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同化的光呼吸

如题所述

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下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这种呼吸仅在光下发生,且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一般生活细胞的呼吸在光照和黑暗中都可以进行,对光照没有特殊要求,称为暗呼吸。
光呼吸与暗呼吸在呼吸底物、代谢途径以及对O2和CO2浓度的反应等方面均不相同。另外,光呼吸速率比暗呼吸速率高3~5倍。 光呼吸是一个氧化过程,被氧化的底物是乙醇酸(glycolate)。乙醇酸的产生则以RuBP为底物,催化这一反应的酶是Rubisco。这种酶是一种兼性酶,具有催化羧化反应和加氧反应两种功能。其催化方向取决于CO2和O2的分压。当CO2分压高而O2分压低时,RuBP与CO2经此酶催化生成2分子的PGA;反之,则RuBP与O2在此酶催化下生成1分子PGA和1分子磷酸乙醇酸(C2化合物),后者在磷酸乙醇酸磷酸(酯)酶的作用下变成乙醇酸。
表1 光呼吸与暗呼吸的区别
光呼吸
暗呼吸
底物
在光下由Rubisco加氧反应形成的乙醇酸,底物是新形成的。
可以是碳水化合物,脂肪或蛋白质,但最常见的底物是葡萄糖。底物可以是新形成的,也可以是贮存物。
代谢途径
乙醇酸代谢途径,或称C2途径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
发生部位
只发生在光合细胞里,在叶绿体、过氧化体和线粒体三种细胞器协同作用下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细胞质和线粒体中进行。
对O2 和CO2浓度的反应
在O2浓度1-100%范围内,光呼吸随氧浓度提高而增强,高浓度的CO2抑制光呼吸。
一般而言,O2和CO2浓度对暗呼吸无明显影响。
反应部位、条件
光下、绿色细胞
光、暗处生活细胞
光呼吸的全过程需要由叶绿体、过氧化体和线粒体三种细胞器协同完成,这是一个环式变化过程。光呼吸实际上是乙醇酸代谢途径,由于乙醇酸是C2化合物,因此光呼吸途径又称C2循环。
在叶绿体中形成的乙醇酸转至过氧化体,由乙醇酸氧化酶催化,被氧化成乙醛酸和H2O2,后者由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成H2O和O2。乙醛酸经转氨酶作用变成甘氨酸,进入线粒体。2分子甘氨酸在线粒体中发生氧化脱羧和羟甲基转移反应转变为1分子丝氨酸,并产生NADH、NH3,放出CO2。丝氨酸转回到过氧化体,并与乙醛酸进行转氨作用,形成羟基丙酮酸,后者在甘油酸脱氢酶作用下,还原为甘油酸。最后,甘油酸再回到叶绿体,在甘油酸激酶的作用下生成PGA,进入卡尔文循环,再生RuBP,重复下一次C2循环。在这一循环中,2分子乙醇酸放出1分子CO2(碳素损失25%)。O2的吸收发生于叶绿体和过氧化体内,CO2的释放发生在线粒体内。 从碳素同化的角度看,光呼吸将光合作用固定的20%~40%的碳变为CO2放出;从能量的角度看,每释放1分子CO2需要消耗6.8个ATP和3个NADPH。显然,光呼吸是一种浪费。
CO2和O2竞争Rubisco的同一活性部位,并互为加氧与羧化反应的抑制剂。Rubisco催化反应的方向,是进行光合作用还是光呼吸,取决于外界CO2与O2浓度的比值。大气中CO2/O2比值很低,加氧酶活性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既然在空气中绿色植物光呼吸是不可避免的,那它在生理上有什么意义呢?目前认为其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1.消除乙醇酸的毒害:乙醇酸的产生在代谢中是不可避免的。光呼吸消除乙醇酸的代谢作用,避免了乙醇酸积累,使细胞免受伤害。
2.维持C3途径的运转:在叶片气孔关闭或外界CO2浓度降低时,光呼吸释放的CO2能被C3途径再利用,以维持C3途径的运转。
3.防止强光对光合机构的破坏:在强光下,光反应中形成的同化力会超过暗反应的需要,叶绿体中NADPH/NADP+的比值增高,最终电子受体NADP+不足,由光激发的高能电子会传递给O2,形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光合机构具有伤害作用,而光呼吸可消耗过剩的同化力,减少的形成,从而保护光合机构。
4.氮代谢的补充:光呼吸代谢中涉及多种氨基酸(甘氨酸、丝氨酸等)的形成和转化过程,它对绿色细胞的氮代谢是一个补充。
5. C3植物、C4植物、C3-C4中间植物和CAM植物的光合特征比较
根据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碳同化途径的不同,可将植物划分成为C3植物、C4植物、C3-C4中间植物和CAM植物。但研究发现,高等植物的光合碳同化途径也可随着植物的器官、部位、生育期以及环境条件而发生变化。例如,甘蔗是典型的C4植物,但其茎杆叶绿体只具有C3途径;高粱也是典型的C4植物,但其开花后便转变为C3途径;高凉菜在短日照下为CAM植物,但在长日照、低温条件下却变成了C3植物。冰叶日中花,在水分胁迫时具有CAM途径,而水分状况适宜时,则主要依靠C3途径进行光合作用。
表2 C3植物、C4植物C3-C4中间植物和CAM植物的结构、生理特征比较
特 征
C3植物
C4植物
C3-C4中间植物
CAM植物
结构
BSC不发达,不含叶绿体,其周围叶肉细胞排列疏松
BSC含叶绿体,其周围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呈“花环型”结构(kranz type)
BSC含叶绿体,但BSC的壁较C4植物的薄
BSC不发达,不含叶绿体,含较多线粒体,叶肉细胞的液泡大
绿素a/b
2.8±0.4
3.9±0.6
2.8~3.9
2.5~3.0

C3植物
C4植物
C3-C4中间植物
CAM植物
CO2补偿点
(μg L-1)
>40
5左右
5~40
光照下:0~200,黑暗中:<5
合固定CO2的途径
只有C3途径
C4途径和C3途径
C3途径和有限的
C4途径
CAM途径和C3途径
O2固定酶
Rubisco
PEPC,Rubisco
PEPC,Rubisco
PEPC,Rubisco
O2最初接受体
RuBP
PEP
RuBP,PEP(少量)
光下:RuBP;
暗中:PEP
CO2固定最初产物
PGA
OAA
PGA,OAA
光下:PGA;黑暗中:OAA
EPC活性
(μmol·mg-1
.chl.min-1)
0.30~0.35
16~18
< 16
19.2
最大净光合速率
(μmolCO2 m-2·s-1)
15~35
40~80
30~50
1~4
光呼吸
3.0~3.7
≈0
0.6~1.0
≈0
同化产物分配


中等
不等
蒸腾系数
450~950
250~350
中等
光下150~600
暗中18~100
到了20世纪70年代,又发现某些植物形态解剖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介于C3植物和C4植物之间,被称为C3-C4中间植物。迄今已发现在禾本科、栗米草科、苋科,菊科、十字花科及紫茉莉科等科植物中有数十种C3-C4中间植物,如黍属的Panicum milioides 和P.Schenckii等。然而,大多数C3植物、C4植物、C3-C4中间植物及CAM植物的形态解剖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还是相对稳定的,有区别的,见表3-5。一般而言,C4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特别是在低CO2浓度、高温、强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