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分为几部分?

就是什么前奏啊之类的,比如说《悲怆》吧,怎么分啊

结构是以主歌(Verse)(A),副歌(Chorus)(B),过渡句(插句)(C),流行句(记忆点)(D),桥段(Instrumental and Ending)(序唱,过门,间奏)(E)等组成,一般来说,单二部曲式最为多见。主歌可以说是内容,是每首音乐的主干。而 音乐的结构是有一特定型式的,此结构型式在乐理上称之为 Form。一般的歌曲 大多作 AA'BA' Form。A 代表主歌,而 B 段是副歌。亦即是说,通常一首歌的 构造就是由前奏,两段主歌,一段副歌,过门音乐,再来一次的副歌和主歌, 以及结尾音乐顺序地连接而成的。不同类型的 Form 有很多,如 Blues Form, Jazz Form;古典音乐的 Form 更多,例如 Sonata,Ternary,Rondo 或 Rondo- Sonata 等等有关 Form 的术语,就是我们在唱片封套上的作品名称旁边偶然看 见的字样。 当副歌奏完之后,通当接著有音乐过门。一段过门可能是套用主歌或副歌 其中的某段旋律,甚至套用前奏的旋律亦可。最考功夫的是一段音乐过门与前 奏,主歌和副歌的旋律既不近似,而且又要不离题。原来单是听音乐过门,就 可欣赏到编曲者或作曲者的功力了。 在整首歌终结之前,大多有一段作完结的纯音乐 (Ending)。比如将歌的 最后一句重复一次,或重复多次并且渐渐降低声量至完全没有声音(Fade Out) 而作完结,就是一些经常听见的 Ending 表现方式。

因为副歌有重复,对比两大功能,副歌就成为流行歌曲必不可少而普遍采用的曲式结构。这就是A-B的基本曲式形式结构,大部分歌曲的流行句式,记忆点都设置在副歌部分。

写好副歌,甚至先写出副歌部分,是许多流行歌曲作家常常采用的写作步骤,并获得成功。

副歌的动能:
1, 对比性:在节奏上,情感上一定要与主歌形成对比,为曲调提供较大的对比变化
2, 重复性:在流行句式上获得重复或变化重复,是流行歌曲传播最重要因素,不可不在意,但也不能对情绪不加以克制
3, 发展与概括性:歌曲的高潮往往设计在副歌内出现,而高潮的内容往往要求概括性。

主歌可以说是内容,是每首音乐的主干。它是对重要的人、事、情的主要交代的那部分;副歌就是指那内容区别于主歌,发展与概括性比较强的且在节奏情感曲调上与主歌形成对比的那一段。
在很多歌曲中,副歌部分经常作一个感情的升华,是全词的画龙点睛之处。抒情的成分居多,概括性很强。
而主歌副歌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结构的就是流行句,也指记忆点,这是因为一首曲子中人们无法记忆全部,而多只会哼那么一两句,并且流行开来,而这被人们记忆住的一两句就是词的流行句,就是所谓的流行句(也即记忆点了)。追问

及部分的顺序是……

追答

推荐答案纯属扯淡.....前奏,高.潮也就是主旋律,结尾曲,一般都是这三个部分。

追问

貌似是的,我问的是分几部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27
印象派: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求摆脱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追求和声化学的新发现。大量采用全音阶、教会调式及平行和弦,不和谐的七九各弦、叠置和弦,造成调性的迷离扑朔,旋律也趋向片断零散。
在配器上力图精致纤细,调节着音乐丰富的明暗层次和浓淡色彩,在朦胧的光色中表现物体的气氛和情调。1892年,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最初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地位。这部根据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诗歌写成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渲染出朦胧的气氛:描写一个牧神在炎热的阳光下,昏昏欲睡时产生的种种幻觉。
在他的歌剧《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以及许多钢琴曲(如《意象集》、《前奏曲》)和管弦乐曲(如《夜曲》、《大海》)中都实践着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泻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对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民族派:
民族乐派:一般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政治上是激进的爱国主义者,同情或参加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艺术上又都主张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新音乐,与曾经高度发展但已日趋保守的德国、奥志利传统乐风相对抗。
民族乐派的音乐家总是乐于采用本国优秀的民间歌调作为音乐素材,去表现那些具有爱国主义的英雄的主题,借以激发本国人民参加到反抗异族统治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斗争中去。民主性、人民性、民族性,始终是他们艺术活动的鲜明标志。
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与中、后期的浪漫乐派,处在同一个时期。以民族乐派总的风格来看,它是隶属于浪漫乐派的。只是由于民族乐派更加突出和强调本民族音乐的特点,它才单独作为一种音乐流派。

浪漫派:
浪漫主义一词原指用罗曼语所写的故事,进而指欧洲中世纪那些情节离奇、 富于幻想、易于激起读者感情的骑士传奇以至后来的传奇小说等。欧洲文学史家 用这一名词来称呼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盛行的文艺思潮和文艺流派。
音乐上的浪漫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的一批欧洲作曲家。比贝多芬早一年出世的韦柏和晚一年去世的舒柏特是拉开浪漫音乐帷幕的人。浪漫乐派常被分为初、中、后三个时期。属于初期浪漫乐派(1820—1850)的代表作曲家除韦柏和舒柏特外,还有贝多芬的晚期以及门德尔松、肖邦、舒曼、 柏辽兹等;属于中期浪漫乐派的作曲家是:李斯特、瓦格纳、弗兰克、布鲁克纳、勃拉姆斯、柴克夫斯基等;被列为后期浪漫乐派的作曲家有普契尼、沃尔夫、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等。

古典派:
古典乐派是把巴罗克音乐之后、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古典风格为创 作特点的音乐流派。它包括德奥的“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早期维也纳乐派”、“盛期维也纳乐派”。我们一般所说的古典乐派主要是指盛期的古典乐派——即由海顿、莫扎特、 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8-07
古典音乐分为以下几部分:
1. 交响曲: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四个乐章。其乐章结构与独奏的奏鸣曲相同。
2. 协奏曲: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分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小协奏曲等。
3. 交响诗: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如:斯美塔那交响诗《我的祖国》
4. 音诗:单乐章管弦乐曲,与交响诗类似
5. 序曲: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十九世纪又出现独立的音乐会序曲。
6. 组曲: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器乐曲组成的乐曲。
7. 奏鸣曲: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自莫扎特之后,其指由3-4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钢琴奏鸣曲)或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小提琴奏鸣曲)。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
第3个回答  2012-08-27
大多数人听的“古典音乐”是从“巴洛克”时期开始的,主要是抒发宗教信仰,大致是1600s后期到1700s初期这样。。比如: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
接着就是“古典主义”时期,比较注重体裁曲式技术这类的东西,大致就是1700s到1800s这样吧。。比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接下来就是“浪漫主义”,主张抒发内心情感,大致是1800s初期这样。。比如:肖邦、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柏辽兹
紧随着“浪漫主义”的是“民族主义”,抒发的是爱国情怀,也是在1800s,主要是在当时欧洲的一些政治地位不太高的国家,比如:挪威的格里格,丹麦的尼尔森,沙俄的五人团,捷克的德沃夏克,芬兰的西贝柳斯。。
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1800s末到1900s初的作曲家常被称为“后浪漫主义”,他们同样抒发内心的情感,但为“现代主义”奠定了基础
1900s的基本归为“现代主义”,流派很多,音乐也很抽象,所以大多数“古典音乐爱好者”到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就止步了,此时“古典音乐”的统治地位也已经消失逐步成为了现在的小众趣味。但是“古典作曲家”从未灭绝。比如美国的菲利普.格拉斯,我们中国的谭盾,法国的布列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