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有几个问题,一天是怎么来的?24小时是怎么来的?古人怎么计时?

越详细越好!!!(回答得好可以加分哟!!!!!!!!)

一、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 465米/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但精密的天文观测表明,地球自转存在着3种不同的变化。

自转速度的变化 20世纪初以后,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发现是,确认地球自转速度是不均匀的。人们已经发现的地球自转速度有以下3种变化:① 长期减慢。这种变化使日的长度在一个世纪内大约增长1~2毫秒,使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所计量的时间,2000 年来累计慢了2个多小时。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原因主要是潮汐摩擦。科学家发现在37000年以前的泥盆纪中期地球上大约一年400天左右。②周期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从天文测时的分析发现,地球自转速度有季节性的周期变化,春天变慢,秋天变快,此外还有半年周期的变化。周年变化的振幅约为20~25毫秒,主要是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③不规则变化。地球自转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其原因尚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地球自转轴对于地球本体的运动 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上的位置是经常在变动的,这种变动称为地极移动,简称极移。1765年L.欧拉证明,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刚体地球的自转轴将围绕形状轴作自由摆动 , 周期为 305 恒星日 。1888年人们才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证实了极移的存在。1891年美国的S.C.张德勒进一步指出,极移包括两种主要周期成分:一种是周期约14个月的自由摆动,又称张德勒摆动;另一种是周期为12个月的受迫摆动。

实际观测到的张德勒摆动就是欧拉所预言的自由摆动。但因地球不是一个绝对刚体,所以张德勒摆动的周期比欧拉所预言的周期约长40%。张德勒摆动的振幅大约在0.06〃~0.25〃之间缓慢变化 ,其周期的变化范围约为410~440天。极移的另一种主要成分是周年受迫摆动,其振幅约为0.09〃,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主要由于大气和两极冰雪的季节性变化所引起。

将极移中的周期成分除去以后,可以得到长期极移。长期极移的平均速度约为0.003〃/年,方向大致在西经70°左右。

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运动 地球的极半径约比赤道半径短1/300,同时地球自转的赤道面、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道面和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白道面, 这三者并不在 一个平面内。由于这些因素,在月球、太阳和行星的引力作用下,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产生了复杂的运动。这种运动通常称为岁差和章动。岁差运动表现为地球自转轴围绕黄道轴旋转,在空间描绘出一个圆锥面,绕行一周约需 2.6万年。章动是叠加在岁差运动上的许多复杂的周期运动。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每交替一次为一天。

二、在应用公历中,由于发现世界时在各地的不统一性,于是,在1879年,加拿大铁路工程师伏列明提出了“区时”的概念,这个建议在18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认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统一世界计量时刻的“区时系统”。“区时系统”规定,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作为一个时区(即太阳1个小时内走过的经度)。 这样,整个地球的表面就被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规定为0°(即“本初子午线”)、东西经15°、东西经30°、东西经45°……直到180°经线,在每条中央经线东西两侧各7.5°范围内的所有地点,一律使用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刻。
这种世界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从西径7.5°到东经7.5°(经度间隔为15°)为零地区。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相重合;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作为本区的标准时。
“区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时刻的混乱现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种不同时刻存在, 而且由于相邻时区间的时差恰好为1个小时,这样各不同时区间的时刻换算变得极为简单。因此,一百年来,世界各地仍沿用这种区时系统。
规定了区时系统,还存在一个问题:假如你由西向东周游世界,每跨越一个时区,就会把你的表向前拨一个小时,这样当你跨越24个时区回到原地后,你的表也刚好向前拨了24小时,也就是第二天的同一钟点了;相反,当你由东向西周游世界一圈后,你的表指示的就是前一天的同一钟点。 为了避免这种“日期错乱”现象,国际上统一规定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当你由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必须在你的计时系统中减去一天;反之,由东向西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就必须加上一天。

三、关于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
1.干支计时法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一时刻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这十二时辰与现今计时法的关系是: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以下依此类推,亥时是现时的21点至23点。
《智取生辰纲》:“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中的“辰牌”就是“辰时”,古时报时时用“牌”,所以常用“牌”代时。辰时就是上午的7点至9点钟;申时是下午的3点至5点(15时至17时)。
2.十二时段计时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各时段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相当于“子时”,就是23点至1点;“鸡鸣”就是1点至3点;“平旦”就是3点至5点;“日出”就是5点至7点……依次类推。
《孔雀东南飞》有这样两句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黄昏”就是19点至21点;“人定”就是21点至23点。
3.更点计时法
这种计时法出现较晚,它是专用计夜间时间的。“更”与“点”是两种计时单位。
先说“更”。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依次类推。
《祝福》结尾段写道:“我被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炸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这“五更将近的时候”,就是将近早上5点钟的时候。
再说“点”。“点”是比“更”小的夜计时单位。“点”本来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颇似小铜钟。中间突起,两边有孔,孔可以穿上绳把“点”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古时习惯是报更时敲钟鼓,报点时则击打“点”,“点”便成为计时单位了。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个“更”划分为五个“点”。经推算可知,一“点”等于现今的二十四分钟,五个“点”的时间正好是一“更”。
4.漏刻计时法
漏刻是古代的计时方法,“漏”是盛水计时器具,一般用铜制。把一昼夜分一百份,每份即为一刻。但此法早已不用,所以课文中出现的“漏刻”时间词语已非本意,只要“更点”的代名词而已。
《谭嗣同》中“时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这里“漏”也是“更”的意思了。现代常用的“刻不容缓”“一时三刻”等词语中的“刻”意思就更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27
一天:日夜更替产生(极地除外)
古人用12时辰记
子 下午 11 时正至上午 1 时正
鼠 鼠在这时间最跃。

丑 上午 1 时正至上午 3 时正
牛 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寅 上午 3 时正至上午 5 时正
虎 老虎在此时最猛。

卯 上午 5 时正至上午 7 时正
兔 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

辰 上午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
龙 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巳 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
蛇 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午 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马 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未 下午 1 时正至下午 3 时正
羊 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申 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时正
猴 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酉 下午 5 时正至下午 7 时正
鸡 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戌 下午 7 时正至下午 9 时正
狗 狗开始守门口

亥 下午 9 时正至下午 11 时正
猪 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24小时:第一个划分依据是手地食指至小指之间地指骨个数。古巴比伦人根据这个数字把一天分成了12个相等地时段。第二种解释涉及到天文学,它地由来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埃及人地日历上标注着一年有36个“星期”,每个星期都有10天。每一个星期地开始都以黎明时分某颗特定地星星升起为标志。这36颗星星将夜晚自然地分成12等份,类似地,随着时间地推移,埃及人把白天也分成12等份。由此产生一天24小时地划分方法。
第2个回答  2008-03-27
到了晚上,太阳就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
第3个回答  2008-03-28
2楼的说的真好,还形象。
第4个回答  2008-03-29
上上上上上的说的厉害,无话可说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