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状语前置,宾语前置......怎么判断啊

如题所述

如何辨别宾语前置?首先要找出宾语!如果宾语在谓语前,当然就前置了。例如在《邹忌讽齐王纳柬》中,“忌不自信”,谓语是“信”,宾语“自”在谓语“信”前,明显倒装了,应该解释为“相信自己”。(注意:自信这个词严格意义上讲是宾语前置,但因为应用太广泛,现在已经可以将它看成一个固定的词了)
我查了下没有状语前置,应该是状语后置,你看下是不是你没有看好。
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状语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文言文中特殊句式有: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8
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古之人不余欺也。余是欺的宾语,但是因为否定句,所以前置。2、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以何市而反?何是市的宾语。3、以是或之为标志的。如:句读之不知,是不知句读。/唯你是问,是无实际意义,是宾前标志,问是谓语,你是宾语,宾前。
第2个回答  2012-11-07
没有状语前置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