拜广西巡抚。

雍正四年(1726年)调任云贵总督,兼辖广西,他在云南实行设置州县、改土归流,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与张廷玉等同受遗命辅政,担任总理事务大臣,历任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衔太子太傅,充国史馆、三礼馆、玉牒馆总裁,赐号襄勤伯。

乾隆十年(1745年)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谥号文端,配享太庙,入祀京师贤良祠。

10、田文镜

田文镜 (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原隶籍汉军正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监生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二十二岁的田文镜出仕县丞,升知县、知州,历二十余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官内阁侍读学士。雍正帝即位后,深受宠待。

雍正元年(1723年),署山西布政使,次年调任河南布政使,擢升巡抚。田文镜凭借多年担任地方官的经验,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针,以整饬弊政。清查积欠,实行耗羡提解。

限制绅衿特权,严限交纳钱粮;严行保甲制度等。但引起一些官员不满,先后受直隶总督李绂、监察御史谢济世参劾。然而雍正帝以其实心任事,称之为“模范疆吏”,任用如故。

雍正五年(1727年),任为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雍正六年(1728年),任河南山东总督。雍正七年(1729年),加太子太保。

雍正八年(1730年),兼北河总督。河南水灾,田文镜隐匿不报,雍正帝仍予包容。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病死,享年七十二岁,谥端肃。

11、李卫

李卫(1687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字又玠,江南铜山(今江苏徐州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清代名臣。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为官清廉,不畏权贵。

不论所任何职,在位时能体察民间疾苦,深受百姓爱戴。李卫于乾隆三年(1738年)病逝,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子夺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12-28

                                            雍正的心腹大臣有:

  1.年羹尧(1679年—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属安徽),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十二月,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

 2.李卫(1687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字又玠,江南铜山(今江苏徐州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清代名臣。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李卫于乾隆三年(1738年)病逝,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3.田文镜 (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原隶籍汉军正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监生出身。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病死,享年七十二岁,谥端肃。田文镜著作有《抚豫宣化录》、《钦颁圣谕条例事宜》,曾主持编修《河南通志》。

4.鄂尔泰(1677年—1745年),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康熙朝举人,任内务府员外郎,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鄂尔泰先人投归清太祖,为世管佐领。祖父图彦突官户部郎中,父亲鄂拜为国子祭酒。乾隆十年(1745年)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谥文端,配享太庙,入祀京师贤良祠。乾隆二十年(1755年)被撤出贤良祠。鄂尔泰著有《西林遗稿》。雍正帝编著的《朱批谕旨》,收有《鄂尔泰奏折》,汇集了他在云贵广西总督任上的奏疏。

5.佟佳·隆科多(?—1728年),字竹筠,满洲正黄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维次子,清朝大臣。在有清一代,被皇帝公开以“舅舅”相称呼的,大概只有隆科多一人。就是这个隆科多,在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之间扑朔迷离、明争暗斗的皇位大战中地位非同一般,是康熙、雍正两朝皇权交替之际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

6.张伯行(1651年—1725年),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清朝大臣,理学家。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历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称。其政绩在福建及江苏最为著名。学宗程、朱,及门受学者数千人。去世后,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太保,谥清恪。

7.爱新觉罗·胤祥(1686.4.16—1730.5.4),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胤禛继位,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1723年),命总理户部。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死后令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为了纪念他的功劳,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皇四子党成员有:十三阿哥胤祥、张廷玉、隆科多、年羹尧、马齐、戴铎、鄂尔泰、田文镜、李卫。

      8.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  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张廷玉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9. 富察·马齐(1652年-1739年),富察氏,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子,孝贤纯皇后的伯父,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外戚。雍正帝即位后任总理事务王大臣之职,并参与中俄《布连斯奇条约》的交涉工作,雍正帝驾崩后,称病隐退。乾隆四年(1739年)去世,享年87岁,谥文穆。

      10.戴铎,是雍正在府邸时期的一个重要策士,出了很多点子教雍亲王如何谦恭为皇,而雍正即位后,戴铎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先被发到年羹尧处当差,还被雍正指为贪官,最后被雍正处死。

     11.田文镜 (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原隶籍汉军正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病死,享年七十二岁,谥端肃。田文镜著作有《抚豫宣化录》、《钦颁圣谕条例事宜》,曾主持编修《河南通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