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贵族氏族没有设立家徽的传统?

如题所述

家族徽章对应的是家族依照血缘或者拟血缘传递的身份权利,比如一个欧洲贵族,它的合法成员只要拿出徽章,那么你就不能把人当农奴,战场上拿住了也不能随便杀掉,参军也要按照家徽来组织自己的队伍,因此,假如家并不对应于一个权力单位,并且由此生成成员的社会权利,那么也就无所谓家族徽章(欧洲这一传统在古典时代就基本成型了,罗马法中,家长对于家族成员是有类似于产权的自然权利的)。在中国,上古,尤其是战国,其实大家族是以宗为单位的,因此并非没有家徽,今天青铜器还能看到很多家族性的徽章。但是到汉后,宗族已经降解为家族,同时家族也没有对应的权利定位,因此徽章也就没有了意义,因为从法理上说,汉代之后家族并不能给你什么,最多证明你不是贱民而已,无论是官职还是武职,本质上都是由皇室赋予的,尽管历代都有贵族,但是以权利本身而言,他们依然是出生之后由皇室单独授予的(也就是封),法理上贵族和子女之间在爵位上并不存在天然继承,贵族身份以及权利理论上也无法脱离皇室(朝廷)而单独存在(包括孔张两家,虽然传承不断,但每一代的身份都要经过朝廷敕封,并不是自动接续的)。以这一点而言,欧洲典型贵族在中国并不是不存在,但汉代以后是趋向于消失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1
‍‍事实上,有。除了甲骨文之外,先秦文字还有一种,叫金文,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在战国铁器普遍应用以前,始终是国家战略性物资。用这种武器级物资制作的家庭生活、祭祀用器具,不用说,是贵族家里的“大件”,大致相当于如今某土豪在家里置办了一个核反应堆用于生活用电。如果考察出土青铜器上的铭文,大约西周时期开始,铭文才形成整段的表意内容,而在更早期(如商代)的青铜器上,更多情况下,一件器具上只会有一个文字——或者你说他是徽记也好——而这个时期姓氏这种东西尚未定型,现在普遍认为这些青铜器上的徽记与所有者的姓氏爵位都是有关系的,换言之,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族徽。‍‍
第2个回答  2019-02-21
在隋唐以前,豪强和高门大阀的兴盛期,这段时期集权未到后世的地步,应该说当时的豪强和高门大阀相对独立的地位比较类似欧洲的贵族的,但是相对于西方更为讲究个人和家族的武力开拓和政治进取而言,古代贵族更为重视的是掌握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宗族观念和乡土情结辅以精英式教育延续贵族地位,这时的贵族说家徽没有。
第3个回答  2019-02-22
中国古代是有家徽的,中国的家徽图案中,除了一些鸟兽图腾外,隐约也可以看出象形文字的特征。在发展上,因为文字本身便足以表达讯息,不需要另创图腾做为标示,所以中国的家徽发展比较缓慢。
秦一统后,家纹(权当是家纹)就只有龙了,而其他将,则用其名字作为其军队的标识。而和平时期,家纹也没什么用,也或许,用字替代了家纹吧
第4个回答  2019-02-21
国内有堂号,也是为了彰显家族荣誉的。“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二是显示家族宗亲的特点,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堂号包括郡王总堂号和自立堂号。由于历史文化习俗的影响,人们在谈到和自己同姓氏的历史名人时,往往流露出一种尊崇、自豪之情。堂号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高大宽敞的厅堂上,悬挂着书写“堂号”的匾额,每逢年节喜庆之日,还在门前挂起书写着“堂号”的大红灯笼。当地的老百姓谈论某一家族时,喜欢以“某某堂”来称呼。例如:吴昌硕祖家被称为“三让堂吴家”、瞿秋白祖家被称为“八桂堂瞿家”、恽代英祖家被称为“承荫堂恽家”、李四光祖家被称为“立本堂李家”等等。 著名家族堂号,如:赵姓——半部堂、周姓——爱莲堂、杨姓——四知堂、王姓——三槐堂、张姓——百忍堂、鲁姓——三异堂、丁姓——御书堂、郑姓——玉麟堂、陈姓——三益堂、黄姓——江夏堂、谢姓——宝树堂、冯姓——善德堂、高姓——聚庆堂、彭姓——述古堂、景姓——念祖堂、贾姓——积善堂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