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是否应该免费对外开放?有何利弊

如题所述

我觉得,高校图书馆免费开放,总的来说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公立高校,向纳税人提供免费的公共服务,是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高校免费开放图书馆,可以更好的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造福更多的人。很多人已经毕业了,或者根本没有能力上大学读书的人,也可以借助高校提供的资源,当然还有其他公共资源(城市公共图书馆等)继续学习、深造。 但是,一定要注意,高校在提供公共服务时,一定要注意与自身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核心功能是教学科研。最近这段时间正是樱花开放的季节,每年武汉大学樱花开放期间,天天涌入数以万计、十万计的游客,把武汉大学当作观光、旅游的场所。住在樱花开放区域附近的人们,每天一大早就会被导游的大喇叭给吵醒,中午也无法休息。整个大学随处可见丢弃的垃圾,甚至还有人摘花、攀爬树木……整个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干扰,很多同学还会因为无法穿过密集的人流而迟到。这就是高校提供公共服务与自身高校承载能力矛盾的表现。 以图书馆来说,一所学校在建设图书馆、制定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的时候,是考虑到自己学校的师生数量的,他的藏书数量、借阅能力、阅览室的座位等等都是有承载极限的。免费开放让大量社会人员进入,很可能会突破其承载极限。还有,高校是一所以科学研究、传授知识为中心工作的机构,不是城市公共图书馆那样单纯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任务的机构。高校图书馆必须首先保证本校师生对图书馆的藏书及学习空间的使用需求。 所以我认为高校图书馆在对外免费开放的同时应该: 1、根据本校师生对学习空间的使用需求,决定是否允许社会人员使用图书馆的学习空间。如果一所学校人很多、自习位置本来就不够,还允许社会人员使用图书馆的阅览位置、自习位置,那就是不应该的。 2、根据本校师生对藏书的使用需求,决定开放给社会人员借阅的藏书的范围。一般来说,图书馆的书都会分为不允许流通的保存本和可用于流通的外借书籍。同一本书如果有很多本,那么会选取几本作为保存本禁止借阅,而其他的就开放借阅。那么在开放借阅的这些流通书籍中,也应该做出适当的区分,要开放多少本给社会人员。总不能一本书都被社会人员借走了,本校师生研究、学习需要时找不到。 3、根据本校师生对藏书的使用需求,决定社会人员借书的期限。我觉得应该适当缩短社会人员借书的期限,让书籍流通速度快一点。 4、建立借书预约机制,并且保证本校师生的借阅优先权,对约而不借的人员进行适当的处罚。 5、在处理好知识产权问题的前提上,建立电子图书数据库。纸质书籍毕竟是有限的、少数的,如果一些书能够上网,公众通过高校图书馆的网站进行查阅,可以减轻纸质书籍的压力。 另外,其实城市公共图书馆现在已经免费开放,社会公众应该首先使用城市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在城市公共图书馆无法满足需要时再向高校求救。在图书馆服务上,高校应该是一个辅助者,而不能成为主打力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