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数学题

1解决问题
1.某居民小区有12栋楼都是一梯三户,每栋都是13层,每栋有10个单元。请你帮居民小区设计一个门牌号的编号规则,要从门牌号看出这户人家是哪栋楼,哪个单元的,哪个楼层的,是左门.右门,还是中门的.
2.西北师大图书馆为接受检查,特对馆内的图书所购年份.图书类别(二位)和数量进行了编码,其中一本文学书的编号为2003122490.
(1)从这个号码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2)这个图书馆在2007年购进了网络类书306册,网络类别用最小的一位数表示.你能写出其中一本网络书的编码吗?
2我是设计师.
某小区有一栋三户的新居民楼.请你帮助居民设计一个门牌编号,这个号码必须包含楼号.单元号.层数及房间等信息.
你知道邮政编码中数字代表的意义吗?如何利用邮政编码分信件的呢?举例说明.(以你家所在地的邮政编码为例)邮政编码:733300
你知道哪些生活中的数学.(说一说)
做对立即加分!!!!!1

生活中的数学
黄哲超 金华市红湖路小学六(2)班
指导老师 盛小兰
摘要:本文通过对生活中商品促销的实例分析,得出数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结论。
关键词:数学;生活;促销
“对我来说什么都可以变成数学。”数学家笛卡儿曾这样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我国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曾下过这样的结论。的确,正如两位前辈所说,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脚步无处不在。
2006年已经接近尾声了,迎面而来的是新的一年——2007年。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商家打出的“满400送400”,“满300送300”的促销招牌。“这真实惠!”消费者们蜂拥而至,商场里人山人海,抢购成风。此情此景,真让人以为回到了物资短缺的年代。实际上商家心里早打好了如意算盘。俗话说:只有买亏,没有卖亏,“满400送4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其中暗藏着数学问题,暗藏着商业机密,暗藏着许多玄机。
去年,我们一家三口,也在新年之际在商场里“血拼”,当时是满400送400元券。我们先用980元买了一件苹果牌的皮夹克给爸爸,送来了800元购物券。我们并没有过分浪费,花了298元券买了一件藏青色的李宁牌棉袄,又用剩下的500元券中的488买了一件太子龙男装(由于是购物券,不设找零)。到底便宜了多少?298+488+980=1766(元)——这是原来不打折时需要花的钱。980/1776,所打的折扣大约是五五折。
我的姑姑和姑夫从前也做过服装生意,我对服装的进货成本与销售价的关系也有些了解。服装的进价一般只占建议零售价的20%~30%。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商场促销力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持利润,商家或厂家还不断地把衣服的建议零售价标高。就如前几天在电视中看见的一位消费者所说,某一品牌同一款式的一条尼料的裤子,三年前建议零售价还只是299元,今年标价变成了999元。这么一算,进价大概只有商场里售价的10%~20%。就算打了五五折,商家还稳赚三至五成的毛利。
广告,广告,便是广而告之。许多人一窝蜂似的赶来抢购、血拼,商场的人流量多了,商品销售量也快速增长。就按人流量是平时的三倍算,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数学问题。假设平时人流量少时,一件商品按8折销售。8折减去进价2折,标价部分的6成就成了毛利。虽然现在“满400送400元券”时同一件商品可能只赚三至五成,但销量起码是平时的三倍以上。就按三成毛利和三倍销量来计算,3×3=9,与平时的6成毛利相比,一天能多赚50%。虽说这样卖每件单位毛利率有所下降,毛利额却因销售量的增加而增长,更因大量销售而加快了资金周转,带来额外的收益。
商品标价和促销中有数学,购物消费中有数学,装修房子有数学,织毛衣中有数学……总而言之,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上文利用了什么数学知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12
第2题是2003年12月24日第90本.20073060
第2个回答  2007-12-13
2003年12月24日第90本.20073060
第3个回答  2007-12-16
sda
第4个回答  2007-12-29
ha;lllllli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