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懂玉雕的证书与落款吗?

如题所述

解读玉雕的落款与证书-新疆雪绒花原创
今天一位新玩家花了一千多买了个俄料作品,说这个作品带证书,还是省级大师呢。大师网站上也能查询到,是不是大师作的作品?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以前已经谈过了。今天在说一下!
玩家玉友不管买什么有时候为了面子问题都有个虚荣心,不少玩家买玉喜欢买个带款的,就是作品上有红色的落款张印,一般来说代表着出自谁的手,谁的工艺,自古以来不管是玉石翡翠,还是书画古董,这上面要是有个款在外人来看就是名家作品,就是传世珍藏,这面子就不是一般的高了,发展都最后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个落款生意就应运而生了。落款一般分为三种,野款,工作室款,市场带落款,和亲工官款四种,
一:野款,顾名思义,不是正路来的,雕刻师做完作品随便落的,谁的名字大落谁的,一般通常这样没有收藏证书,当然也有一种情况就是很多雕刻师名气不大,刚出徒,没事自己落一个自己喜欢的款
网上随便找了一张图,什么料子咱不讨论,落的杨曦的款,国家级大师啊,才卖3500元,几十年的国家级大师就这样被你们贱卖了!二:市场代落款,工作室款,这两个基本属于同一类型的款!
一件作品老朋友肯定知道,纯手工雕刻下来小件好工的话需要个三五天一周左右,大件作品半个月一个月很正常,这么算下来一年你就是把大师累死也雕刻不了多少件,但是你随便去某宝搜一个大师的名字,估计铺天盖地的都有个几万件吧,你就是把大师吃饭睡觉,交际应酬,各地讲学交流,研讨会等等所有的时间都给他空出来一辈子他也雕刻不来这么多作品吧,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手里的大师作品还带证书都是哪里来的呢?问题很简单,工作室作品,代落款作品,工作室作品很好理解了。哪个大师手下没有几十个徒弟呢。大徒弟小徒弟做好的作品,大师一落款含金量立马提高,代落款作品也很好理解,很多个体加工工作室出来比较不错的作品,但是没有名气啊,好嘛,找个关系不错的大师,给个几百块钱,或者吃顿饭,落个款出个证书,是不是更加好卖呢?当然作品可不能太丑,这些都是业内不成为的规定,就是为了方便销售而已的手段,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一些名气大点的名家师傅给别人代落款还要看个作品好坏,工艺如何,而一些名气很小的或者根本就是自己买个头衔的师傅就过分的多了。图中这是一位专门给商家落款的商家,看到左边那些黑色的石头了吗,全部都是机器工,就这种机器工,居然也能找到师傅给落款,机器工一件一百,黑色的料子成本三百,落款在花二百,就算卖个一千多。还是有的赚的!
最后还有一种名门正派,叫大师亲工款,一般这种款是国家级大师才会有的区别,亲工款,工作室款,来料加工款他们会有严格的区分,比如国家级大师杨曦师傅就会有 南石款 龙款等作为区分,不过大师亲工的作品工艺都是非常非常昂贵的,有些国家级大师的亲工作品动辄就是几万十几万的,还得排队!
所以呢。大家买玉,主要还是把眼光放到作品本身的题材工艺和材质上面,证书落款,都是浮云而已,当然了。功名利禄,江湖文化,中国人自古都讲究个颜面问题,这些带款的作品,送礼什么的还是比较有用处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5

自古,玉雕匠人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上落一个款,一来有个品牌效应,名家所出作品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二来作品如孩子,谁不希望在自己精雕细琢的佳作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呢?这个习惯一直流传到今天,从以前我们耳熟能详几位泰斗级玉雕大师的款识,到现在雨后春笋般的大大小小的工作室,都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落款。
不少玉友看到名家款就对号入座,这是范大师的,那是苏然的,那个是长宜斋的……其实在名家工作室知识产权未能被好好保护的市场上,有落款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有落款,未必出自名家工作室。

在苏州,仅相王路一处,以落仿款为营生的作坊就有两处,明价一百元一个款,图样上密密麻麻地罗列了市场上常见的、不常见的各种款识,谁的都能落,这里只有你不认识的,没有落不了的款。常常是你拿着作品过去,都不用开口说落谁的款,人家就根据作品风格和雕刻题材给你落好了相应的名家款识。而款识,过去常落在不显眼的地方,比如鼻烟壶的内壁,貔貅的嘴巴里,是作者为了不显山不露水地留下自己的名字,而如今很多款识的目的则变成了“遮瑕”,打灯看,款下一般是棉、礓等瑕疵。这也算做玉雕修饰技巧的一种,玉友们不必太在意此事。说回仿款。坦白说,为了遮瑕或是跟随潮流,我也加工带仿款的作品,但是我一定会告诉消费者,这个是仿款。但市场上常见落个款就当成名家作品销售的玉器,小五的东西借着大师的名气卖到上六,很多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却为此买单。更有甚至连款都不落的玉器被当成真品卖,模仿个杨曦的侧面观音就当南石的作品卖,随便雕一尊弥勒就落个“一户侯”。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很多仿品层次之低,已经到了气死大师的水平。
面对落款,这里请玉友们一定要索要工作室的“收藏证书”,只有同时满足“落款没错、有收藏证书、证书可查”三个条件,才能确定是名家作品无疑。对于没有落款,或者没有收藏证书的仿品,那些不诚信的商家一般会说:
“这个是他们工作室的徒弟接的私活,不方便落款,落个款还不得再加五六万啦!”
“这种几万元的小东西,工作室一般不做证书的!”
以上都是借口,名正才能言顺,花大钱收个不清不楚的东西又何必呢?我在某市场上遇到过一方俄料仿葛洪的牌子,“松花礓”全占,工差,地子推得很低,老板却粗着嗓子说:“你不信我可以带你去工作室,当着面落个款!”
一般玉友听到这里应该会被唬住,是啊,都能带着你亲自看工作室落款了,还能有错吗?这里请不要忘记上一篇说过的一个逻辑:不是所有人都有底线的。一旦你花钱买单,售后的事情谁能保障呢?他一定会带你去落款吗?不会有各种理由推脱吗?就算带你去,你一定有时间吗?即使真的一起去了,费用算谁的?即使各方面都谈好了,去的一定是葛洪的工作室吗,不会以一句“徒弟的工作室”搪塞过去吗?
以上,都是很麻烦的问题,所以如果你遇见这种情况,就像买料子一样,存疑的不入手,那些话听听就罢了,如果你真买单,那玉商所坑你的钱一定是足够应付以上那些麻烦的了。退一万步说,即使葛洪工作室对于原料毫无要求,那松花礓的牌子真的是葛洪出品,你一定要买名气而不顾品质吗?
当然了,上面说的那些玉商的理由也有可能是真实的,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总而言之,如果一定要收名家作品,一定要来源可靠,证书可查,不要仅仅听人忽悠就掏腰包。

第2个回答  2017-10-15

很多玉友都问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是羊脂玉吗?什么是羊脂玉?
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羊脂玉非常稀有,玉友们在商场里、在淘宝上看到的那些号称羊脂白玉的玉器99.9%都不够格,大家都知道羊脂白玉好,观音菩萨手捧的也是羊脂玉净瓶,商家利用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作为噱头卖东西而已。我们把羊脂白玉称作“传说”一点也不为过,在流通市场上见到羊脂级白玉的可能性太小了,在顶级收藏家手里也不会有太多。
我们先看看真正的“羊脂”是什么样的:

图上就是羊脂,羊的脂肪,白度不是特别高,但是油润、细腻,仿佛随时都可以掐出油来,大家对于羊脂的标准不同,就像对于籽料一级白、1.5级白的标准不同一样,不过我个人心目中的羊脂白玉就是这个标准,这种级别的玉料有,但是非常稀少,笔者有家人做玉三十多年了,所见过的这一羊脂级玉料也不过几块,所以淘宝上、论坛上铺天盖地的“羊脂”都是夸张的说法。比如:

看图来说,基本可以确定这种蜡质光感和米粥结构是韩料,商家打强光,白度提高了一个等级,但是仍然遮不住那种泛黄的韩料特征,而标写的“极品羊脂白”就是欺骗大众消费者的噱头了,羊脂玉和韩料是不可能沾边的事情。
由于国家鉴定标准的问题,同时也受一些鉴定机构的严谨程度影响,我们能够见到注明“羊脂”的鉴定证书,比如:

上图写出的“和田玉(羊脂玉)”仅仅是国家标准对于白度的解读,而行业内并不认可仅以白度为标准的羊脂白玉,玉料的好坏一定是从白度、细度、糯性、油润度等多个方便进行评判的,我们都知道“十白九松”,很多证书可以出具“羊脂玉”的和田玉,细度和油性却不是很好。
关于羊脂玉与否,诸位玉友请尽量遵从行业标准而不是国家的鉴定标准。“羊脂”并不是用来形容玉料白度的概念,羊脂难求,真正的羊脂玉克价都在小五之上了,所以当你再听到玉商说“我这件都到羊脂了!”的时候,请不要相信,所谓的“到羊脂”最多是白度接近,或者主观希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