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做作业的心理问题有那些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15
这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十个孩子九个慢,“皇帝不急太监急。”如果我们能先从自身找找原因,或许会发现你很多问题,让我们试分析:
  原因之一:受他人慢性子影响,自己也慢
  改正方向:先请家里的慢性子改掉做事慢腾腾的坏习惯,至少在孩子面前做事要干净利索、动作迅速。孩子是环境的吸收者,家长的一些行为,甚至极其微小的动作也很容易被孩子潜移默化地吸收。
  原因之二: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家长不了解
  改正方向:家长不了解有的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因此应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时针指向哪个位置应该起床,指向哪个位置应该睡觉,指向哪个位置要关电视等,都要明确告诉孩子。若孩子有疑问或闹情绪时,应心平气和地与其沟通,当然首先家长自己一定要有时间观念。
  原因之三:注意力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
  改正方向:幼儿的注意力短暂且不稳定,太多的事容易分心,因此,应让孩子一心一意地去做一件事。此时家长不应打扰孩子,并给其采取适当的奖罚制度,如他静静地完成某件事,奖励他出去玩或看他最爱看的动画片,慢慢培养他专心的好习惯。
  原因之四:家长在旁指责,影响孩子情绪
  改正方向:如果孩子本身对学习兴趣不浓,家长再在孩子做作业时不停地批评、唠叨、训斥,就会使孩子情绪低落,心情烦躁,注意力更难集中,思维的运作也受影响,学习效率低,耗时长,造成对学习的厌烦。所以,孩子做作业时尽量不要打扰他,不要盯着孩子,不要给孩子不愉快的负面刺激。
  原因之五:从小做任何事,由家长包办
  改正方向:家长应视小孩年龄状况,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当然孩子第一次完成某件事可能有困难,这时家长可协助其完成,但绝不能每次都包办或协助。
  原因之六: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忽视了鼓励
  改正方向:要不断地对孩子进行鼓励,并告诉他爸妈都相信他是最棒的,虽然现在做的不怎么好,但每次都有进步。只要孩子平时有一丁点的进步都要适时地给他鼓励,哪怕是一个微笑或鼓励的眼神,以增强自信心。
  原因之七:孩子思维慢,做事也会慢
  改正方向:对于此类孩子也要不断地进行鼓励,并告诉孩子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或游戏,比赛看谁先完成,适当时自己放慢速度。
  原因之八:孩子想劳动,家长不给机会
  改正方向:孩子在不同年龄段会对不同的家务活产生兴趣,如:看到家人洗衣服、拖地板、大扫除、煮饭等,对小孩来说都充满诱惑。此时家长绝不能因为怕小孩帮倒忙或不安全而拒绝他,而应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其要求。否则一旦这种好奇心过去了,今后就会对这些事情失去兴趣,也不愿再去做或只是慢腾腾地做。
  原因之九:家庭环境不良,孩子的心情不好
  改正方向:如果父母常邀请朋友来打牌或打麻将或聊天,家里弄得吵吵闹闹,或父母一吃完饭就抢着看电视且声音很大,试想这样的环境能让孩子安静地看书或做作业吗?所以请父母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喜好而视孩子于不顾,一定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
  原因之十:家长过多关注,干扰孩子学习
  改正方向:当孩子在做作业或看书时,请家长千万不要一会儿看看孩子是否真的在看书,一会儿问他是否要喝水,一会儿又到房间拿点东西,不停地进进出出,也不可在此时对孩子进行任何评价,应为小孩创造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
  总之,对于做事动作慢、爱磨蹭的孩子,原因很多,父母应帮助孩子找出真因并对症下药。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想当然地将孩子评价为接受能力差或智力跟不上。大部分孩子都是由于从小养成的坏习惯导致,而好习惯应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并长期坚持下去的。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3
不知道你是家长还是老师。
如果你是老师,那么有几种可能。孩子也许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把作业当成任务,批评他们是不起作用的,很多是天性,要和家长及时沟通,发展孩子的爱好和兴趣。也可能是老师问题,他对这个老师不感兴趣,讨厌他的为人和教育方式,就会有反抗心理“凭什么做你作业”,又或者和老师之间有分歧,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明显的不受重视,都会让孩子叛逆。这样就要和孩子沟通,让他们理解现在的任务,最重要的就是做作业,如果不,就会受到相应程度的惩罚。
如果您是家长的话,也有几种可能。他们学前时期和爷爷奶奶这辈人在一起的时间长,受到很厚的宠溺,不写作业不会受到惩罚,也不会挨批评,因为有人护着他们。现在和你们在一起,就会和从前一样,有着“不写作业”又能怎样。那么您就的从几个面来攻击了,第一,告诉您的父母,孩子现在再受到宠溺,只会有一种后果,一家废物,养了一个蠢货。这种话不要视为难听,这是警示,一辈护一辈,只会让结局更惨。第二,和您的父母一起和孩子沟通,沟通不善,就要采取正当的惩罚,而且,切记,他们如果写了作业,又或者在写作业之前提出“写作业了就可以怎样怎样的”要求,一律不可以答应,因为条件会让他们产生依赖性,没有条件就不写作业,还不如不写,他们怎么样无赖,一定都要做最初的决定。第三,和老师沟通,保持口径一致。很多时候,孩子不怕家长怕老师,用老师的角度命令他们,如果不做,就会在班级和同学面前出丑,然后把说过的话和老师沟通,当孩子问及时,老师的话他就会听,好面子的他们,就会放下之前受到的宠溺的心态,慢慢的会做你要求他去做的事情。这个方法用在其他教育很受用。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无论怎样他们都不愿意写,那么就不要在逼迫他们,他们不写作业,可能是上面我说到的在老师的角度的几个原因,用同样的方式就可以。
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助您,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3-22
去年,女儿上一年级了。我们院儿的孩子通常上两个托管班:一个以老师严厉著称,在托管班就督促孩子把作业写完了;另一个的特点是老师宽松、和气,但是对作业管得一般。我希望孩子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所以让她进了这个托管班,这样孩子的大部分作业就需要回家写了。但是我发现女儿在家里写作业,总是慢吞吞老不情愿,而且很不专心,有时突然灵感闪现和我们说话,或者写着写着就想玩一会儿娃娃,或者找个借口干点别的事情。你要是批评她,她有时会烦躁起来,就别别扭扭不爱写了。所以经常拖到九点还没有写完。那段时间辅导作业真有点煎熬的感觉。

本期主持人:维尼
维尼,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家庭教育、亲子沟通。
看着孩子这样,大多数家长都会心里着急,觉得孩子不懂事,甚至训斥批评她,其实这是自动思维的一种:直觉思维——想着用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促使孩子改变,但往往效果不好。其实要解决问题,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分析孩子做作业磨蹭、不专心的原因。

首先,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开始写作业可能确实有些困难,而且对他来说也不一定是件有趣的事情,这与在家里玩游戏、玩娃娃相比,自然缺乏吸引力,他们觉得困难就更不喜欢。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成人如果一件事情做起来费劲儿,也不会喜欢做。所以,要理解孩子的这种表现是正常的,写作业没有兴趣、没养成习惯、不专心,想玩儿都是正常现象。

其次,此阶段的孩子本来就觉得写作业费劲,不爱写,如果父母还去批评指责,孩子就容易烦躁,说不准就想撂挑子不干了。另外,孩子遇到困难的作业,也容易心情烦躁。在烦躁的情绪之下,更加谈不上专心,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保持一个舒畅的心情是很重要,心情好,写起来轻松顺畅,也容易专心——这是一个普遍心理规律。

另外,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喜欢一个劲儿的督促孩子写作业,其实此时孩子的心理是这样想的:你再催,我不给你写了!他们会认为写作业是在完成父母的任务,是在为父母写作业。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做作业着急,更会加深作业是为父母写的印象。如果不是给自己干活,他自然不是那么情愿了。
在真正了解孩子写作业磨蹭、不专心的原因的前提下,再对症下药,效果就会好很多。以下是一些参考建议:
1、首先争取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心情
理解孩子,知道孩子不是在捣乱,不是不懂事,他的不专心和磨蹭只是正常心理规律的结果,作家长的也不用那么生气和急躁,心态也平和了。而父母不会用自己的焦急骚扰孩子,孩子也容易心情平静。
孩子有时写作业自己也会烦燥,此时家长若尊重情绪的规律,不是勉强他继续写,而是让他停下来,看看动画短片或者玩一会儿娃娃,等他情绪平静或心情愉悦后再继续写作业,就会专心很多。当孩子因遇到难题不会写而着急时,父母应适当给予安慰和鼓励,比如告诉他学习的进步需要一个过程,有不会的题目很正常——这其实是做及时的心理疏导。

2、不催促孩子,让孩子知道写作业是自己的事情
孩子有时不爱写作业,此时父母没必要劝他、逼他写作业,适当提醒一下就可以了,让孩子明白写作业是他自己的事。

3、按照孩子自己的节奏来写作业
不要强行按我们的节奏去要求孩子,这不一定适合孩子,孩子也一时做不到。而应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写,会更顺畅。

4、让孩子自己体验行为的结果
这是行为疗法的原理,通过孩子体验行为自然的后果来改变她的行为。不愿写作业,就不写,自己想想老师批评的后果,就乖乖去写了。因为孩子一般都是有蓬勃的上进心,希望自己学得更好,所以哪种行为促使成绩提高,他自然会选择这种行为。

5、适当的辅助

不催促孩子,少干扰孩子,不做孩子的监工,不等于不去辅助孩子。孩子做到自主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基础一般,开始就自主学习有时还是比较困难的,此时如果适当辅助,给他指点一下,帮孩子讲解一下难点,是很有必要的,这也会减少他作业的难度。

6、成就和进步是提高兴趣的最好方法
辅助和让孩子保持一个好的心情,会让孩子写作业更顺畅,而这种成就感和进步本身就会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美滋滋的享受写作业的过程。比如字写得越来越漂亮,口算熟练,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夸奖,也会使孩子逐渐喜欢写作业了。
另外,辅助有一个要点,就是把功夫花在引导孩子上,但是最后的一层窗户纸争取让孩子去捅破,让他自己说出答案。这会让孩子很有成就感,很愉悦,对逐渐地培养学习的兴趣很有好处。

7、大胆表扬孩子
敢于真诚表扬。如给孩子记星星(即代币法)等,也可以在早些写完(或写完一门)作业时,答应陪他玩最喜欢的游戏。另外,只要一点小的进步就表扬,哪怕他专心了五分钟也“毫不客气”地表扬,而学得不好的时候,要批评,要淡化。

8、养成习惯

不指望一口吃成胖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两个星期的事,所以有些反复,很正常,要允许他有时表现不好。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和方法,孩子逐渐就会养成好的习惯。

9、进一步使用行为疗法
随着孩子自己写作业的能力越来越强,比如你可以鼓励他早些在托管班写完作业,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回来就让他放开手脚玩儿。逐渐地,孩子体会到了早完成作业的好处,到后来回家时作业便已基本完成。
10、走向自主学习
随着孩子的习惯越来越好,兴趣越来越浓厚之后,家长可以开始逐步减少辅助和提醒。告诉孩子要自己多独立解决问题,自己考虑完成作业的进度。如果在这方面做得好,可以适当的奖励以促进她自主完成的习惯养成。

[温馨提示]
孩子的问题通常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只用一种方法通常虽然会有一些效果,但是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另外,方法也要考虑它的局限性。比如每当看到女儿有一个“新”的进步,为了培养她新的好习惯,我会奖励她一颗星,(十颗星奖励一本书),孩子得了星,感觉美滋滋的,此时这种方法有效果。但是我为了督促孩子自觉完成暑假作业,只使用代币法激励孩子,头几天管用,后来效果不好,因为自觉学习的习惯还是需要其他因素配合,只有激励是不够的。另外,习惯改变的过程比较“漫长”,不要着急,慢慢来。
第4个回答  2012-09-27
有可能是孩子厌烦了学习,觉得枯燥无味,很心烦,也可能是受老师的批评受到了心理影响,所以赌气不做,若求方案,请追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