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和五保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分农村低保和城镇低保,户口性质区分,每月补助金额不等,在100-300左右,看当地生活水平。

五保是指年满60周岁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或16周岁以下无父母的孤儿,孤儿年1500,分散供养五保老人年1000,集中供养1500。

低保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是在城市已经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

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无劳动能力的;

    无生活来源的。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扩展资料:

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持有本县农业居民户口;居住在农村村组,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村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纯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具体询问当地民政部门)。

2014年9月1日起,城市特困人员,即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三无”人员,将享政府供养,吃、穿、住、医、葬五方面均将获得保障。此前,农村特困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已由政府供养。至此,北京市更高标准的社会保障工作完成对城乡弱势群体的全面覆盖。

参考资料:低保-百度百科  五保-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9
农村低保是指对持有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实行差额救助的制度。
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五保对象包括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第2个回答  2019-05-08
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不是一个概念。
农村低保户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持有本地居民常住户口的农村居民。
农村五保户指农村中既无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老、弱、孤、残的农民,其生活由集体供养,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简称“五保”。享受五保待遇的家庭叫五保户。
第3个回答  2020-12-06
低保和五保的区别: 低保是按家庭收入核算的,农村低保是指对持有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实行差额救助的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第4个回答  2019-05-08
农村低保和五保有什么区别?农村低保是指低收入对象,五保,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又无子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