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不和的原因是( ),实质上源于廉颇( );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 )实质上源于( )

在一小时之内回答的悬赏多一点!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帮到我的重重有赏!

将相不和的原因是(廉颇认为蔺相如没有才能,不应比自己官位高 ),实质上源于廉颇(居功自傲,对蔺相如的妒忌);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实质上源于(蔺相如顾大局,宽宏大量)。

廉颇:有些高傲和嫉妒心,但是勇于改过,知错就改。后以国家利益为重。

蔺相如 :勇敢机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



扩展资料: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之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

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

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局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局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16
将相不和的原因是(廉颇认为蔺相如没有才能,不应比自己官位高 ),实质上源于廉颇( 居功自傲,对蔺相如的妒忌);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 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实质上源于( 蔺相如顾大局,宽宏大量)。
愿对你有所帮助!追问

谢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16
蔺相如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上他们和好的原因是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
就是这些。追问

谢谢!

第3个回答  2012-04-16
将相不和的原因是(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 ),实质上源于廉颇( 的错误认识);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 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质上源于(共同的爱国思想:将相不和,赵国危矣 )追问

谢谢!

第4个回答  2012-04-16
廉颇生蔺相如的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