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几次战败

如题所述

曾国藩两次战败。

1、曾国藩命褚汝航为水军统领,塔齐布为陆军先锋,率大小船舰240艘,水陆大军17000人,挥师东下。3月,岳州战事不利。4月,在靖港水战中又被太平军石祥贞部击败,曾国藩愤而投水自尽,幸被幕僚章寿麟所救。因战事不利,曾国藩得旨革职。

2、同治五年(1866年),曾国藩奉旨进驻周家口,以钦差大臣的重权身份,督师剿捻。曾国藩根据捻军行踪不定、流动作战的特点,采用了“重点防务、坚壁清野和画河圈围”的对策,但最终全部失败。

扩展资料:

政治成就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痛恨次骨”。

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

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己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曾国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辛苦操练多年的部队,曾经被曾国藩视为百战百胜的无上法宝,谁知道石达开略施小计,就让他在一场战役中损失过半。这让曾国藩备受打击,他认识到自己原来一直都在高估湘军的战斗力,而处于鼎盛时期的太平军并不是一群乌合之众,石达开更是一个强劲的对手,不容小觑。曾国藩一边整顿着惨败而归的队伍,一边掩饰住自己沉痛的心情不断向朝廷和官绅做出汇报,一再保证要扭转战局。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到尽头,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曾国藩部队再次遭到石达开反攻,太平军乘胜追击,在湘军水寨密布火网,将曾国藩麾下的战船全部焚烧,吓得曾国藩仓皇而逃,直向罗泽南营地投奔。而湘军几乎全军覆没,船沉勇溃,惨不忍睹。这一次的惨败,成为曾国藩一生之中的四大惭愧之一。

连番遭遇失败的曾国藩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豪言壮语,安然回到南昌之时,几乎受尽了天下人的冷嘲热讽。他灰心丧气,悲观到了极点,人们都愿意看到英雄勇猛战斗获得胜利的时刻,而一旦落魄则会遭遇加倍的冷落。此时的曾国藩蓬头垢面,又有谁会觉得他是一个英雄呢?当他仓皇逃命之时也难免会显出狼狈之态,更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让人膜拜。

对于这几次战败的原因,曾国藩认为是自己指挥不当造成的。这种羞愤一度让曾国藩企图自杀以谢天下,他不饮不食,并且写好了遗嘱。然而,在他的内心之中却一直渴望着重建功业,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曾国藩并不以为国捐躯为耻,他向来认为精忠报国、舍生取义是一名君子的理想。“愿死疆场”是他的志向,“死在沙场是善终”也是他表明心迹的诗句,虽然作为一名文人,他带兵上战场有一些勉为其难,但曾国藩还是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力量支撑着他忍耐了别人的嘲笑和内心的自责。

作为一个人,曾国藩身上也有普通人的缺点,贸然出兵导致数次失败,而自视过高也是湘军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遭逢压力的时候,他也曾心生去意,想要通过自杀来解决问题。但最终,曾国藩还是将这些压力转化为对自身的动力,他明白重整旗鼓并实践自己保家卫国的理想,远比一死来得艰难,也更有意义。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不支持,那些轻蔑甚至侮辱都没有能够将他压垮,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打脱牙齿和血吞,咬牙立志,徐图自强。

成功与失败总是同行,要获得成功必然会经历失败,历史上许多成功者都有过失败的时刻。曾国藩也正是因为经历了一系列惨痛的失败,才在艰苦之中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之上,挫折更易使人得到获得成功的品质,在逆境的土壤之上更易成长出成功的萌芽。曾国藩的失败促成了他后来的成功,更让我们明白在胜利时不能目中无人,在逆境时更不可一蹶不振。得意而思危虑败,失意而坚忍自强,才能确保走得更远。

不断调试,完善自己

任何人都不会生来便具有圣人的品行,一个人的成长和教育过程是构建人格的最主要阶段,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受到的教育会让一个普通的人逐渐变得不平凡。曾国藩也并非生来便具有非凡的潜质,对于做人做事的感悟也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随着生活中所遇到的小事不断调节完善自己,建立起独有的性格架构。如果仔细探究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那便是当他一旦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性会带来的危害,便会通过不断自励,来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改掉对自己不利的生活习惯,从而提升自己的修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03
不计其数,史书也无记载呀。只知道他有名的是:一次大败后,心灰意冷,上奏朝廷“屡战屡败”,其幕僚建议其改为“屡败屡战”,后来朝廷反而嘉奖其忠勇可嘉。
第3个回答  2012-05-03
曾国藩的败仗可是不计其数,尤其是湘军早期,连续几次都败于湖南岳州、靖港。连续几次都败于湖南岳州、靖港。他陷入到一种绝望的状态中,他曾想以死洗辱,而投入到江中。但被其左右救起。在给咸丰皇帝的奏折中也用到了“屡败屡战”这样的词汇,可见败仗是多么的常见。
第4个回答  2012-05-03
曾国藩的败仗可是不计其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