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理解你的良苦用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11-21
1.淡化自己——很重要的一点,如果教师过多地强调自身(如自己有多么负责、多么辛苦云云),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甚至抵触的情绪。
2.不拖堂——这是赢来学生尊重的基础。大多数老师都做不到这一点,喜欢这样做来标榜自己有多负责、多敬业。但是只要记住,任何学生不会喜欢拖堂的老师,与其拖堂不如提前多花时间备好课,以提高课堂效率。
3.不压过多作业——布置作业过多实在不是一个好方法。许多学生到后面完不成只能敷衍了事。这样不仅使自习作业效率极低,还会造成学生不满的情绪——无论是学习还是师生关系都一无所获,学生可能会埋怨做了许多无用功。家庭作业注重质量,宁可让学生认真思考一道题,也不要让他抄给你10道题。让学生理解你首先你要理解他。你要给他充分的休息和自习的时间,让他的学习成绩和效率得到提高,他才会对你理解和尊敬。 (题外话:某一科的作业过多会招致其余科目老师的不满。)

理解是相互的。学生是群体,让个人融入群体,而不能让群体来服从个人。只有先融入、先理解多数人,才会让多数人尊重并理解你。

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强制性的,即表面上尊重而已。这种“尊重”很容易引起不满情绪,致使矛盾激化。 一种是发自内心的崇拜、感激。这种感情比较持久,而且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动力,这样的师生关系比较理想。而这样的尊重是靠自己赢得的,学生不会无条件地去崇拜或感激一个老师,首先你就要懂得尊重他们。(做到以上几条)

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2个回答  2012-11-19
对学生要极度地关注,真诚,同情,互相尊重,建立良好地师生关系。
第3个回答  2012-11-21
天天和你生活在一起,同一个屋檐下,我却总是猜不透你的心,总觉得你是那样神秘。
上了中学,你每天都会接送我,每一天放学后校门口都能够看见你的身影。然而,你却少言,每一天的每一时刻你都板着脸,沉默地接我回家,沉默地做饭做菜。
周末,你从来都只呆在家里,有时妈妈有事外出,家里只剩你和我。你依旧不怎么说话,即使开口,也是命令的语气,不是叫我做这,就是叫我做那。做作业的时候,你会坐在我身旁,望着我的奋笔疾书出神。我经常奇怪,周末,别人的父亲不是到酒席上赴约,就是到别处逍遥,而你,是不是有点迂,有点宅?
平常上学的日子,你板着脸,和往常一样,一言不发。只有当我的试卷双手奉上给你时,你的脸上才会有些晴雨变化。考砸了,你定要仔仔细细问原因,如果错了不该错的,你定不会给我好脸色。但到第二天,我的试卷上一定会有工工整整的订正。考好了,你也不面露喜色,只是依旧在深夜为我热一杯牛奶,平静地看着我喝完。
过年过节,该买新衣新鞋了。你从不出门为我和妈妈出谋划策,而是默默在家充当“提款机”,让我和妈妈出门购物。当你看见我们穿着新衣美滋滋地在你面前兜圈的时候,你的脸上才露出难得的一丝笑容,点点头说:“好!”可多少次,妈妈拉着你出门采购新衣时,你却回回拒绝。春节到了,我们个个都打扮得光彩照人,而你却穿着平常衣服,一脸的云淡风轻。
终于有一次,在你生日那天,我主动捋起袖子为你洗了一次脚。却发现,你厚实的大脚上早已长满了茧子,经过热水的浸泡,才稍稍变软。我抬起头来,想对你说些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可是,我却发现你落泪了。你颤抖着声音对我说:“女儿,你知道爸爸有多爱你吗?”我看着你不再年轻的容颜,看着你新生的丝丝白发——在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你的心。你周末不出门,只是为了能多陪陪我,饭局,你不知已推掉了多少个;不买衣服,只为了能够省点钱,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我的粗心,你生气,只是为了我能改正坏习惯,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终于发现:天下的父亲都是容易满足的,他们永远深爱着孩子,却不善言辞,不能够表现出来。深厚的父爱,正如一杯茶,微微苦涩,却能
够品出刻骨铭心的香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