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分那些类型?如何辨证论治?

如题所述

1.辨证要点

(1)辨析本病特征:本病主要特征为入寐艰难,或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或整夜不能入寐。

(2)辨别虚实:一般病程较短,舌苔腻,脉弦、滑、数者多以实为主;而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舌苔较薄,脉细、沉、弱或数而无力者多以虚为主。

2.分证论治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在此基础上均宜加入安神定志之品。

(1)实证

①肝郁化火

主证:心烦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清肝泻热,佐以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10g,黄芩10g,栀子10g,泽泻10g,木通6g,车前子10g,当归10g,生地黄10g,柴胡10g,茯神15g,龙骨30g,牡蛎30g,甘草6g。

②痰热内扰

主证:心烦不寐,多梦易醒,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心,头晕目眩;舌苔黄腻,脉滑而数。

治法:化痰清热,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黄连6g,栀子10g,陈皮9g,半夏10g,茯苓15g,竹茹10g,枳实6g,琥珀1.5g,丹参15g,远志10g,甘草6g,大枣6g。

(2)虚证

①心脾两虚

主证:不易入睡,或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药用党参15g,白术10,炙黄芪15g,当归10g,茯神15g,酸枣仁15g,龙眼肉10g,木香6g,炙甘草6g,远志6g。

②心胆气虚

主证:虚烦不寐,胆怯易惊,惕惕不可终日,心悸,善太息,或面色不华,气短乏力;舌淡,脉弦细。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药用人参10g,茯苓15g,茯神15g,远志10g,石菖蒲10g,酸枣仁15g,五味子10g,生龙齿30g,生牡蛎30g。

③心肾不交

主证: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舌生疮,或梦遗滑精,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交通心肾。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黄连阿胶汤加减。药用生地黄15g,黄连6g,阿胶10g,天冬10g,麦冬15g,玄参10g,丹参15g,当归10g,茯神15g,五味子10g,远志10g,柏子仁10g,酸枣仁15g。

3.针灸疗法主穴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安眠、心俞。心脾两虚加脾俞、百会穴,阴虚火旺者加太溪、劳宫,胃腑不和者加中脘、内庭穴,肝火上扰者加行间、侠溪穴。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1/d,10次为1个疗程。

耳针取心、神门、脑、交感、肾、皮质下、脾、内分泌等穴,轻刺激,每次2~3穴,留针20~30min,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亦可用王不留行籽外贴耳压。

4.推拿疗法患者仰卧位,医者坐在患者头顶端,以按压印堂,然后开天门,分阴阳,指振太阳穴起手;指或大鱼际进行额前按揉,然后分推前额,再两揉一按太阳穴;捏拿眉毛的攒竹、鱼际、丝空穴;按揉眼眶7穴,采取两揉一按;轻快柔和地轮刮、分推眼眶,力量宜轻;指按、扫散、指叩击头部五经(督脉、膀胱经和胆经);配合按揉神门、内关、三阴交等穴结束。

每晚临睡前可温水泡脚30min,揉双侧涌泉穴各36次。

5.单验方

(1)酸枣仁15g,炒香,捣为末,每晚临睡前服,温开水或竹叶煎汤调服。

(2)炒酸枣仁10g,麦冬6g,远志3g,水煎后,晚上临睡前顿服。

(3)酸枣树根(连皮)30g,丹参12g,水煎1~2h,分2次,在午睡前和晚睡前各服1次,每日1剂。

【预防】保持乐观态度,调节情绪,注意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