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与春秋的区别?

如题所述

战国与春秋的区别:

一、时间跨度不同: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二、各国君主的称呼不同:

1、在春秋时期,各国君主大都是“公”,而不是“王”。

当时处于中原腹地的文明国家,多数还属于周王室分封的公族宗室,在东周初期,还没有能够完全摆脱宗教礼法的束缚,依然以公侯自居,不敢僭越。

2、战国时期,大部分的诸侯国都以王侯自居。

赵魏韩三家瓜分晋国之后,首先齐魏等五国相互称王,当时除了赵武灵王觉得自己实力不够尚不能称王。

三、战争规模与模式不同:

1、春秋时期,各国的战争还是比较讲究礼法的。

春秋时期人口较少,所以导致其战争规模相对较小,所打的战役也比较小。当时的战争是以车战为主要模式。春秋时期城濮之战,据记载,晋国兵力为战车700乘,换成人数大约为50000人,楚国及其他联军约10万,这场战役算得上是春秋时期比较大规模的战争,尚且双方合计才15万人。

2、战国时期,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残酷。一场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就达40万人之众。

四、战争目的不同:

1、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一种霸主政治。

都是以征服战为主,并不是真正想从地图上把一个国家抹掉,而是使其臣服,所以之后就轮流出现了春秋五霸

2、战国时期的战争是争雄政治。

战国诸侯,目的是称雄一方,直至统一全国。一山不容二虎的趋势更加明显,最后结束于秦国一统天下,从而建立了新的帝制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 (中国历史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 (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1

1、年代不同: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春秋在前,战国在后。

2、王室势力不同: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战国时期的周王室地位更加不稳,经历了从有到无这个过程。战国时期七雄争霸,争端不断。

3、国家实力不同:战国时期由于征战不断,国家军事实力、战争规模比春秋时期更强。

4、都城不同:西周都城在西安,公元前476年周平王迁都至洛邑(河南洛阳),从此战国的都城变成洛邑。

5、征战目的不同: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就是以倚强凌弱为主,战争目的在于使别国归顺自己,成为自己的附庸,并不以消灭他国为目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状态与春秋时期截然不同,战国七雄相互征战,他们打仗的主要目的是吞并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战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18

战国时代,是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连年进行合纵连横的兼并战争时期。“战国”这个名称,原来指的是上述七大强国。《战国策》便可见“今取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凡天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等词。

然而,司马迁写《史记》并不以“战国”称此七国,而是直接称“六国”;东汉初年,班固写《汉书》时,也是以“六国时”作为时代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汇编《战国策》,首次将“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代名称。

连年进行兼并战争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以“战国”作为时代名称,是确切而合理的。从刘向以后,“战国”便作为时代名称而沿用至今。

春秋末年到整个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春秋时代还讲究周礼,尊重周王,注重祭祀和宗姓氏族;列国间朝聘会盟,常赋颂诗经,有死丧事故要赴告别国,供史官记录。然而,这些贵族重视的礼制,到了战国全都不讲究了,因而出现“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局面。

除了政治上的变革,在经济、社会、文化、学术上,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显示出春秋战国之交,有一系列的变革与新发展。

经济方面,在春秋末年,农业上发生了极大的变革,亦即以牛耕作与铁器的发明。牛耕与铁器的发明,使得农民可以深耕,粮食生产一下子多了许多,工作效率也日渐增长。


早在春秋中期,鲁国、郑国先后“初税亩”、“作丘赋”,亦即按亩征税;到了战国初年,各国在经济制度上皆完成此变革,也就是说,各国改以农垦地亩数为标准,进行征税。这项制度的普及说明了一个现象,即“小农制度”的形成。

“小农经济”背后的条件为农耕技术的进步、铁制农具的推广、水利灌溉工程的开发等。由于农业生产的提高,农民耕作“百亩之田”可养活5-9人,使得“五口”到“八口”之家的小农,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跟着进步;伴着山泽的开发、物产的交流、货币的流通,富商大贾因而出现。于是征收各种工商业的税,也成为政府收入的一大来源。


政治上最大的转变,是政治机构由春秋时代的“家臣制”,转为俸禄制和年终考核的“上计”制度的官僚组织。俸禄制度是由工商业的雇佣劳动中发展出来,而年终考核的制度是从买卖交易和借贷“合券契”的办法中发展出来的。

新式官僚制度取代贵族政体后,政府组织趋于系统化、专门化,且全权直隶于君主。从此国君可以自由地选拔人才,权力皆集中在君主手中。随着小农经济的发展,农民成为作战主力,实行按年龄征兵的制度。秦国在最极端的时候,甚至满15周岁就要去服役。

春秋末年已出现“郡”之名;战国时,郡县成为六国通制。郡县不仅是地方行政组织,也成为征兵的地区单位,从此战争规模扩大。

春秋时的战争以贵族为主力,因此采取贵族教育所学之御马、射击等才能为主的车战,动员人数最多十数万人;战国时,君主可以直接动员所有农民,因此废弃不容易进行的车战,改以步兵战,一场大战可动员百万左右的人力。


社会方面,则是平民阶层的兴起。由于王官学的衰微,原本由贵族、官府掌握的文化学术,开始推向民间,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潮,有能力者,不限出身,都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中服务,并有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

总体说来,春秋、战国时代在各方面皆有着大不相同的特色,因此,若能有一明确的历史分期,对整体历史的理解将更为周全。

若以《史记·六国年表》开始记载的一年,作为战国时代的开始,玲珑认为将没有办法显现两个时代的分界。因为这一年(前476)仅仅恰是秦厉共公元年并周元王元年,并无特别的大事记。司马迁当时采用的史料多据《秦记》,或许只是记事上的方便,而以厉共公元年作为此表开端。


若以“越国灭吴”为第一个大国灭大国的战争,而将此年作为战国之始也不妥。其实春秋时代即不断有吞并他国的战争,如前478年,楚国的公孙朝便率师灭陈;前476年,赵襄子诱杀代王、灭亡了代国。

虽说越对吴的灭国战争,可以说是东周以来首次规模最大的吞并行动,然而,是否仅战争规模扩大一点,就足以作为战国的开始点,还可再商议。因为考察人类历史,战争规模本是不断在扩大,以战争规模作为时代分界,必须明确定义出什么样的规模合于什么样的时代,这是很不容易拥有共识的。

若以《资治通鉴》作为分界点,首先必须确认司马光的历史是由战国开始记载。然而,司马光并未明说哪一年就是春秋结束、战国开始的年代,他只是“托始”于“周威烈王命韩、赵、魏为诸侯”一事,下文则往前追朔智氏灭亡之由,显然智氏之亡亦为一关键性事件。因此,战国时代是否开始于此年,还可再商议。


不论是依《史记·六国年表》,还是《资治通鉴》,或以大规模灭国战争,或以三家分晋为春秋、战国时代的分界点,前481年至前403年间,皆可视为两个时代的交接点。

但为确切了解战国时代,玲珑认为起点应是前481年。是年,齐左相田常杀死右相监止,追执齐简公于舒州,弑之,从此田氏“专齐之政”,这是诸侯僭越的一大事;尾随其后的越灭吴、三桓僭越、三家分晋、周天子自坏礼等事皆为代表战国之大事。

此外,《春秋》记载春秋时代之事甚详,亦以前481年作为战国之始。上接《春秋》,于史料承接、历史事件而言,前481年堪为最合适的战国时代伊始。

第3个回答  2020-09-16

自从东周开始,各国就开始混乱,征战不休。这段历史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时期,而且是一段国家最多的时期。也是剪不断,理还乱。但是就是这样的时期,混战的时期还是出现了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和文明都达到了非常高的进化。

但是春秋和战国的区别还是有的,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标志就是,公元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了晋国!


我们今天所看到关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历史记分为《春秋》和《战国策》。春秋时期实际上有七霸,和战国的七雄其实大同小异。春秋之间都是各国发生争斗和战争,经过这时期的变革,几百个小国家逐渐被七个大国家兼并、占领形成了春秋七霸。

到了战国时期,除了晋国以外,其余的国家均保持不变。战国的形式大致就是楚、赵、燕、齐、秦、韩、魏。这七个国家分别代表了南、北,东北、东、西、中。战国早期,秦,魏,齐是最有左右局势的强国!


如果去细分它们之间的不同,实在是太难说明白了,而且一本书你都写不完这两个时期的不同。只能简单的做点介绍,从政治权力关系,刑法改革,变革地方行政到诸侯国,军事,经济,农业,工商业,手工业,人口文化,文字文学,思想艺术,书法,建筑,医学教育,社会,诸侯王国。这些都是有很大程度的更改和不同。


说个最简单的,鲁国在历史记载上就和其它诸侯国略有不同,是按春、夏、秋、冬来记事。所以,鲁国的史书上经常出现的字眼是。XX年春,晋国来打我。XX年秋,齐X公XX死了。XX年冬,晋X公继位了等等。除了战争所有的重要仪式,比如祭祀、新王继位、国与国会盟、谈判等,都选在春、秋两季。

国家结构的变更。春秋时期都奉承周天子,因为我们大家都是周王室的后代,也不会过于同室操戈,所以都不敢称王都称为公。例如齐桓公,晋文公。到了战国时期,经过三家分晋,田氏伐齐。这些士大夫取代了周氏宗亲,大家就完全不听从周王室的了,纷纷自立为王。


包括社会阶层从奴隶制变成了阶层制、经济结构也是从奴隶制转变成了阶级制,最后的宗教信仰变成了文化兴起。包括之前的诸子百家,再到商鞅变法,各国变法。后来公元前26年,秦王嬴政登上王位,任用一群能人,加紧了统一的步伐 。从公园前230年秦国灭韩国至公元前221年灭齐国实行了统一,开启了新的制度国家。这就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不同简短版。

其实春秋到战国一共也只有两百五十多余年,但是这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也是非常的精彩!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1
同是东周,春秋与战国却截然不同。
战争:战争贯穿于整个东周时代,然而春秋和战国时代的战争形制却完全不同,春秋时代的战争,是诸侯争霸形制的兼并战争,诸侯只想做霸主,而不是取代周天子做天下共主;战国时代的战争却是诸侯为统一中国而进行的统一战争。
生产方式:春秋是“青铜时代”,战国是“黑铁时代”,战国时,铁农具逐渐取代春秋时代的青铜农具,耕作效率更高;周朝固有的井田制度也遭到破坏,新兴的地主阶级开始崛起,并将逐步取代固有的旧贵族。
意识形态: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春秋时代人们尚且秉持着西周时代的价值观,周天子尚拥有天下共主的尊贵地位,战国时代周天子尊贵地位一落千丈,诸侯和平民已将周天子视为虚位;分封制和宗法制从春秋到战国逐步遭到破坏,诸侯和卿大夫传位不再一成不变地传给嫡长子,而是任人唯贤、任人唯能,这让更多有才能的人登上历史舞台,从而开启了中国大一统的局面。追问

生产方式的观察角度不错,但新兴地主有哪些人群?与变法相比,意识形态的转变何来?此外,分封制度真的是破坏了吗?又是如何破坏的?宗法制度可能并没有变化。战争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还有别的更好的观察角度吗?请多做一些详尽解释,我愿洗耳恭听您的见解。

追答

时间问题不做系统回答,只逐一回答您的问题:
1.新兴地主的主要构成为先前的“士”阶层,以及很多有才能的平民,他们在国家与国家、家族与家族的博弈中崭露头角,显露才华,成为统治执行者,获得了土地,改变了以往的剥削方式,采取租赁土地收取地租的方式,成为地主阶级。这个阶层的力量从春秋到战国不断壮大,从而成为后世中国的士大夫和士绅阶层。
2.意识形态的改变主要是价值观的改变,从春秋到战国,战争越来越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严格的社会伦理秩序遭到破坏,战争让人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观念:优胜劣汰。简单来说,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意识形态逐渐转变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正是这个原因,让越来越多的平民成功上位。
3.分封制度与分封制,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封制度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分封制也即“封建制”,是和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紧密相联的,比如汉初有很多诸侯国,这是因为汉天子使用了“分封制度”,但汉朝不是封建制,他是中央集权制国家。封建制,就是“封土建国”,西周为典型,从春秋开始遭到破坏,战国末年土崩瓦解。分封制的破坏和地主阶级的崛起有关系,同时分封制的破坏又促进了地主阶级的诞生和发展,二者相互作用。
4.更改一下上面的回答,其实宗法制是没有太大变化的,直到现在,中国人尤其是农村,宗法制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甚至是维系中国人的一个纽带。对于统治者而言,从战国开始,人们便不再迷信“立嫡立长”的教条,而是“立贤”为首选,这是中国人在尊重宗法制的基础上少做了调整。
5.战争方式的改变。春秋时代,与西周相似,战争是贵族的事情,只有贵族才有战争的能力,所以规模较小,贵族自己装备武器,类似于西方的骑士,多用车战,并且骑兵只作为辅助兵种出现;战国时,战争开始大量使用平民作战,不方便的战车基本上被淘汰出战场,转而使用大规模的步兵和骑兵,战争装备更加先进,一场战争往往会牵连到几个甚至十几个诸侯国,规模远比春秋时代宏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