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跨度的划分标准?

如题所述

1、特大桥:总跨径L>1000m,单孔跨径L>150m;

2、大桥:总跨径1000m>L>100m,单孔跨径150m> L>40m;

3、中桥:总跨径100m>L>30m,单孔跨径40m>L>20m;

4、小桥:总跨径30m>L>8m,单孔跨径20m>L>5m。

按结构体系划分:

有梁式桥、拱桥、刚架桥、缆索承重桥(即悬索桥、斜拉桥)等四种基本体系。

梁式桥:梁作为承重结构是以它的抗弯能力来承受荷载的。

拱桥:主要承重结构是拱肋或拱圈,以承压为主。

刚架桥:由于梁与柱的刚性连接,梁因柱的抗弯刚度而得到卸载作用,整个体系是压弯构件,也是有推力的结构。

缆索桥:它是以承压的塔、受拉的索与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2

按跨径大小和多跨总长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涵洞。其中:

特大桥:多孔跨径总长≥500米, 单孔跨径≥100 米。

大桥:多孔跨径总长≥100米,单孔跨径≥40 米。

中桥:30米<多孔跨径总长<100米, 20≤单孔跨径<40 米。

小桥:8米≤多孔跨径总长≤300米, 5<单孔跨径<20米。

涵洞:多孔跨径总长<8米, 单孔跨<5米。

大跨度桥梁的施工控制的方法

作为施工控制的核心问题,施工控制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结构实际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偏差降至最低。大跨度桥梁的施工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预测控制法该方法主要是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来预测各施工阶段的状态,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以确保能够按照设计要求顺利进行各项施工操作。

但是,由于预测控制法难以完全准确预测出下一施工阶段的梁体结构,导致预测的状态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因而只能在下一个阶段预测上一阶段误差的影响,循环往复,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完成。

此种施工控制方法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与控制性,能适应复杂的施工环境,因而在连续刚构桥、连续梁桥等大跨度桥型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2、自适应施工控制法

由于混凝土等施工材料的张拉预应力、非线形等因素与实际施工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使得已浇筑梁段的位移、内力存在偏差。

自适应施工控制法便是在无法改变位移与内力的条件下,在下一阶段结构分析中输入这些影响结构内力的误差参数,通过不断循环计算,使结果逐步接近实际测量值,从而得出精确度更高的计算模型,指导桥梁施工达到理想目标状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跨度

百度百科-桥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22

按跨径大小和多跨总长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涵洞。其中:

1、特大桥:多孔跨径总长≥500米, 单孔跨径≥100 米。

2、大桥:多孔跨径总长≥100米,单孔跨径≥40 米。

3、中桥:30米<多孔跨径总长<100米, 20≤单孔跨径<40 米。

4、小桥:8米≤多孔跨径总长≤300米, 5<单孔跨径<20米。

5、涵洞:多孔跨径总长<8米, 单孔跨<5米。

跨度的方向

1、除定位轴线以外的网格线均称为定位线,它用于确定模数化构件尺寸。模数化网格可以采用单轴线定位、双轴线定位或二者兼用,应根据建筑设计、施工及构件生产等条件综合确定,连续的模数化网格可采用单轴线定位。当模数化网格需加间隔而产生中间区时,可采用双轴线定位。

2、定位轴线应与主网格轴线重合。定位线之间的距离(如跨度、柱距、层高等)应符合模数尺寸,用以确定结构或构件等的位置及标高。结构构件与平面定位线的联系,应有利于水平构件梁、板、屋架和竖向构件墙、柱等的统一和互换,并使结构构件受力合理、构造简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8-20
1. 跨径分类:
分类
多孔跨径总长L(m)
单孔跨径Lk(m)
特大桥
L >1000
Lk ≥ 150
大 桥
100 ≤ L<1000
40 ≤ Lk≤150
中 桥
30 < L<100
20 ≤ Lk<40
小 桥
8 ≤ L ≤30
5 ≤ Lk<20
涵 洞

Lk <5
2. 标准跨径:对于梁式桥,它是指两相邻中线之间的距离,或墩中线至桥台背前缘之间的距离;对于拱桥,则是指净跨径。
3. 桥梁全长:是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的全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3-25
己更新为;特大桥:L>1000,Lk>150
大桥:100≤L≤1000,40≤LK≤150
中桥:30<L<100,20≤LK﹤40
小桥:8≤L≤30,5≤LK﹤2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