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各指什么

高中地理作业、

第1个回答  2012-11-08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就是在经济生态学的原理指导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的农业生产。经济生态学的原理是不断提高太阳能转化成生物能的效率和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效率,加速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过程,使其达到最高指标。并保持和改善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从而获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是按照经济生态规律进行生产的良性循环农业,是全国规划总体协调的整体农业;是建立一个高功能人工生态系统的高效益农业;是高度知识密集的科学农业,是无废物无污染产生的清洁农业。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就指出:生态农业是“知识密集型农业”,生态农业是“明天的农业”、“未来的农业”,是农业发展的第四阶段。
生态农业与以前的农业发展阶段相比有如下特点:一是绿色植被最大,二是生物产量最高,三是生物产品利用最合理;四是系统经济效益最高,五是系统动态平衡最佳。
有机农业:(Organic farming)指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是利用生态系统内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不打破生物循环链的生产方式。有机产品(Organic prodact)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合法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认证并颁发证书的一切农产品。有机产品是纯天然、无污染、安全营养的食品,也称为“生态食品”。
节水农业:故名思意,就是节约用水的农业;就是减少农业生产中与生物生长、繁殖无关的水的消耗的农业,是提高缺水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生产方式。水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更不用说生长、繁殖。农业生产的实质就是人类利用各种生物生长、繁殖的能力,生产出人类必需的各种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灌溉用水包括:生物生产必需的生理用水、非常重要的生态用水,也包括与生物生产无关的水在自然环境中的泾流、渗漏、蒸发等消耗。节水农业就是采用一系列技术和设备减少与生物生产无关的水的消耗和浪费的农业。
精确农业和“处方”农业:基本上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根据生物生长、繁殖的实际需要,精确投入农业生产资料的农业生产,目的在于减少农业投入、减少浪费、提高产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第2个回答  2020-05-12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概念,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标准。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衡量节水农业的标准是作物的产量及其品质,用水的利用率及其生产率。节水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节水灌溉农业是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用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及管理技术达到提高农业用水效益的目的。早地农业是指降水偏少而灌溉条件有限而从事的农业生产。
节水农业是随着近年来节水观念的加强和具体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学范畴的节水,如调整农业结构、作物结构,改进作物布局,改善耕作制度(调整熟制、发展间套作等),改进耕作技术(整地、覆盖等),培育耐旱品种等;二是农业管理范畴的节水,包括管理措施、管理体制与机构,水价与水费政策,配水的控制与调节,节水措施的推广应用等;三是灌溉范畴的节水,包括灌溉工程的节水措施和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