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的民风民俗

如题所述

哈尼族的民风民俗体现在宗教、婚俗、丧葬、住房、利益禁忌等方面上。

1、哈尼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

认为天地间存在着强有力的天神、地神、龙树神和具有保护神性质的寨神、家神等,必须定期祭祀,祈求保佑。对于给人们带来疾病和灾难的各种鬼神,则要通过祭祀和巫术加以制约、驱赶。西双版纳的哈尼族每年要祭“龙巴门”(即寨门)。

2、哈尼族根据生活的地方的不同,婚俗也有所不同。

生活在墨江一带的哈尼族,新郎在表兄弟和同龄伙伴的陪同下前去迎亲。到了新娘家后,要拜见岳父岳母,并经岳父岳母同意才能娶走新娘。新娘离家的时候痛哭不止,这就是哭婚的习俗。

新娘在出嫁前三天新要哭婚,表明她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情越深。新娘在弟妹和亲友的陪同下,一路哭到新郎村寨门口才止信送亲的队伍则挑着背着嫁妆,一直送到男方家。

3、哈尼族具有特别的丧葬方式

人死后实行土葬。一些地区为死者选择墓地时用滚鸡蛋的方式,鸡蛋滚到什么地方破了,就在那里挖穴埋葬。 

4、哈尼族的蘑菇房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构成。

蘑菇房,顾名思义,就是住房状如蘑菇。它的墙基用石料或砖块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在其上用夹板将土舂实一段段上移垒成墙,最后屋顶用多重茅草遮盖成四斜面。内部结构,通常由正房、前廊(相当于正房前厅)和耳房组成。

5、哈尼族具有特别的礼仪禁忌

路遇老人要亲切地称呼“阿波”、“阿匹”(爷爷、奶奶),并主动让到路边,让老人先走。在屋内看见老人进来,要主动让座。给老人递烟、递酒、递茶要双手捧上,躬身示礼。

给老人递烟筒要握住烟筒的下端。在老人面前不能跷二郎腿,不吹口哨,不高谈阔论。走路不能从老人面前走过,要从老人身后绕过。杀鸡时,鸡头、鸡肝等要敬奉给老人。当然,当家里有客人时,为了表示对客人的敬重,主人常把鸡头夹给客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哈尼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0

哈尼族,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现代哈尼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哈尼族总人口数为1660932人。

婚恋

1、婚姻制度

哈尼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家庭,这在西双版纳比较严格。一般认为多妻不符合哈尼人的习俗,如果婚后多年不育男孩而娶妾则被允许。青年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恋爱,但结婚要征得父母同意,也有一些地区实行包办婚姻。

2、踩路订婚

墨江碧约人有“踩路”订婚的习惯,就是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后,由双方老人同走一段路,如果在路上没有遇到兔子等野兽,就算订婚了。

3、父子连名

哈尼族保留着古羌戎父子连名制的传统,即父亲名字后头的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儿子名字的起头字,世世代代连续下来。其名全系二字音,并冠以汉姓,多以波、约、黑、勒、沙、孟、朗、卜、车等做男名的首音。首音除具有父子连名的意义之外,还具有纪念性和象征性的含义。

丧葬

在哈尼族的人生礼仪中,葬礼是最为隆重的。

哈尼族葬礼中一般都有吃临终饭、续气、鸣枪宣告、易床、停尸、净身穿寿服、钉棺等一系列仪式。

1、哭唱挽歌

是最重要的部分,它贯穿了丧葬活动的始终。对挽歌唱词掌握得多寡深浅,无形中也成了衡量哈尼女子是否聪颖能干的尺度之一。姑娘少妇一遇丧事,便群起聚集丧家,实地摹仿学习。因而整个场面,真假哭声混杂而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然而一曲丧家哀歌唱下,也足以让每个听者潸然泪下。

2、诵经

出殡前两天,丧家要请有名的摩匹(祭司)给死者念育“指路经”和家谱,眼睛半睁半闭,手拿一把竹筒,每念完一段,竹筒便在地上“咚、咚、咚”敲击几下。归途中还须知道祖先名字,故摩匹也要不断念诵家谱,这样,死者才会顺利得到祖先承认。

3、莫搓搓

是哈尼人的一种隆重的丧葬形式。只为正常死亡的高龄男女举行,一般无儿无女或非正常死亡的人不举行莫搓搓。莫搓搓的含义是:替死者洗刷罪孽,为其鬼魂安排一个有吃有喝有玩的理想环境,它不但是对祖先的崇拜,也是对生者的安慰。

在出殡前夜,青年男女在丧家附年燃起箐火,敲锣打鼓。年轻人眉目传情,歌声舞影,通宵达旦。哈尼山寨平时严禁有关性内容的玩笑在异性或亲戚面前出现,然而,在“莫搓搓”之夜,完全代之以生死融、哀乐共有的景象,而这恰恰体现了哈尼族的人生理念:死,意味着生,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0
哈尼族,现有人口约1254000人。绝大部分集中聚居于滇南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其余分布在普洱、勐海、景洪、勐腊、禄劝、新平等地。  哈尼族自称很多,有“哈尼”、“卡多”、“(亻爱)尼”、“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哈尼族。  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内部又分哈尼、碧卡、豪白三种方言。2 0 世纪5 0 年代为其创制了一套拼音文字,但尚未普及。  哈尼族大都居住在海拔8 0 0 至2 5 0 0 米的山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梯田。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创造了高达上百级的“梯田文化”。  哈尼族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学,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随身携带乐器。以农历十月为岁首,节日主要有十月节(新年)和六月节“苦扎扎”)。

[宗教习俗]
  哈尼族信仰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饮食习惯]
  哈尼族过去日食两餐,主食是当地产的稻米,玉米为辅。喜把大米、玉米蒸成米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等。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哈尼族人喜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面、草果面一起熬粥,并以此为主食的上品。   不论平时或节日每餐必不可少的是豆豉。擅长利用当地土特产原料腌制咸菜、烹制肉类及各种风味菜肴。如白旺是用凝固的牲家禽血块拌上炒熟的花生、薄荷、姜蒜、苤菜根、盐、辣椒、和生肉制成的。   饮茶和喝酒是哈尼族的嗜好,所饮用的酒多是自家酿制的甜白酒,醇香、甜蜜;哈尼人喝鲜茶,鲜茶有一种苦涩味,但能消暑解渴。

[婚丧习俗]
  哈尼族十分重视男女婚恋的喜庆活动。往往以配对就宴的方式选择恋人,一般在配对就宴前,男方在征得女方应诺后,由小伙子凑钱,请烹调师傅主厨,杀公鸡、煮肥肉、炒菜、打酒、泡糯米进行准备。夜里10点钟左右开宴,参加者约10—30人,围观者熙熙攘攘。届时灯火通明,桌上摆满各式菜肴。先将煮熟的大公鸡头朝上摆上餐桌,并把两个鸡睾丸和一只活螃蟹悬挂在鸡身上,由“伙子头”和“姑娘头”从首席坐起,其余男女依次配对入坐,随后举杯祝酒对歌,尽兴方散。这时小伙子们用芭蕉叶包上糯米饭和菜送给姑娘们在回家的路上吃。如男女双方情意合,可相约下次会面的时间。当地人称这种求爱方式为“阿巴多”,常为农闲时举行。

[建筑特色]
  哈尼族的蘑菇房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构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房子分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家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则用泥土覆盖,既有防火,又可堆放物品。  蘑菇房玲珑美观,独具一格。即使是寒气袭人的严冬,屋里也是暖融融的;而赤日炎炎的夏天,屋里却十分凉爽。以哈尼族最大的村寨红河州元阳县麻栗寨最为典型。

[服饰特色]
  叶车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叶车妇女头戴白尖帽,上身穿靛青色对开式短袖土布衣,无领无扣,由宽宽的五色腰带扎腰。布衣是一件一件地套着穿,少则七八件,多达十余件,里长外短可以看出衣服的件数。叶车人认为,衣服件数越多,服装越美,越能显示出家庭的富裕。她们下身穿黑色短裤,裤脚口打上适当的褶纹,褶纹数与上衣数大致相等。大腿以下全部裸露着。逢年过节,姑娘们手上还带银手镯,胸前挂银链,腰的两侧佩挂银片和银泡泡,走起路来铃铃作响,颇有风韵。

[民族禁忌]
  哈尼族有许多禁忌,如产妇分娩,忌外人闯入室内;进村时不能披着衣服;不能用火塘上的三脚架烘湿鞋;禁止砍伐“龙树”和将污秽物扔置“龙树”之下等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0-16
哈尼族风俗习惯六月年 哈尼族的民族节叫“库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哈尼人不知道一年要分几个月,后来,太阳和月亮传授给哈尼人分月的办法,在人间栽了一棵年月树,一枝树干算一个,哈尼人分得了第六枝,从此,就在六月过“库扎扎”。又说,过去有七个仙女到哈尼寨,做了一个磨伙,她们轮流玩耍,把站在权上的小鸟也逗笑了。鸟儿欢乐地唱起歌来,歌声感动了天神,天神把福降给了人间……人们怀念七仙女,每年过“库扎扎”时都要打秋千。喜喝新谷酒 在每年的秋收前夕,居住在哀牢山一带的哈尼族,都要举行一次“喝新谷酒”的仪式,哈尼语称“长奴抽扎”或“车收资八都”,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喝新谷酒,选定在一个吉祥的日子里。这天,各家割回一把即将成熟的谷穗,倒挂在堂屋右方后山墙上,采下百来颗谷粒,放进酒瓶里泡新谷酒。然备办美味可口的饭菜全家共饮,有的还请邻居长辈男子来喝新谷酒。席间,客人举杯唱起祝酒歌:
象黄牛寻找春天发出的青草,
我们爽快地喝着喷香的米酒。
红红的竹筷粘着黄鳝,
花花的杯子盛满美酒。
丰收的粮食堆积成山,
白生生的大米吃不完……
  全家老少跟着端起酒杯,喝上几口新米酒,即使是婴儿也要在小嘴上抹上一点。据说,这样可使全家老少无病无害,幸福安宁。包头巾 云南藤条江南岸的哈尼山寨里,人人都有自己做的包头巾。女的方方的一块,团溜溜包在头上;男的宽约六寸,长挂挂一条,宽绰绰缠在头上。小姑娘还不懂事时,戴一顶灵巧的两角小帽。长大了,脱下小帽,包上一块包头巾,用一截丝线箍着,表示这“然咪”(姑娘)成熟了。这时,村上的一些人看上了,就会来提亲。小儿子一落地,就戴个拼缝的小团帽。(因它形状团团的,哈尼人叫它“包嘟”)。人长大了,团帽又缝大一点,一直戴到结婚。结婚时,舅母要从自家的织布机上剪下一块两丈多长的布,然后染得紫蓝紫蓝的,送给新婚的外甥。祝愿他们男耕女织,勤劳动,来日美好的生活象包头巾一样长。
  朴素简易的包头巾,是哈尼人敦厚朴实,勤劳勇敢的象征。姑娘的小帽 哈尼族支系的碧约人,每个姑娘都戴用黑色土布缝制的小帽。小帽有六个角,四周镶着小银泡,帽顶正中又镶一颗大银泡,大银泡下缝有一束红线。
  碧约姑娘未成年戴一顶小帽,是表示对家中老人的尊敬;成年以后要戴两顶小帽(一顶是为情人准备的)。按碧约人的习俗,姑娘一旦被小伙子看中,小伙子为了表示对姑娘的爱慕之情,就把姑娘的小帽抢去一顶。如果姑娘也爱上这个小伙子,就顺从地让他抢去;反之,姑娘就把小帽要回来。
  姑娘的小帽一直戴到婚后,怀了孕不再戴了,这时改成打包头。尖顶白头巾 滇南红河一带的叶车(哈尼族支系)妇女,不论在纺织、做饭,或劳动、串亲、赶场、集会,总爱戴一顶洁白的尖顶白头巾。它不但能防尘、遮日和护发,而且还是一种美的装饰。
  尖顶白头巾是用宽约一尺、长二尺的家织白布缝制的,呈尖角状,酷似刚出土的白竹笋。头巾后尾部宽布长,被风一吹,飘飘荡荡,别有风致。帽的侧后处,有股白线带,有的还用红绿丝线在后尾边沿,绣上别致、鲜艳的图案。
  据说,古代的叶车人,原住在一个美丽的湖滨草原上,后来人口增加了,就南迁到水草丰美的“叶车朗灰”(昆明滇池西山一带)。不久,因和一强大部族发生冲突,只得四处流浪。若干年后,迁到“阿迷州”(现开远一带)居住。但那个强大的部族又追踪而来,善良朴实的叶车人忍无可忍,被迫应战。经过七十七天的浴血奋战,叶车人失败了,他们纷纷逃进红河一带的深山里。妇女们用自己纺织的白布缝成尖顶白帽罩在头上,并用头巾后摆住脸,使敌人无法辨认。后来,发现其他族的妇女戴尖顶白帽的也很多,于是又决定在叶车妇女的头巾上钉根白带,作为标志,以示区别。从此,便一代一代,沿袭至今。哈尼女子和银泡 为什么阿姐、阿嫂,还有那些象月亮一样美丽的“然迷”(姑娘)在染得紫蓝紫蓝的土布衣裳上,系腰上,点缀着成排成行花纹别致的银泡?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个姑娘在出嫁前晚,唱起了伤心的歌,把她的手足同胞兄打动得痛哭流涕,半晌才莫明其妙地说:“我的好妹妹,别哭了,别哭了。”
  妹妹伤心得抽泣不止:“阿哥啊,树叶和树枝都是生长在树干上,我和阿哥都是阿妈生养,阿哥挖田我刮土,今天我为啥不得一丘田?” 她越发伤心了,泪雨纵横地哭诉道:“阿哥下石脚筑墙时,我就上山去,不顾刮破臂膀,割来茅草,今天你们住在新房里,想把我卖去远方呀?屋里的大肥猪,头头是我割猪草来饲养大的,还有成群的鸡,只只都是我一把把撒下粮食喂大,现在,为什么陪送我的就只有一支枯篾兜?!”
  那憨哥听了,手脚无措,粗声粗气地唱道:“兄妹不兴住在一个屋里,这是老辈人兴下来的。我的好妹妹,三块田,给你上头那块;三间房子,给你上边那间。”说完,揉搓着手,眼睁睁望着妹妹。妹妹说:“不要不要!上头那块田树木遮阴,谷子开白花;上面那间草房,椽子小,茅草单薄、通风漏雨的。我要中间的那间房,中间的那块田。”
  阿哥说:“中是那间房子和中间那块田是老辈人留给儿子的,不兴给妹妹。边上的两块田和两间房子,你就挑一间,选一块吧。”   妹妹哭声越大,不见回答。
  “姑娘和儿子不兴分财产、房屋。好罗好罗,就这样做吧。“阿哥终于哄过了妹妹。不分水田,便包一包白生生的糯米饭送她;不给房子,哥哥从三间屋檐拉下三根茅草,折成三截,塞在一支小竹筒里,放在妹妹的竹篾兜底下;不分猪,以后回来过年,哥哥送她一条大猪腿,还买来银泡、银镯头、银耳环给妹妹带上……就这样把她嫁出去了。因此现在山寨的姑娘出嫁,都佩戴着银首饰。只要妹妹从婆家回来过年,哥哥如不杀猪出要买条猪腿送给妹妹……哈尼人和黑色 走进哈尼山寨,无论是男是女,是大人还是小孩,其一身穿带都是黑的──衣服是黑的,裤子是黑的,包头是黑的,就连裤带也是黑的。
  据说,在古老的年代里,哈尼人喜欢浅色的服装,尤喜欢浅蓝和深白色。但是,那时哈尼人居住的地方“魔鬼”当道,蟊贼很多,年轻的姑娘常遭污辱。一次寡妇克略大妈,带着两个美貌的女儿上山采药,不幸祸从天降,克略大妈被蟊贼打死了,两个女儿被蟊贼追赶,逃往深山,住进老林,以挖山药度日,在挖山药的过程中,衣服被蓝靛叶染得青一块紫一块,浅色的衣服竟完全变成油黑色。由于着黑色的衣服,她们才易于躲避蟊贼,得以幸存人间。从此,哈尼人就用蓝靛叶染布缝衣,把黑色当作生命的保护色传到今天。当布谷鸟叫第一声的时候  在云南元江一带,居住在那里的男女老少,每当春天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叫鸣声时,都要回答一声:“我听见了。”据说,这可使勤劳的哈尼人家五谷丰登,健康平安。
  相传哈尼古时分不清农事节令,栽种的庄稼收成不好,人们终年辛苦,到头来仍是缺吃少穿。天上的阿波摩米(哈尼人尊敬的天神)实在不忍心他们挨冻受饿,于是发了慈悲心,指派素有金嗓子之称的布谷鸟来到人间,传达春天的信息,教哈尼人懂得分别节令,种好庄稼;待到八月中秋,又带回五谷品种,向阿波摩米汇报成绩。布谷鸟背负阿波摩米的重托,年年来回奔飞于天上和哈尼山寨,给哈尼人带来了春天。从此,哈尼人根据布谷鸟传来的信息,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日子过得有条不紊,丰及足食。认舅舅 在夏日的黄昏或是初春的早晨,如果你路过哈尼山寨,那些衣着艳丽的哈尼姑娘,或身背幼儿的少妇,就会抓一把炒黄豆给你吃。你地这举动可不要大惊小怪,这是她们在“认舅舅”。
  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年轻的母亲背着孩子回娘家,途中过河时,突然遇见一个吃人的魔鬼。她随机应变,抓起一块石头打过河去,石头飞到对岸,魔鬼以为人飞过去了,就跟着跳过河去。正在这时,来了一个过路的汉子,把魔鬼消灭了。为了感谢过路的救命之恩,少妇领着孩子认他为舅舅。从此,哈尼人就有了这个习俗。
  认舅舅,一般在孩子满三、四个月之后。妇女带上一包糯米饭,两个熟鸡蛋或是鸭蛋,一、二斤炒黄豆上路。当遇着迎面而来的人,不论认识与否,都要请他吃炒黄豆。经过小溪,小河时,则将事前准备的一块扁平圆滑的小石头扔过去,以示消灾除祸,路途平安顺利。开秧门  每逢春耕之前,整个哈尼村寨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他们以古朴的传统仪式──“开秧门”来迎接丰收播种的节日。
  这天,雄鸡刚叫头遍,村寨里便炊烟袅袅,家家一早吃黄饭、红蛋。并让牛也吃点黄饭团,以示同甘共苦。据说,这样,将来结出的稻谷会象黄饭一样金黄,红蛋一样饱满。
  吃罢饭,人们要在田间举行的隆重开秧门仪式。他们穿上崭新的服装,前往寨里最大的一块水田,由承包这块田的主人的主妇,拔下第一把稻秧,请一位寨里年纪大、威信高、富有生产经验的长者栽下第一窝秧苗,祝贺秋来获得丰收。据说,这第一窝秧是否成活。随后,大家才纷纷下田插身。
  根据风俗,开秧门这天,凡是从这里经过的人,不论是男是女,也不管是陌生人还是熟人,主人将会用那带着泥土芳香的手,拉你下田去参加这一盛大的活动。纵是你不会插秧,哪怕是歪歪斜斜的插上几支,主人也很高兴,因为它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苗爱拿”节 栽完秧后,哈价人(哈尼族支系)都要过一次“苗爱拿”节──汉语意为“插完秧后的休息天”。这个节日选在五月上旬的一天。这天,全寨共同杀一头猪、一头牛、各家分一份回去煮食,表示栽秧结束。
  过了“苗爱拿”节,就可吹牛角号,宣布耕牛可以休息了。据说:从前过“苗爱拿”节时,一个牧童想把家里的两头耕牛赶到山上去放牧,劳动成习的耕牛怎么也不愿上山、总往田里跑,牧童没办法,就吹起牛角号对耕牛说:“可爱的老年,前些日子你太辛苦了,现在秧已插完,请你休息吧。”耕牛竟然听懂了,欢快的跑上山去了……
  按照当地习俗,在节日这天早饭前,要把一碗茶水、一碗酒泼在割来的青草上,然后再把一碗肉和一碗饭同青草包起来喂耕牛,以示对耕牛一年辛勤劳苦的慰劳。然后把犁耙、锄头洗净收好。晚上,燃起一堆堆篝火,全寨子的人们到草坪上跳舞、唱歌、庆祝“苗爱拿”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