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前后有关人类在服饰反面的革新资料

如题所述

1工业革命前,英国的社会结构有许多明显的特点。

首先,农业仍然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人口的多数以土地为生,居住在农村。交通落后,消息闭塞,过着田园生活。从表面看,仿佛与中世纪别无二致。但在表面之下却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首先是贵族地主改变了剥削方式,而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法了。贵族中有些自己就是农场主和农业改革家,他们采用先进技术,发展农业生产,获取大量利润。号称“芜菁唐森德”的唐森德勋爵,就是这批人的代表;就连英王乔治三世也用“农夫乔治”的笔名给《农业年鉴》撰稿,鼓吹技术改革。还有许多人把领土划成小块,分块出租,造成大量中小农场和租地农业家,他们自己则坐收渔利。笛福曾记载阿里斯伯里地方有一片“出色的牧场”,以一千四百镑的年租出租;艾密斯伯里附近则有一块出租草地,“单为牧草”就收取十二镑一英亩。由于土地的重要性,大土地贵族是全国最富、最有势力的集团。例如纽卡斯尔公爵的收入一年不下十万英镑,小一点的土地贵族,收人也在一万镑上下。为适应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议会从安妮女王时期起,就通过一项项圈地法令,用暴力剥夺农民,使他们变成工资劳动者,或者离开上地。但此时土地尚未圈完,敞田制还大量残存,农民仍可依照旧传统在田地上放牧拾草,弥补家计。

手工业已相当发达,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织业。但除了炼铁、采矿,所有的手工业都是分散的,星星点点,散布全国。城市很小;除伦敦之外,在现代人眼光中都只是乡镇。此时的手工业,除了根深蒂固的行会传统外,最大的特点是商人控制生产。手工工匠从商业资本家那里领取原料,进行加工,在一定期限内交回一定数量的制成品,并领取工资。商人们还往往出租生产工具,折取租金。在这种形式下,工匠们表面上看来各自独立,与中世纪无甚差别;实际上,产品已归商人所有,而散居各地的工匠只是商人的雇工而已。

确实,商业是当时最活跃的经济部门。成百上千的内地商贩,赶着成群驮马,在崎岖的小道上奔波往返,把原料和百货运进制造业区,又收走各家各户的手工产品,运往伦敦、布里斯托尔、利物浦……再由更大的商人转运出海,把英国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全球。如果没有商人这个活跃的阶层,英国一定还是四分五裂的中世纪社会,绝无统一市场可言的
2工业革命的结果,可以归结为三个比例的变化,即工农业比例,手工业和大工业比例,以及城乡比例。其中工业压倒农业,农业国成为工业国是最深最根本的变化。

工农比例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农业人口越来越少。1696年格雷戈里·金曾估计全国五百五十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四百一十万,约占总数四分之三。阿瑟·扬1769年则说:在英国这种“繁荣的国家里”,“全国的半数是在城里。”他提供的数字是:地主和农民共三百六十万,只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四十略多,再加上教区贫民及教士等等需要农业赡养的人口,大约正是人口的一半。这和金氏的时代已大不相同了。但到十九世纪变化更大。据官方人口普查报告记录:1831年全国从事农业的共九十六万一千户,包括地主、农场主、自耕农和雇工,还不到全国总户数的百分之三十;二十岁以上的男子,1831年有百分之三十从事农业,约百分之四十从事工商业(包括手工业),到1841年,就只有百分之二十五从事农业,而工商业的比例则增至百分之四十三了。《维多利亚地方史,白金汉郡志》记载:由于该郡花边业发达,到1800年前后,“在这个郡中已找不到任何妇女为农业生产而劳动了。”

从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来看,结论也一样。下面这张表说明工业产值如何超过农业,成为最大的经济部门,而农业的重要性则日益减小。

各部门的国民收入表(单位:万英镑)

再过二十年惰况就更加突出了,这时工业部门的收入是农业的两倍还不止,达二亿四千三百六十万镑;商业和运输业也超过了农业,达一亿三千零七十万镑,而农业收人只有一亿一千八百八十万镑。

就这样,在工业革命结束时,英国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

毛工业和大工业比例的变化也是非常显著的,而且可以说正是大工业的产生才引起工农比例的变化。大工业首先意味着蒸汽动力和机械化。在这方面棉纺织业步伐最快。1813年英国有动力织布机二千四百台,1820年就达一万四千台了,1829年有了五万五千台,四年之后,竟达十万台。1775—1800的二十五年间,瓦特和波尔顿在英国共安装二百八十九部蒸汽机,其中八十四部是用于棉纺织厂的。但其他工业也逐渐采用蒸汽机。据统计,1835年英国和爱尔兰有一千九百五十三部蒸汽机,此外还有一千二百九十七部水轮机。随纺织业之后,一个个生产部门都实行机械化;连动作最慢困难最大的农业,也在1790年前后开始使用打谷机了。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机械化过程基本完成时,手工织工在全国只剩下几千人。另一方面,机械工业的产生可以看作是机械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时候,几乎无机械工可言,因而瓦特不得不亲自奔跑。去修理他售出的蒸汽机。但到了十九世纪,机械工人的力量就不可忽视了。1824年他们组织了一个“蒸汽机制造工协会”,1826年又成立了一个“蒸汽机制造者职工会”。1851年,他们组织了第一个也是最富裕最有名的所谓“新模范”工会——“机械工人混合工会”(A.S.E.)。机械工业的产量增长也相当快,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迅速增加出口。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后,仅七年中,出口量就从1822的十一万六千镑增至1829的二十五万镑。

除了机械化,大工业还意味着工厂制产生。本来,除冶铁采矿需要相对集中一些人力外,一切制造都是以家庭手工的方式进行的,即使珍妮机的出现也改变不了这种分散状态。但1768年水力纺纱机的问世带来一种全新的工业组织形式。因为按照阿特莱特的设计,既要使用水力机,就非得沿河盖上一栋房子,在里面安上许多机器,找许多工人同时操作不可。这样,工厂就产生了。蒸汽机的使用引起另一场变革,因为从此之后工厂可以不必受河流的限制,而在任何有煤炭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建造起来了,这样,就引起工厂制的迅速发展。从1771年建立第一个工厂算起,到1835年,全国已有棉纺织厂一千二百六十二家,其中一半以上是在兰开郡;1820年时,手工织工还几乎是工厂织工的两倍(分别是二十四万和十二万六千),1840年工厂织工已经是手工织工的两倍还不止了(二十六万和十二万三千)。几千年平和幽静的田园风光,就好象碰见了阿拉丁的神灯,一瞬之间无影无踪。英国突然烟囱林立,汽笛轰鸣。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被夺去饭碗的工匠,从四乡僻野蜂涌而来,一支庞大的队伍组织在工厂的屋顶之下了。就在这厂房之中,一边是富裕的工厂主,一边是贫困的无产者,两军对阵,壁垒森严,决定了今后英国历史发展的道路。但在谈到阶级关系的变动之前,还要来看看城乡比例的变化
3上面说的三个比例变化,后来都反映在政治领域中;特别是在议会改革运动里,它们表现得更清楚。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无论哪一种变化都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比如说八十年内,相当缓慢地完成的。这样一个事实就可以解释改革运动为什么几起几伏——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幼小到强大,从失败到成功的全过程。

但现在先来看看这些比例变化怎样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动。实际上,工业超过农业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压倒贵族地主阶级;大工业挤垮手工业意味着工厂主排挤商人对生产的控制,因而商业资本让位给工业资本;工厂的兴起和城市的昌隆则表明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壮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8
比基尼的出现什么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