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鲁斑战役的战役评论

如题所述

1.掌握追击时机
当我新编第22师所属各团分别突入孟关,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时,日军败象已现,且阵地亦有逐渐动摇迹象,我驻印军指挥部即研判日军将向南溃败,故在攻克孟关後,即刻下令战车营协同新编第22师向瓦鲁班败退之日军发起追击,力求捕歼敌军於瓦鲁班以北地区。综观此次追击之所以能够成功,在於指挥官能深谙“追击须看破好机,断然开始,不容敌从容脱逃而逸失捕歼敌军良机」之理;及时掌握追击时机所致。
2.追击部队的编组恰当
在追击部队的编组方面,我驻印军总指挥部采取至当的步、战、工兵部队的混合编组,下令战车营(配属工兵)协同新编第22师沿宁库卡、昆年卡向瓦鲁班败退之日军发起迂回追击,使得败退日军在方抵瓦鲁班附近地区,於立足未稳之际为我追及而捕歼。
3.贯彻锲而不舍的追击精神
当孟关为我攻克,日军向南溃败之际,我指挥官(军长及新编第22师师长)均能掌握此追击良机,不顾部队激战後之疲困,断然发起追击,以求全胜。再者,担任追击任务的战车营,在追击途中面临密布的原始森林及溪河时,并未因地势险恶、不利战车的机动而放弃追击行动,反而克服艰难,以锲而不舍的追击精神,不顾恶劣的外在因素及精神的疲惫日以继夜紧追在後,最後终能於目标区─瓦鲁班前之原始森林内拦截敌军师团指挥所而摧毁之,并协力友军围歼日军残部於瓦鲁班地区,达成追击的任务。 1.步兵协力战车完成渡河点的开设
我军在发起追击的过程之中,各兵种均能充分的发挥协同合作及相互支援的作战精神。首先是在追击之初,当追击部队行经昆年卡东侧原始密林时,突遇南比河横亘於前,阻碍了战车营的机动,随伴的步兵营及工兵,立即完成南比河渡河点的开设,使得战车营在步兵及工兵的支援下,能顺利克服此一溪河天然障碍继续执行追击的作战任务。
2.战车交付步兵既得之战果
在黄昏前,当战车营超越步兵,向目标追击前进,距瓦鲁班西北约2公里附近林中时,突遇日军第18师团指挥所,我战车立即对日军发动攻击,除摧毁指挥所及歼灭大部日军外,并一举占领该地区及其附近要点,由於时已夜暗,日军已於瓦鲁班地区构筑工事实施防御,加以战车无夜战能力且急须整补,无法乘胜再行攻击,遂将既得之战果及警戒任务交付随後而至的步兵66团第1营接替,战车营方於步兵营的掩护下就地整补,完成翌日再兴攻击的准备。
3.战车前导的攻击行动
我在缅北对日的作战中,有关於步、战间的密切协同及合作无间的表现,就属“瓦鲁班战役」中的表现最为卓越。3月9日晨,我军於追击末期,在对瓦鲁班的守敌攻防战中,战车第1营协同友军向据守瓦鲁班之日军第18师团残部发起攻击时,一马当先的冲入敌阵。激战中,我战车营充分发挥了强大火力、机动力及震撼力的特性,反覆蹂躏战场,不但造成日军大量伤亡,同时亦冲跨了日军防御体系。此际,步兵亦在战车前导的攻击下,向惊慌失措的日军发起冲锋,未几,除极少数的日军向南逃逸外,瓦鲁班终为我军所攻占。
七、出敌不意,攻其不备
兵法有云:“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微乎微乎!至於无形,神乎神乎!至於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瓦鲁班战役的成功,除了诸多因素外,我战车营“出敌不意,攻其不备」之穿越原始森林,出乎日军意料之作为,实为主要关键所在。孟关至瓦鲁班之间,为一蛮荒之地,地区内地势险恶,原始森林密布,溪流横亘其间,在日军的判断认为,我军绝对不可能会取道而行,更何况是装甲部队的穿越通行;是故,其认为师团指挥所设置其间,不但可依仗山林溪河的屏障,亦可获致原始森林的隐蔽而安全无虞;未料,事与愿违,我军在发起追击时,不但充分运用此一蛮荒险恶之地为主要追击路线,更以战车营为主编成的追击部队率先强行穿越,此一出乎日军意料之外的穿越原始森林作为,最後不但奇袭了其师团指挥所,亦使得仓促部署於瓦鲁班的防御日军在顿失指挥中枢的情况下,为我追击部队所歼灭。 一、日军方面
1944年3月,由於我入缅远征军继孟关之役击破日军第18师团主力,及发起追击途中,战车第1营在一举摧毁其师团指挥所後,复於“瓦鲁班战役”中,协同新编第22师主力围歼日军残部於瓦鲁班地区,重创了日军号称“森林战之王”之第18师团,第18师团战力亦因之残破而一蹶不振(尔後所见之第18师团,乃为重新整编而成,在战力方面已不如往昔),也由於该师团的败退,不但瓦解了日军“暂时退守瓦鲁班,再图反扑”的作战企图,打乱了日军第33军於缅北的作战部署,更直接影响了日本缅甸派遣军於缅甸的布局;自此,驻缅日军因而陷於战略不利的态势,并埋下日後全面溃退的败因。
二、盟军方面
1942年2月,日军挟优势战力进攻缅甸,仰光失守,英军危急,我府应英国政府之要求,派遣国军劲旅远征缅甸,与盟军初次并肩作战,後因英军的怯战及敌我战力优劣显着的差异,盟军因而失利,我军退守中缅边境。1944年3月3日,我驻印军在换装完毕後奉命协同英、美友军反攻缅甸。由於我军於缅北作战的英勇表现及屡挫日军(尤其是瓦鲁班战役中重创日军第18师团),成功的箝制日军主力,大大配合了英、美友军的作战,使计划得以顺利进行,对战局情势之扭转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亦使得盟军最後终能实现“先进攻缅甸……然後逐次向马来西亚及泰、越、南洋进出……以澈底击灭敌军,恢复东南亚及太平洋一切失地……”的对日攻势计画,获得最后胜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17
瓦鲁斑战役在二战史上的评价如下:
一、1943年1月,中国远征军应盟军之请反攻缅甸,与日军於缅北地区实施多次决战,其中以“瓦鲁班战役”最为令人所瞩目,此役开创了中国军队日後於缅北作战的有利形势。
二、1944年3月5日─9日的瓦鲁班一役,由於我军重创日军第18师团,成功的箝制日军主力於当面,使其他方面英、美友军的作战得以顺利进行,对战局情势之扭转裨益良多。
三、“瓦鲁班战役”的胜利,主要的关键因素在於:正确的作战指导;指挥官卓越的指挥;正确的情报判断;合作无间的步战协同。
四、日军於“瓦鲁班战役”中之战败,不但打乱了其於缅北原有的作战部署,更使驻缅日军因而陷於战略不利的态势,并埋下日後全面溃退的败因。
五、“瓦鲁班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不但可谓为最辉煌的一役,亦为中国装甲兵之建军史上,永志难忘的光荣史绩。
瓦鲁班战役起因:
1941年12月8日,日军在偷袭珍珠港、掀起太平洋战争后,为实现其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之梦想,侵入中南半岛之泰、越,攻占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截断英国东方航路,并乘胜进军缅甸,企图切断我国仅存之对外国际交通路线——中缅公路。日军第15军入侵缅甸后,屡挫英军,英军在节节败退的不利战况下,一再要求中国派兵入缅,以协助其对日的作战;1942年2月9日,我军遂应英军要求,派远征军(第5、6及66军)入缅支援英军作战,日军在经我远征军多次抵抗後,战力消损极大,如同强弩之末,此际亦无力再战,遂以其第18师团接替缅北防务,与我形成对峙。1943年1月,盟军联合参谋部在考量全般战略情势后,决定反攻缅甸,要求我驻印军策应盟军作战,协力向缅北取攻势,“瓦鲁班战役”因是发生。
瓦鲁班战役过程:
1944年3月2日,战车第1营营长赵振宇在接获驻印军指挥部之电令后,立即于怒昆召集车长以上干部下达攻击命令。
战车第1营在完成攻击部署後,旋以第1连(配属步连×1)为前卫,在第64团之掩护下,行超越攻击,并於南姆卡西北约1.5公里处与日军警戒部队遭遇,经该连猛烈攻击,歼敌30余人後将之击溃,在後跟进之战车第2连乘势超越发起攻击,再击溃三马卡之日守军,作战中第3连亦兵分三路,分向南姆卡西南之敌攻击。新编第22师所属各团乘势向孟关推进,第66团亦切断孟关通新邦间公路。
3月5日,我新编第22师师长廖耀湘下令向据守孟关日军全面发动攻击,新编第22师第64团、65团分别由孟关西侧及北侧突入,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当我军在围攻孟关期间,我驻印军总指挥部即截获“日军即将退却瓦鲁班地区……”之情报,为捕捉残敌,故在攻克孟关後,下令战车第1营任迂回追击部队,协同新编第22师(任正面追击部队:编组三路纵队第65团为右纵队、第64团为左纵队、第66团为中央纵队)分沿孟关、般尼、宁库卡、昆年卡向瓦鲁班败退之日军发起追击,新编第38师第113团则向瓦鲁班东侧及泰诺追击,以断敌退路。3月7日15时,战车第1营在追抵昆年卡公路附近之际,拦截了日军第18师团撤退中的辎重部队,卤获了大批枪炮弹药及粮食。当日13:50时,战车第1营与随後追抵昆年卡之我22师所属第64团会合。步兵即刻协同工兵,在昆年卡东侧密林中完成南比河渡河点的开设,并开始掩护战车营的渡河行动,战车营在完成渡河後,即超越步兵向目标追击前进;16:10时,战车营在追击途中,先头连一度在密林中遭受日军战防炮之伏击而前进受阻,连在摧毁日军战防炮之後,全营便加速续向目标前进。3月9日晨,战车第1营再协同陆续抵达之友军(新编第22师主力及新编第38师一部)向据守瓦鲁班之日军第18师团残部发起攻击,不但造成日军第18师团守军大量伤亡,同时亦冲跨了该师团所编组之防御体系,瓦鲁班为我军所攻占,少数残存日军向孟拱河谷狼狈而逃。
瓦鲁班战役战果:
是役,战车营所获战果,除拦截撤退中之日军辎重部队,卤获了大批枪炮弹药及可供全师3日食用之粮食外,尚摧毁日军第18师团指挥所、卤获师团关防1枚、完整之装甲车2辆、大小车辆各1及击毙日军第18师团作战科长石川中佐、经理部长木村大佐、第55联队长山崎大佐及第7中队长原良大尉等官兵450余人,战果之辉煌,为中日战争中所罕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