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一冷皮肤上就会起鸡皮疙瘩

如题所述

在寒冷时人体皮肤内的血管收缩,使血流量减小,同时皮肤出现“鸡皮疙瘩”,这是皮肤内部的立毛肌收缩所导致的,皮肤上的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防止蒸发带走热量,从而散热量减小。

若在寒冷环境下,体内的冷觉感受器感受到外部温度变化后就会变得兴奋,并将这种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导至下丘脑,下丘脑内部的体温调节中枢也会兴奋起来,将应对寒冷的信息通过传出神经传导出去,到达控制体内产热的相关部位,快速反应起来。

比如“打哆嗦”就是产热的重要结构“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另外,甲状腺和肾上腺也会感受到“命令”,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多,这两种激素作用于细胞,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也使得产热增加。

除此之外,机体还需要减少散热。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而皮肤的散热机制主要是血管运动和汗腺活动。于是,在寒冷时人体皮肤内的血管收缩,使血流量减小。

扩展资料

有趣的实验

英国科学家曾针对2000名英国成年人进行过一次调查,他们发现,有77%的人曾经起过鸡皮疙瘩,23%的人从未有过这种经历。近日,英美一项联合研究发现,爱起鸡皮疙瘩的人更健康、更友善,也更富有创造力。

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副教授鲁宾·默菲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马休·萨克斯对100名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参试者观看一场精彩的45分钟夏季演唱会后,有55%的人表示自己在观看过程中起了鸡皮疙瘩,其余人则没有。此后,研究人员询问他们对生活前景、情感认知、自我身心健康等问题的看法。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起鸡皮疙瘩的人中,有88%认为这场演唱会令自己感到幸福,66%认为自己身心非常健康,80%称自己比较随和且感情丰富,对烘焙、绘画和写作等创意活动充满浓厚的兴趣。而在没有起鸡皮疙瘩的参试者中,这一比例分别仅为80%、46%和63%。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体为什么能够抵御炎热和寒冷的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爱起鸡皮疙瘩,创造力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皮肤是非常光滑的。可是在突然感觉寒冷或受凉时,如冬天你刚从温暖的房间走到外面,皮肤上就会出现一些小的疙瘩,像鸡的皮肤一样,我们常叫它“鸡皮疙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我们的皮肤对人体的作用可大了,它可以保护我们身体内的器官不受侵害。当天气特别热的时候,它可以通过出汗散发身体的热量,来调节人体的温度,还可以感受到冷、热、痒、痛、触等的刺激。当皮肤突然受到冷的刺激时,皮肤下的感受器就会得到冷的信息。为了保持体内原有的温度,它会立刻把这个信息报告给大脑,大脑皮层立即发出命令,使皮肤上的汗毛孔收缩,汗毛下面的立毛肌也同时接到命令,收缩起来使汗毛竖起。这时皮肤上就出现了一个个小疙瘩,即“鸡皮疙瘩”,它们像一堵防寒的墙一样,保护着身体的温度不下降或少下降。所以皮肤遇冷后出现鸡皮现象对人体实际上是一种保护措施,同时也告诉你一个信号“注意不要受冷”,否则就会生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05
天气寒冷或突然遇到凉风时,我们的皮肤上会出现一些密密麻麻的小疙瘩,看起来像去了毛的鸡皮一样,因此人们叫它“鸡皮疙瘩”。那鸡皮疙瘩是怎么产生的呢?
原来,人的皮肤汗毛下连着一小束被叫做竖毛肌的组织,这种肌肉控制汗毛的运动。当冷空气侵袭人体皮肤表面时,皮肤表面的温度感受神经立刻把消息传给大脑。大脑就像司令员一样发布命令,收缩皮肤上的汗毛孔。于是汗毛下的竖毛肌开始收缩,汗毛就一根根竖了起来。收缩的竖毛肌看上去就像一个个小疙瘩,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阻止体内热量的散失,是人体抗寒的一种自卫性反应。这时你应该考虑添件衣物了。
有时,人受到惊吓,皮肤也会有出现“鸡皮疙瘩”,这是因为,自我防御神经连锁反应引起的。
第3个回答  2020-10-16

当冷空气侵袭人体皮肤表面时, 皮肤表面的温度感受神经 ,立刻把消息传给大脑 。大脑就像司令员一样发布命令 ,收缩皮肤上的汗毛孔, 于是汗毛下的竖毛肌开始收缩, 汗毛就一根根竖了起来 ,收缩的竖毛肌看上去就像一个个小疙瘩。

第4个回答  2018-02-27
当人体感到寒冷或者害怕亦或者大脑指令时,身上就会起鸡皮疙瘩的。
指导意见:
要注意保湿,一个月去一次角质。
每天参加锻炼。
饮食上多吃有维A的果蔬。
也可以用角质舒华膏来改善,用上一个月左右就行了,不过这个是不能根治的,所以护理是要做好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