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技术要求

包括质量要求、安全要求

2.1 工艺流程:
→ → → → → →
2.2 放线:将工程轴线控制网引测到基础垫层上,并按照设计图纸的尺寸将轴线用墨线弹到找平层上,同时将基底控制标高引测到基础下皮做为上部砌筑的基准标高。
2.3砂浆配制:砂浆的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确度为±2%,砂为±5%。
2.1.3 拌制砂浆:宜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水,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 。
2.1.4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2.1.5 基础每一检验批根据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做两组试块(标养一组,同条件养护一组),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同等数量的试块。
2.3 确定组砌方法:
2.3.1 组砌方法应正确,一般采用满丁满条。
2.3.2 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
2.4 排砖撂底:
2.4.1 基础放大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如一层一退,里外均应砌丁砖;如二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为丁砖。
2.4.2 大放脚的转角处,应按规定放七分头,其数量为一砖半厚墙放三块,二砖墙放四块,以此类推。
2.5 砌筑:
2.5.1 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
2.5.2 砌基础墙应挂线,24墙挂反手线,37以上墙应双面挂线。
2.5.3 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
2.5.4 基础大放脚砌至基础上部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正确。同时还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偏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的层数与皮数杆一致。
2.5.5 暖气沟挑檐砖及上一层压砖,均应用丁砖砌筑,灰缝要严实,挑檐砖标高必须正确。
2.5.6 各种预留洞口、埋件、拉结筋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后剔凿,影响砌筑质量。
2.5.7 变形缝的墙角应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后砌的墙可采用缩口灰,掉入缝内的杂物随时清理。
2.5.8 安装管沟和洞口过梁其型号、标高必须正确,底灰饱满;如坐灰超过20mm厚,用细石混凝土铺垫,两端搭墙长度应一致。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
2.6 抹防潮层:将墙顶活动砖重新砌好,清扫干净,浇水湿润,随即抹防水砂浆,设计无规定时,一般厚度为15~20mm ,防水粉掺量为水泥重量的3%~5%。追问

有没有钢筋混凝土的

追答

你跟我说你具体需要什么 只说钢筋混凝土太笼统
你留个邮箱 我直接把资料发你邮箱里
记得给个最佳

追问

是指门式起重机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126米长(单侧)邮箱[email protected]

追答

你说的这个我也没有 我也不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6
1)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70mm,通常采用100mm;
2)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阶梯形基础的每一级高度宜为300~500mm;
3)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大于300mm,每延米分布钢筋的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1/10;
4)保护层厚度:有垫层时不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小于70mm。
第2个回答  2012-09-16
施工,还是设计要求追问

施工技术要求

第3个回答  2012-09-25
楼上说的挻全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