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与老师做好沟通与交流

如题所述

1家长与老师沟通的有效方法

一、与老师沟通要注意方式方法
父母的态度要主动,联系要适时适度。
有些父母误以为主动联系老师会打搅老师的工作、生活,怕老师不欢迎。其实父母主动联系老师会给老师带来便利,因为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一个个去家访要很多时间,家长主动到来,可以了解很多重要信息,可以交流商讨教育方式,这是家长老师都乐意的事。
联系要经常,不要等到问题成堆或者问题严重再被迫去学校。
联系要适时适度,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而定,更要尊重老师的意见。联系太频繁没有必要,间隔太久,达不到效果。
二、与老师沟通要理性和明智
当老师反映孩子问题时,父母态度要冷静。孩子在学校难免犯错,老师通报给家长,让家长在家里注意纠正。家长如果当场责骂孩子,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可能使孩子怨恨学校和老师。
对老师的看法,家长要做细致分析,充分肯定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帮助。当然,老师也是人,老师也会有看错的地方。家长不必惟命是从,可以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设法让老师意识到他的错误。
孩子有时为了逃避处罚而传递错误信息,家长就更应该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当沟通渠道畅通,才会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孩子的小聪明也不会耍了。
三、一些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
1.约定会面时间
作为老师,没有什么比在上课前、放学后或课间时间遇到家长开即兴会议更糟糕的了。尽量尊重教师有限的时间,不要忽然间出现,老师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时间充分解决你的问题。
2.学会用各种方式沟通
包括面谈,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电子邮件往来等,以达到经常与老师沟通的目的。
3.愿意承担你需要做的部分
老师们可能已经对现有的工作量感到沉重。说实话,一些老师对在满满的工作日程上再加一件事,会感到非常具有挑战性。你需要确保老师知道你愿意配合他们的工作,并在家庭里支持他们。
4.与老师成为盟友
你和孩子的老师应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对手。你可以尝试通过一些非正式的聊天来建立关系。时不时的给老师带杯咖啡。在教室里做志愿者或主动提出在家里帮助做一些项目。如果你每次见孩子老师的时候都在抱怨或不停地言语攻击,老师会开始躲着你或对你有所防备。请别忘了,你与老师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帮助你的孩子。

2家长与老师沟通的话语有哪些

1.您的孩子最近表现很好,如果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下,孩子的进步就更大。

2.请家长不要着急,孩子偶尔犯错是难免的,我们一起来慢慢引导他。

3.您有什么事情要和我讲吗?欢迎您对我们学校的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

4.您有特别需要我们帮助的事情吗?请不要客气。

5.谢谢您的提醒!我查查看,了解清楚了再给您答复好吧。

6.您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坐下来谈谈,都是为了孩子好。

7.孩子之间的问题可以让他们自己来解决,放心吧,他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8.谢谢您的理解,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9.很抱歉,孩子受伤了,老师也很心疼,以后我会更关注他。

10.我想这件事该有xx负责,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下。

11.您的孩子经常完不成作业,我担心他会退步,我们一起来找一下原因好吗?

12.您的孩子最近没有来校,老师和同学都很想他,真希望早点见到他。

13.请相信孩子的能力,他会做好的。

14.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我们一起来帮他改掉吃食的习惯,让他身体更健康。

15.近期我们要举行xx活动,相信有您的参与支持,会使活动更精彩。

16.真对不起,您这么忙还把您找到学校来。有些问题,我们需要在一起聊聊。

17.您不要激动,这里面可能有什么误会,我们坐下来冷静地谈一谈好吗?

18.这孩子很聪明,很可爱,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继续加油。

19.谢谢您给我们提的建议,您直率性格我很欣赏,您的建议我们会考虑的。

20.太对不起了,孩子下课和同学玩的时候,没注意受伤了,我已经给他处理过了,我也特别心疼,以后我会更加关注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4
话题一:家长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老师

很多家长之所以一提及老师就眉头一皱,实际上大都被一些社会风气所影响,特别是一些学校负面现象,比如有些家长经常会提及我给某某老师送了什么礼物,给了老师几张购物卡,给老师多少红包,请老师在哪吃的大餐等等。事实上,这些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教育的公平,堕落了部分老师的师德风尚。当这些因素被无限夸大后,以点代面的现象就会如瘟疫一样传染开来,大有一块臭肉搅得满锅腥之势。而绝大部分敬业爱岗品德好的老师的光辉则被那些肮脏的现象给掩盖了,尽管老师们想证明自己是好老师,但是在瘟疫之下,又怎能说得清,道得明。

同时我们再把目光放在课堂里,根据中国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心理,看看那些拿人手短,吃人手短的老师的所为吧,比如老师可以为送礼家长的孩子优先安排坐位,可以课上多提问这些孩子,可以多表扬一下孩子,可以包庇纵容一下违反纪律的孩子等等。这自然也会让没有送礼的家长心存忧患,总感觉欠了老师什么,自然在面对老师时会缺乏底气,既而影响到信心,甚至对老师缺乏好感。

在看到一些负面现象的同时,我必须提醒家长:不能靠猜测来面对老师,如果你带着一种缺乏公允的目光去看待你孩子的老师,你可能会误解老师。如果你真想客观评价你孩子的老师,必须要主动和老师接近,还可以通过经常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在校在课堂上的表现来侧面了解老师,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到对老师心中有数。在了解老师的人品,性格,脾气,能力之后,再去有针对性和老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想可能会更理性一些。

话题二:家长要学会尊重老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想这句话每位家长都非常清楚,并且也知道其中的深刻内涵。既然老师是教学生明事理修品德学知识长本事的人,那我们做为家长就不能抱着怀疑的目光去面对老师,不能把社会上负面的评价强加给老师。如果你去做小人之事,以请客送礼等一已之私去满足自己的愿望让老师为你孩子开绿灯的话,你的行为还算是尊重老师吗?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能说老师是主动伸手之人吗?肯定不是吧?既然不是老师索要为先,那么有这样行为的家长你就得想想了,你实际上是在糟蹋着老师的良好形像呢,你是助长不正之风的罪魁呢。

让孩子从小就受利益保护,不教孩子参与公平竞争,孩子的综合能力何谈培养和提高呢?所以,说这里家长们就要想想了,你可能是眼前走了捷径,孩子受到了照顾,但从长远来看,你是在害你的孩子,你是地道的不负责的家长!

家长如果想尊重老师,你就必须要肯定老师的辛苦和付出。不仅家长要这样做,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多想想老师每天教学的辛苦,让孩子学会尊重老师的付出。当孩子能体谅老师时,自然会对老师产生一种敬畏之感。当孩子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之后,再引导孩子学会遵守课堂纪律,团结同学,热爱班集体,我想自然会让孩子慢慢学会如何做人。

话题三:家长要学会以平等的心态面对老师

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面对老师时心情比较复杂,实际上这是很多家长没有摆正心态的缘故。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来说,都要经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大的教育模式。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代表,老师是学校教育的代表,两者从地位来讲是平等的,而对于教育的目标来说也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学到知识,提高孩子的能力和道德素养等。为什么有些家长面对老师时总会感觉自己矮半截呢?实际上这是家长家庭教育素养低造成的后果,大家想一下,如果你对自己所担负的工作缺乏专业知识时,你怎能从容去应对和你处于平等教育地位的老师呢?这就相当于一个小学生和一个大学生对话时,时时有一种仰望的感觉。

说到平等的心态,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就是有些家长喜欢听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比如孩子同学家长评价老师如果是负面的,家长就会偏听偏信,甚至再附和上几句,这样一来大家都把脏水往老师身上泼,还能对老师有一个良好的评价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力如何?一碗盛多少水?还去随意评价老师,显然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希望家长们在面对老师时,要多一些理性,切莫做不负责任的家长。

如果家长想以平等的心态去面对老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从为人处事,从自身的胸怀气质,从家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去不断完善自己。我想当你能够和老师去针对自己的孩子表现,以专业的口吻,以坦率的话语去交流时,老师肯定会对你敬佩有加,因为你已经从能力上超出普通家长很多。对于老师而言,也是非常喜欢和有修养懂教育懂孩子心理的家长交流的,这样会更好地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去共同教育孩子,把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加以纠正,让孩子始终处于健康阳光的环境中成长。

话题四:家长要学会和老师做朋友

老师也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教师只是他们的职业,就像我们的职业是父母一样。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位老师要和一个班的孩子相伴几年。在这几年里,老师不仅会教给孩子很多知识,还会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以及孩子的情绪变化,引导孩子们学会遵规守纪,懂文明讲礼貌等等。可以说在老师会在一个孩子身上付出很多辛苦和努力。做为家长们必须要理解老师所付出的一切,学会用感恩的心理面对老师。

如何面对老师呢,我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家长要学会和老师做朋友,哪怕是普通的朋友,关心老师的身体健康,和老师多谈谈心聊聊天,体谅一下老师,必要时请老师来家里串门作客,或者方便时邀请老师在节假日里以家庭的形式出去野游,或者在节日里通过短信、电话、邮件等为老师送上温馨的祝福,等等。当我们把老师做朋友来面对时,老师自然会更多了解你的孩子在家庭里的成长情况,而家长也可以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在校更多情况。

说到家长和老师多做一些家庭式的互动活动,这里对老师来说无疑是有难度的,因为一个班的学生数量都不少,如果家长们都这样做,无疑会让老师们难于应付的。但这种情况出现的机率并不大,因为很多家长远远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如果有心的家长你尽可以去主动走近老师,大胆和老师做好朋友。让沟通在信任和友好中畅通无阻。

谈到和老师做朋友时,如果环顾我们周围很多家长你会发现他们在人际关系处理上能力并不弱,经常看到和朋友三五成群相邀,有七盘八碗间推杯换盏,或者结伴出去游玩等,既然有这个能力,还愁和老师成为好朋友吗?所以,关键看家长的心思是否用在正地方了,如果把老师列为另类,在你的家庭生活中成为边缘人,或者可有无可的人,又何谈与老师做朋友啊。

话题五:家长要学会和老师沟通

有些家长面对老师时,经常三句离不开孩子成绩,或者直接问孩子在校听不听话等,这往往会让老师很难回答准确,因为问的范围太广,让老师抓不住重点。如果用这种方式去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家长们基本上都是在做无用功,也会让老师对家长无从关注。

细心的家长是很容易避免出现上述现象的,往往会拿出一个或几个问题来和老师交流,比如有一位家长利用放学接孩子的机会,在校门口和老师做交流。

家长对老师说:“老师你辛苦了,忙碌了一天,你肯定很累吧。”

老师听到这话肯定心里暖暖的。自然会面带微笑。

这时家长可以引入话题了说:“老师,我孩子最近在家里学习时总爱拖拉,我想这种毛病可能也会带到班上,你是否发现孩子有这样的现象呢?”

如果孩子在校表现正常时,老师基本是肯定的回答。这时家长并不要马上结束话题,可以虚心请教一下老师。

“老师,我现在不清楚如何引导孩子在家里认真学习,不拖拉磨蹭,改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你能给我一些建议吗?”看看,这样的话是不是很有针对性?让老师能够抓住重点来帮助家长呢?

与人沟通是一门艺术,和老师沟通也一样。当家长和老师进行交流时,不妨先观察一下老师的情绪,如果老师心情不错,这时沟通起来可能效果会好些,老师会多一些耐心,如果家长发现老师心情不好,则可以适当关心一下老师,体谅和理解老师工作之忙碌,家庭生活之琐碎,与上级相处之谨慎等。这样的沟通往往会让老师有一种倾诉的意愿,试想被人理解不是一件很开心很幸福的事吗?

在与老师做沟通之前,家长们可以做一些预先心理准备,比如通过和孩子的交流,了解一下学校的近况,有没有什么活动?同班同学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矛盾和纠纷?孩子在班上能否听懂老师讲的课?孩子在课上有没有大胆的举手?孩子有没有和同桌发生过摩擦?同桌表现怎么样?孩子在班上遵守纪律情况怎么样?喜欢不喜欢他的任课老师?等等,通过亲子沟通交流,我想家长很容易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通过对情况的客观分析,并不难把握和老师交流的重点,这样再面对老师时,自然就会让交流显得更有针对性,通过交流后肯定会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收获。

话题六:家长要注意和老师交流时气质和礼节

家长在和老师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着装、谈吐、礼节、礼貌等,这些外在的形像体现的是一个人气质。如果家长能够着装得体,谈吐自信从容,礼节礼貌把握到位,会给老师带来非常好的印象。带着良好的形像和老师沟通时,我相信无论从氛围上来讲,还是从沟通的内容来讲,都会非常融洽的。

但是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面对老师时,不注意一些细节,着装很随意。谈吐缺乏自信,要么表达上语无伦次,要么不知道该问点什么,要么点头哈腰,要么不注意礼节礼貌等。这些形像举止很容易引起老师的反感,让家长失去与老师建立良好沟通的意义所在。所以,请家长们在和老师进行交流时,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然后再去做事。

如果家长细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老师们大都比较尊重家长,在说话上,在礼节方面等。如果说初次和老师交流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可以相邀几个家长一起和老师进行交谈,从侧面去观察其他家长与老师交流情况,了解老师的个性特点,通过旁观借鉴其他家长与老师交流情况,这对提高自己与老师的沟通能力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家长和老师打交道一般来说是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如何提高交流的质量,需要家长平时在家庭生活中,与同事,与亲戚朋友们交流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通过不断的强化自身能力,拓展知识面,才能做到与老师交流时视野开阔,从容应对。

以上六个话题,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老师所处的环境,以及老师的特点,同时也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些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法。希望家长们能辩证地看待我的分析,因为是个人之见,可能有偏颇之处,如果有不妥之处,请多多包涵。家庭教育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艺术。我想对很多家长来说,可能在与老师沟通方面你会做的更好,会对你孩子的成长会有更大的帮助。在这里衷心祝愿每一位家长都能和老师成为好朋友,彼此互相尊重,让你的孩子喜欢上自己的老师,让家长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保证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之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第2个回答  2020-10-24
家长跟老师沟通的技巧如下:

1、重视家长会,入校后,学校会组织家长会,可对老师有一个了解和评价。

2、发现孩子成绩或者其他方面有问题时,可以主动与老师联系。联系要经常,不要等到问题成堆或者问题严重再被迫去学校。联系要适时适度,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而定,更要尊重老师的意见。联系太频繁没有必要,间隔太久,达不到效果。

3、谈话时把问题和想法跟老师沟通。当老师反映孩子问题时,父母态度要冷静。孩子在学校难免犯错,老师通报给家长,让家长在家里注意纠正。家长如果当场责骂孩子,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可能使孩子怨恨学校和老师。对老师的看法,家长要做细致分析,充分肯定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帮助。当然,老师也是人,老师也会有看错的地方。家长不必惟命是从,可以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设法让老师意识到他的错误。

4、家长可以通过面谈,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电子邮件往来等,以达到经常与老师沟通的目的。
第3个回答  2020-10-24
1家长与老师沟通的有效方法

一、与老师沟通要注意方式方法
父母的态度要主动,联系要适时适度。
有些父母误以为主动联系老师会打搅老师的工作、生活,怕老师不欢迎。其实父母主动联系老师会给老师带来便利,因为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一个个去家访要很多时间,家长主动到来,可以了解很多重要信息,可以交流商讨教育方式,这是家长老师都乐意的事。
联系要经常,不要等到问题成堆或者问题严重再被迫去学校。
联系要适时适度,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而定,更要尊重老师的意见。联系太频繁没有必要,间隔太久,达不到效果。
二、与老师沟通要理性和明智
当老师反映孩子问题时,父母态度要冷静。孩子在学校难免犯错,老师通报给家长,让家长在家里注意纠正。家长如果当场责骂孩子,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可能使孩子怨恨学校和老师。
对老师的看法,家长要做细致分析,充分肯定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帮助。当然,老师也是人,老师也会有看错的地方。家长不必惟命是从,可以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设法让老师意识到他的错误。
孩子有时为了逃避处罚而传递错误信息,家长就更应该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当沟通渠道畅通,才会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孩子的小聪明也不会耍了。
三、一些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
1.约定会面时间
作为老师,没有什么比在上课前、放学后或课间时间遇到家长开即兴会议更糟糕的了。尽量尊重教师有限的时间,不要忽然间出现,老师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时间充分解决你的问题。
2.学会用各种方式沟通
包括面谈,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电子邮件往来等,以达到经常与老师沟通的目的。
3.愿意承担你需要做的部分
老师们可能已经对现有的工作量感到沉重。说实话,一些老师对在满满的工作日程上再加一件事,会感到非常具有挑战性。你需要确保老师知道你愿意配合他们的工作,并在家庭里支持他们。
4.与老师成为盟友
你和孩子的老师应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对手。你可以尝试通过一些非正式的聊天来建立关系。时不时的给老师带杯咖啡。在教室里做志愿者或主动提出在家里帮助做一些项目。如果你每次见孩子老师的时候都在抱怨或不停地言语攻击,老师会开始躲着你或对你有所防备。请别忘了,你与老师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帮助你的孩子。
第4个回答  2020-10-24
现在,很多家长都很重视与学校老师的沟通,这是一件好事,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里学习的情况,也是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好方法。家长与老师沟通可以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使孩子更好的成长。那么,家长们究竟该如何有效的和老师沟通呢?

01
尊重老师

家长与老师沟通,首先要尊重老师,肯定老师的辛劳付出。老师是教学生明事理,修品德,学知识,长本事的人,家长不能带着怀疑的眼光去对待老师,不能把社会上一些负面的评价强加于老师。老师每天教学的辛苦,付出的心血,应该得到家长们的尊重。

02
平等的心态

有一些家长面对老师的时候,心情变得有些复杂,觉得老师高出家长一等,其实不然。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孩子都要经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代表就是家长,学校教育的代表就是老师,家长与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家长在与老师沟通中,应该保持平等的心态。

03
家长的仪表举止

家长与老师直接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自己的仪表举止,家长的仪表举止不仅是对老师的尊敬,更是传递出家长的素质与教养。当家长与老师沟通的时候,应该穿着大方庄重,应该把自己的手机关闭。如果要拜访老师,请提前约定。与老师沟通完,应该表示感谢。

04
重视家长会

家长会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方式,是家长学习的课堂,也是了解孩子成绩与表现的好时机。家长可以提早一些去学校,看看孩子班级里的光荣榜和黑板报等等。在老师讲话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简要的记录,到家后一定要认真向孩子传达老师的意思。家长重视家长会,会激发老师的教育热情。

05
言简意赅

很多家长在开完家长会后,都想和老师再多聊聊自己的孩子,可是,有些家长总是滔滔不绝说个没完,还说不到重点上,这样与老师沟通效率不是很高。可以试想一下,一个班级30到40个孩子,每个家长都想找老师谈,那么,老师要花多少时间呢?所以,家长在与老师交谈的时候,一定要言简意赅,抓住重点的说。

06
先写下要说的重点

有些家长担心自己说着说着会漏说一些事情,或者说得不是原来想说的事情。老师们建议,家长可以在与老师沟通前,先把要说的重点写下来,随后,把自己的要说的事情先顺一遍。这样,既可以理清思路,又不会漏掉想说的内容。

07
利用新媒体

现在,大多数老师都有了自己的微信和微博,家长可以通过这些新媒体与老师进行沟通。有些老师每天都会把上课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学习方法等,发布在新媒体上,家长可以及时关注,也可以及时给老师留言。

08
不在背后议论老师

有些家长与老师沟通的不怎么好,回家之后,就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坏话。这样的行为,会使孩子对老师的印象受到不好的影响,家长的议论会给孩子心理暗示,家长说老师不好,孩子就不会尊重老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