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昆仑奴真实身份

如题所述

唐朝长安城,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人士,其中也有不少来自非洲的黑人朋友。正在湖南博物馆展览的走向盛唐珍品文化展中,两个唐朝黑人陶俑,向观众传递了他们参与建设盛唐文明的信息。
这两个黑人陶俑是从西安市南郊唐墓中出土的,高14.5厘米,头发卷曲成螺旋状,厚嘴唇,憨态可掬。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分析认为,从他们展示的形象看,唐朝人民对他们没有种族方面的歧视。
太平御览中记载了一个昆仑奴凭借勇敢和智慧,帮助主人秀才和心爱的女子约会,并促成一桩美满姻缘的故事。唐诗昆仑儿中也有对昆仑奴的生动描写:昆仑家住海洲中,蛮客将来汉地游,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不锦裘。
国内有学者研究,昆仑一词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常用来形容黑色或近黑的东西。因此昆仑奴指的就是黑人奴婢
陈建明介绍说。
事实上,关于唐朝黑人的实物史料还有很多。记者了解到,敦煌唐代壁画及流传下来的一些唐代名画中都可发现黑人形象,比如阎立本的职贡图,周_的蛮夷执贡图。陈建明说,在旧唐书、册府元龟、唐会要等古代文献中,也有关于黑人奴婢的记载。
湖南省一些文史专家认为,唐朝黑人人数可能不少。他们漂洋过海来到中国,除了个别人从事商贸外,多数人可能是被阿拉伯商人等贩卖给当时的达官贵人为奴,终生留在中国,见证并参与了大唐文明建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