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意思

如题所述

卜算子①·送鲍浩然②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③,山是眉峰聚④。欲⑤问行人去那(nǎ)边?眉眼盈盈处⑥。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①卜算子:词牌名。
  ②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③水是眼波横:这里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④山是眉峰聚:这里的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⑤欲:想要   ⑥眉眼盈盈处: 山水交汇的地方。
意思: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朋友要去哪里呢?到水交汇之处。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好友离去。如果你到江南赶上了春天就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9
起拍“水是”,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启人遐想,脉脉传情,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才始送春归”,颇受人们喜爱,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
这首词构思新巧,很有表现力,显然有死活之别,含意丰富。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浩然的祝愿。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说明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希望他生活在“春”里,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与此相应。
下片抒发词人的情怀,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透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是一首送别词,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同时;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比起那些敷衍应酬之作: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点明这里春刚逝去,眉头都蹙起来了,一是他是去与“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会,心情就更痛苦了、“山是”两句。词人把明澈的水流喻为美人的眼波,词语明丽。且俏皮话说得新鲜不俗
第2个回答  2014-01-20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解释: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烟波横, 水好像是眼波横流, 山是眉峰聚。 山好像是眉峰攒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 眉眼盈盈处。 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才始送春归, 方才送春天归去了, 又送君归去。 又送君(鲍浩然)回去了。 若到江南赶上春, 要是到江南(江苏浙江)赶上春天 千万和春住。 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第3个回答  2012-05-12
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词,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1]眼波横:这里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2]眉峰聚:这里的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3]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与水交汇处。

翻译: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朋友要去哪里呢?是去那山水交汇处。 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第4个回答  2012-05-05
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词,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1]眼波横:这里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2]眉峰聚:这里的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3]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与水交汇处。

翻译: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朋友要去哪里呢?是去那山水交汇处。 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