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壶口瀑布阅读答案

1、第2自然段中黄河水流经壶口时的特点和形成原因,用文中原句回答
2、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特点: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式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形成: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
表达:赞扬了黄河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无坚不摧、坚韧刚强、勇往直前、压而不弯、百折不挠、无往不胜、自强不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27
11.为什么说倚身于秦晋大峡谷,“黄河有幸”?(2分)
  【答案】雄心勃勃的黄河得到了释放的舞台,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评分标准:答出“得到了释放的舞台”,得1分;答出“造就出”和“伟大和不朽”,得1分。共2分。
  12.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说明。(4分)
  【答案】(1)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
  (2)瀑布发出的不绝不灭的震吼撼天动地,包容万千。
  (3)统一和团结使狂放不羁绊的黄河水流的力量排山倒海。
  (4)黄河水流们的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4分)
  (1)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答案】贬义词变为褒用词,生动形象的描述并赞美洪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
  (2)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答案】动词,写出水浪的力量很大。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水流们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胆识、勇气和力量。
  评分标准:(1)答出“贬义褒用”,得1分;有恰当的分析,得1分。意思对即可。计2分。
  (2)答出“形象有力”(有表现力),得1分;有恰当的分析,得1分。意思对即可。计2分。共4分。
  14.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第一问:【答案】象征。或:托物言志。
  第二问:【答案】文章借“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黄河水流形象,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评分标准:第一问回答正确,得2分。第二问能答出“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即可得2分。共4分。
  15.请从文中【A】【B】两处画横线的语句中任选一处,针对其中最鲜明的语言特点加以赏析,并概括该句的深刻内涵。(4分)
  【答案示例】 [示例一] 填选项:【A】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联想丰富,气势磅礴。该句揭示出瀑布撼天动地的声音所展现的勇猛刚烈的气势和悲壮豪雄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示例二] 填选项:【B】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言雄壮有力,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喷薄而出,连用三个“为什么”引人思考,突出了黄河精神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内核的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评分标准:能明确排比的修辞方法及作用,得2分;能概括内涵,点出作用,得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643267.htm#3

第2个回答  2012-11-14
特点是:声音隐隐如雷,震耳欲聋;气势如千军万马;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
形成原因: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追问

用文中句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