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03发生了哪些影响经济发展,贸易发展的大事 求知道的大神赐教。(写毕业论文用的)

如题所述

这是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招录一些吧!

一、关于2003年的工作回顾
主要表现在:
  ---速度加快。一是经济增速快。2003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5亿元,增长12.2%,高于预期3个百分点。面对50年来最严重的黄河缺水状况,粮食产量仍达到了270万吨,实现农业增加值55.5亿元,增长2.5%。工业经济克服了资金、电力、运输紧张的困难,增加值达到143.3亿元,增长16.3%。一批重点行业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建筑业持续高速增长,增加值达到48.4亿元,增长26.6%。第三产业虽然受到非典疫情的严重影响,增加值仍达到137.8亿元,增长8.3%。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8.2亿元,增长37.9%,高于预期目标20个百分点。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国债资金20.3亿元、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6.1亿元,新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改善了我区的发展环境,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对外开放步伐快。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186万美元,增长12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170万美元,增长44.1%。银川橡胶厂与佳通公司合资扩建90万套全钢子午胎、青铜峡铝业集团与加拿大铝业、丰友化工与香港捷美以及宁夏宾馆等一批外商投资合作项目进展顺利。进出口总额达到6.5亿美元,增长47.4%,其中出口5.1亿美元,增长55.9%。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宁夏枸杞节、第四届国际摩托车旅游节等大型经贸旅游文化活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继续向深度与广度拓展。四是消费水平提高快。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6.5亿元,增长11%。城乡居民购买力进一步增强,消费结构更趋合理,住房、汽车以及教育、旅游、文化、体育等消费支出加大,拉动了经济增长。
  ---效益提升。一是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3.3亿元,增长15.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亿元,增长16.3%。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96.7,提高5.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10.2亿元,是上年的1.9倍,创历史最好水平。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46.4亿元和681.6亿元,均增长29%以上。二是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6:45.9:38.1,变为14.4:49.8:35.8,二三产业的总份额增大,证明工业化、城市化战略实施已初见成效。农业方面,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0.7%和34.8%提高到21.9%和36.2%,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涌现出了一批知名品牌和特色产品。工业方面,传统支柱产业优势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交通通信、金融保险、商贸旅游、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有力地拉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31元,增长7.6%。及时落实国家调资政策,保留了川区15%和山区24%的增资系数,努力提高增资水平。继续巩固“两个确保”,享受低保政策的城镇人口达20.26万人,做到了应保尽保;适时提高了城市困难群众“三条保障线”标准,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加大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实现城镇新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43元,增长6.6%。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77.7亿元,增长23.1%。扶贫济困和救灾工作不断加强,全年发放各种救灾救济款6460万元,保障了困难群众和灾民的基本生活。自治区政府向社会承诺办理的12件实事全部完成。
  ---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银川至青岛、丹东至拉萨高速公路宁夏段全线贯通,银川机场段高速公路建成使用,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26公里。银川热电厂3号机组、石嘴山电厂2、3号机组并网发电,农村电网二期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民族运动会体育场馆、银川市北部污水处理厂等投入使用。沙坡头水利枢纽、陕甘宁至银川输气管道复线等工程进展顺利。银川至武汉高速公路宁夏段具备开工条件,西电东送北线工程、银太铁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抓紧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有了新突破。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了全面禁牧,草场大面积退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止。注重水系建设和湖泊湿地的开发、保护,全区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7万公顷。全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433万亩,分别为国家和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6倍和108%。加强水污染治理,努力改善地下水和宁夏段黄河水质。加大工业污染和环境的综合治理,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上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化进程迈出新步伐。“大银川”建设迈出了历史性步伐,道路、广场、市政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银川速度”,一个靓丽而充满活力的新银川逐步展现。石嘴山、吴忠、固原等地区性中心城市和各县的城镇面貌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全区新增城镇人口21万,城市化率达到40%。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税费改革进展顺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在全国率先对引黄灌区纯农业户实行了直接补贴。以产权制度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继续上升。计划、财税、投融资、外贸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审批事项,行政效率有了新的提高。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营造公平、有序、健康的竞争环境,维护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统筹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加快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事业建设。自治区传染病院和各市县疾控中心陆续开工建设或建成,医疗设备得到更新,防疫救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研发取得新成果,科普工作日趋深入,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深入开展,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全年申请专利430件,有71项科技成果获得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着力构建具有宁夏特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山区实现了“普初”,川区“普九”进一步巩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整合,高中办学规模扩大,办学质量提高。完成了新宁大的合并组建,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和专业结构渐趋合理,实现了博士点和博士学位授予权零的突破。民族教育得到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回族学生比例提高。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在调整中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社会科学等各项事业繁荣进步,文化产业逐步兴起。重视做好老龄和残疾人工作。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扩大“少生快富”工程试点范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0.95‰,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人口素质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国防教育深入人心,民兵预备役工作在改革中加强。
  在加快川区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山区开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原则,在进一步增强川区整体经济实力的同时,把南部山区的开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适时召开了固原工作会议,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南部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扶贫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实施千村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南部山区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去年山区8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44亿元,是历史上投入最多的一年,GDP增长1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3%,均为近年最好水平。
  在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面貌的改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大幅度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126个乡镇,撤并比例达40%。按照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繁荣文明的现代化新农村要求,加强农村住宅建设规划指导,抓点带面,农民住宅的砖房率达到51.4%。加大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草场围栏、农村教育及文化卫生设施等的投入,解决了21.6万人、50万只羊、7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建成县乡公路1170公里。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活动深入人心。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