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东方红大桥的资料

急需啊

本桥采用跨径15+22+15米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腿刚构。为了使造型美观,受力合理,在斜腿根部下缘设置半径18米的圆弧与中跨主梁连接,上缘设置半径1.2米的圆弧与边跨主梁连接。桥梁全宽30米,由2幅15米宽的变截面斜腿刚构组成,每幅截面底板宽11.40米,翼板宽1.80米,每幅梁体截面采用11个直径80厘米的圆形空笼挖空,边腹板厚30厘米,中腹板厚均为20厘米,跨中梁高1米,顶底板厚均为10厘米,斜腿支撑处梁高1.5米。每幅斜腿刚构之间在翼板处连接形成整体,避免了纵向错缝,使其看上去既不笨重,也不单调。下部构造中斜腿撑座与重力式U型桥台连接形成整体,基础采用明挖扩大基础,这种结构方式既增强了结构稳定性,也保证了堤坝安全、美观、水流顺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4
本桥采用跨径15+22+15米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腿刚构。为了使造型美观,受力合理,在斜腿根部下缘设置半径18米的圆弧与中跨主梁连接,上缘设置半径1.2米的圆弧与边跨主梁连接。桥梁全宽30米,由2幅15米宽的变截面斜腿刚构组成,每幅截面底板宽11.40米,翼板宽1.80米,每幅梁体截面采用11个直径80厘米的圆形空笼挖空,边腹板厚30厘米,中腹板厚均为20厘米,跨中梁高1米,顶底板厚均为10厘米,斜腿支撑处梁高1.5米。每幅斜腿刚构之间在翼板处连接形成整体,避免了纵向错缝,使其看上去既不笨重,也不单调。下部构造中斜腿撑座与重力式U型桥台连接形成整体,基础采用明挖扩大基础,这种结构方式既增强了结构稳定性,也保证了堤坝安全、美观、水流顺畅。 赞同0| 评论
第2个回答  2020-12-20
本桥采用跨径15+22+15米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腿刚构。为了使造型美观,受力合理,在斜腿根部下缘设置半径18米的圆弧与中跨主梁连接,上缘设置半径1.2米的圆弧与边跨主梁连接。桥梁全宽30米,由2幅15米宽的变截面斜腿刚构组成,每幅截面底板宽11.40米,翼板宽1.80米,每幅梁体截面采用11个直径80厘米的圆形空笼挖空,边腹板厚30厘米,中腹板厚均为20厘米,跨中梁高1米,顶底板厚均为10厘米,斜腿支撑处梁高1.5米。每幅斜腿刚构之间在翼板处连接形成整体,避免了纵向错缝,使其看上去既不笨重,也不单调。下部构造中斜腿撑座与重力式U型桥台连接形成整体,基础采用明挖扩大基础,这种结构方式既增强了结构稳定性,也保证了堤坝安全、美观、水流顺畅。它的长达400米,宽约40米。
第3个回答  2022-07-09
东方红大桥,是绵阳第一座现代化公路大桥。对绵阳这座大名鼎鼎的科技城来说,是具有“第一个里程碑”的意义。它成了绵阳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带有浓厚深沉的、独树一帜的年代气息。1946年,大型革命乐曲《东方红》响彻神州大地,而东方红大桥也是在这种让人雄心勃勃,怀有凌云壮志的背景下开始建设。
在1966年初,四川省交通厅勘察设计院将此桥设计为“12孔装配式”T型桥梁,后由省交通厅路桥一处一队在1966年3月施工。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奋斗,终于在1967年7月一日通车。
东方红大桥桥长353.7m,桥面车道宽8m,外加两侧人行道各2.3m,在建成后至1999年,总宽一直是12.3m。在1999年进行改建,增宽至26.1m。建桥约用钢材316t,铁件45t,木料500m³,土石方工程5302m³,可谓“吞金兽”。
东方红大桥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老绵阳”过涪江需“撑舟渡河”的历史,极大方便了涪江两岸人民群众的来往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是对绵阳经济突飞猛进的“头号功臣”。
——仅供参考,望诸位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