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驾崩,曾国藩为何连连升官却波澜不惊,李鸿章佩服得五体投地?

曾国藩为何连连升官却波澜不惊?

在咸丰病逝的时候,两个皇后和忠心咸丰的大臣开始了争夺政权的战争,这时曾国藩正带着军队在与太平军对抗,由于战事过于激烈,咸丰离世的消息曾国藩是在十多天后才知道,几天后圣旨降临,升了曾国藩的官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职位,这与京中给他说好话的怡亲王有很大关系,但曾国藩比较聪明知道不能站错队,所以就一直和他们打太极,让李鸿章从心底里佩服。

当时朝中局势不稳,两个太后和忠心咸丰的大臣开始争夺权力,一不小心站错队就可以能丢掉性命,毕竟政治斗争永远都是杀人不见血的,当他被升官后并没有很开心,而是非常担心,毕竟自己没有站队,突然降临的好运有可能是厄运,虽然现在表面非常平静却也不能掉以轻心,这时来了一个说客,就是王闿运,他表明这次升官是怡亲王的主意,想要拉拢他对抗皇后

曾国藩当时后背冒冷汗,自己竟然不知不觉的进入到了政权抢夺战中,而且两位皇后手握印章执掌大权,一不小心他就会丢掉性命,不过他也为官这么多年,对于一些事情的处理能力还是非常强的,既然怡亲王拉拢自己,那么可以肯定的就是两个皇后即将垂帘听政,登上朝廷最高的位置了。

曾国藩为了不被政权争夺所连累,就一直在这中间打太极,并没有偏向哪一方,也没有得罪哪一方,李鸿章看着他每日过得如此艰辛对他十分佩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0
  政治上逢大变故,总有一番血雨腥风,因为政治斗争从来都是甲乙双方甚至多方的斗争,而且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圈子内的没有选择,因为早已站好了队,只能一味向前冲,赢了加官进爵,输了人头落地。
  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这么残酷!
  咸丰病故,两宫皇太后和咸丰生前托孤的赞襄八大臣之间的权力斗争拉开了帷幕。
  此时的曾国藩,正率领湘军攻克了太平军占领的安庆。
  由于在与太平军激战的当口,驿道受阻,咸丰驾崩的邸报十六天后才送达湘营。
  曾国荃、李鸿章和郭嵩焘轮流读了邸报,邸报上同时出现了先帝咸丰和两位皇太后的大印。
  咸丰驾崩,曾国藩仿佛时来运转,没过几天,一份谕旨送达安庆,不但自己保奏的几位湘军高级军官的职务悉数获准,还给曾国藩加了钦差大臣、太子太保两个头衔。几天后又发来一道谕旨,赏他协办大学士衔,谕令他扶正江南,攻克天京。
  两道谕旨果然全有先帝咸丰和两位皇太后“御赏”和“同道堂”两个印鉴。
  好运突如起来?
  曾国藩陷入了沉思。
  因为,曾国藩从来不是谄媚之人,两宫皇太后也从未见过面。
  朝中谁在为自己说话?
  权力斗争总是这么隐晦和腹黑,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其实已经预示血雨腥风的到来。
  而此时,一个说客的来临,让曾国藩终于幡然醒悟。
  这个人叫王闿运,王闿运与曾国藩是同乡,由于学问好,点子多,被协办大学士肃顺聘至家塾。
  王闿运来见曾国藩,表达的意思很明确,此番曾国藩的连连擢升,主要是肃顺和怡亲王的支持。
  在话末,王闿运传达了怡亲王的真意,意思是两宫皇太后违背主制,谋图垂帘听政,与八位赞襄大臣意见向左,想请曾国藩前往热河入觐,“申明祖制,叙母后不得临朝”。
  一面是王闿运的寥寥数语轻描淡写,一面是曾国藩的饱经沧桑老于世故。曾国藩已经一身冷汗,“山雨欲来风满楼”是此时曾国藩最真实的心情写照。
  历朝皇权交接都是升一批罢一批打一批压一批冷一批热一批。
  清朝从来没有后宫干政的先例。
  没有先例不代表不会发生后宫干政,因为毕竟这个朝代姓爱新觉罗。
  两宫皇太后,都是爱新觉罗皇族最亲的人。
  曾国藩虽然老成持重,但是创新性思维绝对是一流的,既然八大臣顾及两宫皇太后,也就证明,两宫皇太后是八大臣的主要对手。
  也就是说,两宫皇太后已经着意登上朝廷最高权力舞台。
  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诡谲的。
  曾国藩已经感觉到了辅政八大臣与两宫皇太后及恭亲王的矛盾。
  此时,矛盾传递到湘营,更证明已经水火不容。
  曾国藩打起了太极拳,自己从来都是一个实干家,不站队又不得罪双方,是最好的选择。
  身旁的李鸿章一直以曾国藩的弟子相称,伴随着老师曾国藩的心路历程,可谓触目惊心,老师不但老成持重,而且不失创新性思维。
  李鸿章打心眼里佩服老师曾国藩。
第2个回答  2019-10-22
因为曾国藩从来不是谄媚之人,两宫皇太后也从未见过面。但是曾国潘在朝廷中还是有地位的,所以每个人都想争取他站在自己的那一边,所以咸丰驾崩曾国藩连连升官。
第3个回答  2019-10-23
因为作为一个久经官场的老手,他对于官场的尔虞我诈了如指掌,所以在咸丰驾崩后被升官虽然被卷入了权力争夺的漩涡但是他还是淡定从容。
第4个回答  2019-10-19
曾国藩可是一个大清国的中流砥柱,没有他一手创办的湘军,怎么去灭了义和团,在当时曾国藩也是一个清官,记得他当时担任四川乡试会考主考官的时候,那可是一个肥差,但是他却一分钱没有收,还纠正了当时的风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