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歌唱情感摘要

如题所述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音乐是抒发人类情感最直接、最形象的艺术形式,好的音乐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情感教育已成为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是中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步骤。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已成为每一位音乐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转换师生角色,激活学生情感
  1.“导游”角色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而教学中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理解学生知识上需要什么,情感上渴望什么,思想上有哪些闪光点或有哪些模糊点,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手、口、脑并用,知、情、意并行,从而使学生充分、自由地思考和想象,使情感得以流露。例如,在歌唱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表情与动作在演唱中有什么作用?是不是应该适当加些动作?”让学生开动脑筋,讲自己的观点,有的说动作可以形象地表现歌曲的内容,便于情感更好表达,应越多越好;有的说动作不宜太多等等。这些想法尽管不全面也不是很准确,但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了动脑筋的乐趣,还了解了自己的不足,开阔了思维的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突出,创新思维有了发展的空间,学生的真实想法得到展示,学生情感得以释放。
  2.“画师”角色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一环节好比画师作画,必须绘制出精美的“佳作”来。为此,教师备课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选材料、选好教法、用好教学手段,在抓“重点”突“难点”解“疑点”上下工夫,在教学“衔接点”上下工夫,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工夫,在激活学生情感的“兴奋点”上下工夫。
  3.“导演”角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主渠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好比是导演,要为学生创设表演的平台,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不断地显现灵光,要使学生对所有知识进行内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见、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采用各种教法,恰当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从而使学生处于亢奋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荡,才能点燃思维的火花,从而在和谐、热烈的情境中更好地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例如,中学音乐课的歌唱教学原本可能很枯燥,而情感是附着在歌词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语句之中的,词曲是词曲作家寄托思想感情的载体。所以在歌唱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情感。在学唱歌曲前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再反复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从而激活学生的情感。
  二、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境而产生的,即所谓的触景生情。教师针对探究的课题,恰到好处地创设好情景,利用影视资料、自制动画等,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探索,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真实情景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升华情感、激发智慧。要主动地爱护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理解一些学生提出的近乎离奇的问题,而不能以“钻牛角尖”的“罪名”而简单处置。恰恰相反,教师应因势利导,带着学生的疑问,循着学生的“天才”设想,不妨做一些试探。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不满足一个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多想出新招,从而在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把学生带进一个出神入化的思维空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陶冶了学生创新的情感,更能激发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唤起学生心中的情感。
  三、引导深层感悟,催生学生情感
  教师要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都要有亲和力,这样才会有感染力,才能与学生融为一体,教学过程才能够和谐,而情感的浓厚就决定了亲和力的程度。教师通过变换语言、语调来表达音乐作品的悲泣与喜悦,学生自然就被感染、被吸引。随音乐作品的喜而悦,随音乐作品的悲而泣,无形中完成了对学生情感的引导。用真情感染学生,一直是音乐课堂教学的理想目标。当学生的情感得到催生,进入一定的情境后,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作品,深入感悟作品内涵,领会作者的爱憎情感。
  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先了解《梁祝》的创作背景,了解梁祝感人的故事。知道梁祝故事的人,听过梁祝音乐的人,都永远会为这种千古传咏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撼动,爱情就是这样,它是两情相悦、两厢倾慕、两性向往生死相随之最完美的体现。人们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这种情愫,在其中赋予着高尚的精神寄托。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用它那优美动听的音乐向世人讲述着古老而优美动人的传说。当学生置身于感人的故事情节之中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欣赏,不同的乐段所表达的情感不一样,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四、坚持结合渗透,升华学生情感
  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是长期的,也是多维的,如果仅仅凭借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来陶冶学生的情感,只能是杯水车薪。为此,应将课堂音乐教学与课外音乐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持之以恒,营造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使音乐素质教育成为贯穿整个中职教育的系统工程。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和谐的环境,给学生长期不懈、潜移默化的情境感染。
  如,组织开展一些群众性歌咏比赛。学校每年举行一次《绝对唱响》歌唱比赛;结合“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一些纪念性节日,以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开展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影响面积大的综艺文艺活动,使学生在各种艺术形式交相辉映的良好氛围中升华情感。通过组建声乐、器乐、舞蹈等音乐社团,以音乐骨干带动,经常举行一些小范围的教学演出活动。这样既提升了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又丰富了其他部分学生的情感生活,一举两得。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效率。现在的学生,由于环境优越,加之独生子女多,家长百依百顺,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独断专行等不良个性品行,通过情感化课堂教学,在教师强大的人格力量影响下,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养成健康的个性品行,从而使学习行为得到情感影响的强大动力。作为我们广大音乐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探索适应当代学生情感发展的方法与手段,积极挖掘和整合教材的情感因素,结合渗透多方面情感源泉,最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