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红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行业地位

如题所述

公司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中国机械工业企业100强之一;近几年整车产销量一直居中国重型汽车行业前列。公司连续13年进入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重庆直辖后,公司属于市 66户重点企业增长型企业;是重庆市的支柱企业之一,为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作出了极大贡献;红岩汽车成为了中国重卡的民族品牌,是民族重卡的脊梁。 2011年以来,红岩重卡采用新技术、树立高端车品牌形象,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红岩杰狮的市场认可度逐步提高,市场份额快速增加,产值、产量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尤其是2011年5月份,在国内重卡行业整体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2011年1-5月,上汽依维柯红岩实现产量2.03万台,销量1.96万台,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利税1.01亿元,预计2011全年产量将达到4万台,产值达85亿元。下一步红岩重卡计划扩能至8万台,新增土地建设车桥和专用车项目,将在重庆北部新区形成重型汽车关键产业链。 上汽依维柯红岩公司起前身是四川汽车制造厂,作为当时实施三线建设战略的项目之一,我国第一座重型汽车制造厂于1965年10月1日,在四川省重庆市大足县建成。
● 第一代产品:重型军用越野车
1966年6月15日,同法国贝利埃汽车公司合作,引进军用重型汽车的设计、制造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完成了两辆红岩CQ260重型越野汽车的生产。
在1966年至1976年期间,工厂先后试制出六种车型,其中红岩CQ260、红岩CQ261汽车量产成为军用装备。
● 第二代产品:民用重型卡车
1984年7月,自主研发设计,红岩CQ型载重汽车正式通过了国家鉴定。该车填补了国内18吨位级重型汽车的空白,迈开了民族重卡军转民的第一步。
日后影响中国重型汽车产业格局的三足鼎立之势基本形成,这时候济南汽车制造厂的年产量已经接近10000辆,而陕汽的年产量还不到1000辆。
● 第三代产品:斯太尔成了主要技术来源
2005年,重庆红岩推出了斯太尔改版车型--斯太尔霸王重卡。
重庆红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为更好地提升斯太尔系列产品的档次,结合斯太尔驾驶室的性能特点,全新开发的新一代重卡驾驶室,安全性更高,舒适性更强,操作更便利。
在同年重庆红岩还推出了红岩金刚,红岩新大康车型。新大康上市后迅速成为了市场的新宠。
● 第四代产品:重庆红岩变身上汽依维柯红岩
2007年6月15日,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成立,而在第二年度也就是2008年11月28日,上汽依维柯红岩推出新一代产品--特霸。
特霸延续、传承了意大利依维柯品牌的技术,从外观上不难看出这一点。
● 第五代产品:同步欧洲 服务全球2009年3月12日,杰狮在国家体育馆隆重上市,杰狮是由意大利依维柯STRALIS重卡研发团队与中国本土工程师联合设计推出的,基于STRALIS平台设计开发的全新车型。
Cursor9系列发动机首次面试,但这与国外的Cursor11以及Cursor13还是有了不小的差距。
从四川汽车制造厂到重庆红岩再到上汽依维柯红岩,红岩汽车经历了艰苦创业、军民并重、跨越发展、合资壮大的发展之路,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改变“缺重”局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红岩“杰狮”自卸车和载货车在技术上承袭了红岩底盘在车架、驱动桥及耐久性、可靠性、承载性等方 面的卓越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对发动机冷却系统、进排气系统、发动机悬置系统等进行了优化。在驾驶室整体、整车电路和发动机附件系统(冷却系统)三个方面引入了IVECO技术,提升了两款车的整体技术含量。此外,两款车型全部采用WABCO制动阀类和进口线速接头,有效避免了出现漏气、电路可靠性不足等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能,也降低了车辆的行驶噪音。由于与“杰狮”牵引车从属同一产品家族,两款新车型的驾驶室延续了“杰狮”外观大方、视野开阔、驾驶舒适等性能特点,并在大灯外部增加了灯罩,不仅可以抵御坚硬物体的碰撞,而且也显得美观和气派。为了方便驾驶人员在作业时能够频繁上下车,特别降低了驾驶室的地板高度,提高了便捷性,同时避免了损伤。相对于公司其他系列的自卸车和载货车,“杰狮”系列产品在动力性和驾乘上更具优越性,是对现有产品领域的补充和提升,增强了产品的多样性,满足红岩重卡用户的不同需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