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

金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

养金鱼,是个细活,换水补养的同时,还得地方各种病害的发生。需要动手操作的活计咱不怕,可金鱼一旦生病了,就让人又担心又头疼。

这不,金鱼身上慢慢长了白色絮状物,就是个例子。有的朋友刚开始不在意,过几天却发现这些金鱼逐渐没了活力,直到最后一命呜呼。

金鱼身上长白色絮状物和水质有关系么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水质出现了问题么?

NO!这和水质关系并不大。这是病,得治!

该病的专业名字叫水霉病,顾名思义,金鱼在水里发了霉(挺形象的),通俗名字叫白毛病(更形象生动)——金鱼身上长白毛。

金鱼水霉病发病的原因

小小金鱼水中游,难免会擦伤碰伤,身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口,水中的细菌就乐开花了:天赐良机啊!开始各种侵染,在伤口处繁衍不止,久而久之,就会在伤口周围形成白色絮状物。

不过,这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金鱼发病初期,受伤部位会分泌黏液,并逐渐增多,同时伴随有红肿现象。发展至后期,伤口处伸出许多棉絮状灰白色菌丝并出现充血、坏死、溃烂。

金鱼水霉病的后果

金鱼生病后,肯定感觉各种不舒服啊(和我们人类一样滴),经常表现出各种烦躁不安,活动异常,可以用“上蹿下跳”四字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同时,食欲减退,什么都不想吃,最后衰竭而死亡。

说它是因为病死的没问题,说它是累死的也行,饿死的问题也不大。

反正凉凉的原因,都是因为水霉病造成的。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一旦发现金鱼身上出现了白色絮状物,不要犹豫不要慌张,一定是水霉病(白毛病)。

1、及时换水,减少水中的病原菌数量,阻断感染源;

2、往鱼缸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和食盐混合物,起到杀菌的作用,同时,用15瓦的紫外线等每日照射数小时,杀灭细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金鱼身上的白色絮状物是会越长越多,它是鱼身上的一种传染病。如果严重的,不如直接扔掉。鱼儿活着也是很痛苦的。 这就是鱼类中最常见的病——白点病(俗称感冒),主要是因为水温变化较大超过了鱼类本身的适应能力引起的。这种病的病程较长,开始的几天并不明显影响鱼,再以后鱼变得迟钝和厌食,身上的絮状白点增多,最后死亡。白点是一种小虫子,吸附在鱼身上。 鱼儿得了此病不用担心,你可以用药——“白点一次净”,也可以用“孔雀石绿”,鱼市都有卖,而具体的使用方法在包装上也有。 但是最好的治愈方法永远不是用药,这大家都知道。我养鱼十年多了,白点屡见不鲜,这里推荐一种最好的自然疗法:把养鱼的水温提到28度以上,几小时白点就会自动消失,再往鱼缸里撒一点盐(一般的养鱼行家没事的时候也会加一点盐)。鱼就会好的。更有个别体质好的,不用任何治疗措施也会自动痊愈。

鱼儿因为水质等因素会染上很多病,所以平时要注意鱼儿环境。还要经常观察鱼儿是否有不良状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4-28
水霉病,又叫白毛病, 早春和晚秋是流行季节,多由于金鱼受伤,水霉菌侵入所引起。初期,受伤部位粘液分泌增多并有红肿现象,后期伤口处伸出许多棉絮状灰白色菌丝并出现充血、坏死、溃烂。病鱼表现出烦躁不安,活动异常,食欲减退,最后衰竭而死亡。
治疗方法:
1.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3.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4.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5.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的发生、投放活饵料时注意清洁消毒。水质保持清洁以隔绝水霉菌的生长。一般可以防止此病的发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5-29
金鱼身上有白絮物的话,是水质中含有对金鱼的有害物质,金鱼身上白絮物是组织溃烂所出现的症状,建议为金鱼换水,并且为鱼缸添加氧气以及过滤设备。
第4个回答  2021-03-15
这个不是水质的问题,而是鱼身上出现的水霉病,也叫做白毛病,当出现了白色絮状物的时候,应该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