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尽可夫讲得谁的故事?讲了什么历史故事?

如题所述

素以语出惊人闻名的张爱玲,在小说《心经》中,借绫卿之口说出了那句震撼人心的“我是‘人尽可夫’的。”。

其实句中的“人尽可夫”,并没有人们固有观念中那么污,只是张爱玲还原了“人尽可夫”起源典故的本意,告诉人们“任何条件合适的男人,都有可能成为丈夫”罢了。


若追溯“人尽可夫”的典故,我们还要从春秋时期的郑国说起。公元前701年,春秋小霸郑庄公病逝,其长子姬忽继位为郑昭公,与姬忽争夺王位的公子姬突逃至宋国。

姬突本是宋国权贵雍氏家族外甥,雍氏在宋国拥有一言九鼎之势,遂极力撺掇宋国君支持姬忽返国篡位。

恰巧郑昭公派权臣祭足出使宋国,于是宋国就想胁迫祭足答应废掉姬忽立姬突为郑国国君。就在祭足犹豫之际,宋国又放言要派大将南宫长万率六百乘互送姬突返国,以南宫长万之神勇,到那时姬忽是否能保住性命就未可知了。

当时南宫长万是春秋诸将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其勇猛威慑四方。祭足反思郑国现状,战将凋零早已没有了郑庄公时期不服就死磕的霸气。

于是祭足为保郑国稳定,答应了宋国之请。当然祭足亦有一己私利,因为宋国许诺姬突继位后,祭足依旧享有原有的官职地位。既然如此,谁当国君对祭足来说就无所谓了。


不过宋国支持姬突并非无端献爱心友情帮忙,亦有自己的政治考量。宋国国君见祭足答应里应外合后,就紧急约见姬突,明确提出助其上位必须答应几个条件。

首先郑国割给宋国三座城池,赠送白璧百双,黄金万镒,每年还要赠粟十万担,其次姬突称王后,一切或国政皆要托付给祭足。姬突称王心切,只要不要其性命,还有什么不能答应呢?

同时宋国听闻祭足有女,就强迫祭足将女儿嫁给雍氏子孙雍纠,并让雍纠赴郑国任职,名为倒插门实为暗中监控祭足。

祭足返回郑国,一切按照宋国提前设计步骤表演,成功逼迫郑昭公姬忽逃往卫国,姬突顺利继位为郑厉公。


郑厉公继位后本想大展宏图重振郑国,可是他与祭足皆是强势之人,始终无法融合反而互为制肘。郑厉公深觉祭足就是其实现抱负的最大绊脚石,遂有意除掉祭足。


《左传·桓公十五年》曾记载: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


《左传》所载祭仲就是祭足,仲乃祭足表字。话说郑厉公想除掉祭足,就找来祭足女婿雍纠商议此事。雍纠虽娶祭足之女为妻,可是两人纯属政治联姻,本没有深厚爱情可言,而祭足也始终未将雍纠当作贵婿看待,早已引起雍纠愤恨。

更何况郑厉公是雍氏家族外甥,与雍纠还有表兄弟姻亲关系。于是雍纠权衡再三,附和郑厉公之意,两人密谋由雍纠出面邀请祭足到郊外赴宴,然后趁机将祭足鸩杀。

俗话说“喜怒不形于色,心事不为人知”。可是雍纠心中藏不住事,他一想到事成后将接替祭足之位,就有兴奋过头,乃至回到家中面对妻子雍姬时,眼神就有些漂移不定。

知夫莫若妻,雍姬察觉丈夫飘忽眼神知其定有事情隐瞒,遂极力逼问丈夫是否遇到麻烦事。雍纠意欲隐瞒,可经不住妻子逼问,就将欲鸩杀祭足计划合盘托出。



《左传.桓公十五年》记载: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夏,厉公出奔蔡。


雍姬闻讯顿陷两难抉择之中,一边是丈夫,一边是父亲,无论失去谁都是雍姬无法承受之痛。雍姬实在不知该如何抉择,只得跑回娘家向母亲讨主意:“如果父亲与丈夫一起遇到灾难,到底谁亲?到底该先救谁?”

祭足夫人直言:“只要条件合适的任何男人都可以成为丈夫,可是父亲只有一个,这是血缘基因无法斩断的关系,丈夫怎能与父亲相比呢?”。

母亲之言令雍姬明白失去父亲就再也没有父亲了,而失去丈夫还可以寻夫再嫁,遂拿定主意,将雍纠计划告知父亲:“雍纠不在家中舒舒服服宴请你,偏偏要大费周章折腾到郊外请你,我感觉其中必有诈,所以告诉你提前防备”。


祭足久涉仕途屹立不倒,何等聪明样人,他听女儿话外之音早已猜到雍纠杀心,遂为转天赴宴做足准备。

第二天酒宴之上,当雍纠端起酒杯向祭足敬酒时,祭足装作无意将就酒洒在地上,只见酒落地燃起一道蓝色火焰。祭足故做大怒挑破雍纠杀心,遂命早已藏好的刀斧手将雍纠砍杀,并将其尸体悬挂于周水河畔示众。

郑厉公闻询大惊,只得用车偷载雍纠尸体一起出逃。郑厉公指着雍纠尸体大骂:“什么大事都要与女人商量,你就该死。”。随后郑厉公逃至蔡国避难,祭足复迎郑昭公回国复位。


“人尽可夫”只是祭足夫人基于血缘孝道理念送给女儿的一种选择。于是雍姬面临无论怎么选择都不能两全的境地,也只能选择自己能够承受的代价,毕竟只有娘家才是女人一生不变的靠山。

无论雍姬抉择是非对错,往事早已化为烟雨。可是雍姬故事经过千年口口相传,世人早已曲解了“人尽可夫”之意,雍姬亦成为可以把任何男人当成丈夫的淫荡女人,成了无辜的千年背锅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